山茱萸与吴茱萸是不同性味、不同归经、不同功效、不同用途的中药材,临床用药时,两者不可混淆,更不可相互代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区别有哪些吧!
山茱萸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干燥成熟果肉,分布于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功效,常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
吴茱萸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有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常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症。
山茱萸与吴茱萸的区别
1、性味不同: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小毒。
2、归经不同:山茱萸归肝、肾经。吴茱萸归肝、脾、胃、肾经。
3、功效不同: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吴茱萸具有散寒冷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功效。
4、主治不同:山茱萸常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吴茱萸常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症。
5、外观不同:山茱萸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8u58药材网www.8u58.com],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软。吴茱萸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毫米,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气芳香浓郁。
山茱萸为我国常用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以其补力平和、壮阳而不助火,滋阴而不腻膈,收敛而不留邪等特殊功效被历代医学所喜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山茱萸的常见吃法吧!
山茱萸在定植后首先要培育粗壮的主干,以后再看树体生长再决定修剪的树形。对主干直立粗壮的山茱萸幼树,应修剪成主千分成层次的丰产形树冠。修剪时通常定干髙度为80厘米左右,树的高度控制在3米左右。第1年修剪是选留3~4条分布均匀并向不同方向生长的健壮侧枝,培养成第1层主枝,其余的枝条一律剪除至基部。第2年冬季或舂季,在离第1主枝60厘米处,再选留分布均匀向不同方向生长的壮枝3~4个,培养第2层主枝。第3年用同样方法,在离第2层主枝50~60厘米处,培养第3层主枝,以后各层主枝上,放出分叉,向外延伸成为副主枝。在每对副主枝上放出侧枝。最后切断中央主干,控制生长高度,矮化植株。通过3 年整形修剪,使整个植株形成层次分明、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光好、里外上下均能结果的丰收树形。
一般山茱萸实生苗4年后才能结果,而嫁接苗2~3年就可开花结果。树龄在10~15年以下者产量极低,16~50年进入结果盛期,能持续结果100多年。
孕妇不适合服用山茱萸。山茱萸的主要功效为补虚固脱、滋阴敛汗、补肝舒肝。孕妇服用后会对胎儿的肝肾发育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所以不建议孕妇服用山茱萸,如果确实要服用,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服用。
山茱萸种子外壳坚硬,木质化,且富含一种胶质,常态下很难溶于水,种子的胚芽嫩水、萌发力相对较弱,因此很难在短期内破壳萌芽。在自然界中,山茱萸种子需要经过至少12-15个月的沤化,方能出芽,发芽率仅50%以下,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山茱萸种子催芽方法吧!
肾阴虚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就可以,早泄用韭菜籽20克,枸杞20克,锁阳15克泡水代茶饮。增大的话要服用鞭类的中药,如狗鞭,羊鞭,海狗鞭等。长期服用效果更佳,还要学会保精,不要1,2天就泻一次。纳尼很快就完蛋了。您见过哪个保养的好的天天打飞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