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山豆根的繁殖方法只要有: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可用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扦插繁殖、组培繁殖。目前采用最多的是种子繁殖。
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每年10~11月,当荚果由青绿渐变淡黄时,及时将荚果采回。否则,荚果会自然裂开,种子弹落。采果后,脱出种子晾干,可随采随播或置室内通风干燥处保存至来年春播。种子繁殖可用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直播 经催芽裂口的种子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40 cm,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点播,覆土3 cm。从播种至出苗一般需要15~20天。育苗移栽 种子在整好的苗床(基质为河沙)上条播,当苗高10 cm以上就可移栽。
2、扦插繁殖
选择一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茎枝,剪成长25 cm左右,带有2~3个节的插条。分别用奈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的3种浓度浸泡处理。然后,在整好的沙床上用小铲开15 cm深的沟,将处理好的插条按5 cm的株距斜摆入沟内[8u58药材网www.8u58.com],插条与沙面呈45°,覆沙。插条入沙深度为其长的2/3,行距为15 cm左右。插后及时淋透水,用遮阳网搭棚遮荫,避免阳光直射。插条发芽生根后陆续揭去遮阳网,插条培育60天左右可移栽。
3、组织培养
试管苗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山豆根的顶芽,放入以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进行诱导培养。通过多次试验,MS+6苄基嘌呤(6BA)2 mg/L+奈乙酸(NAA)0.2 mg/L诱导丛生芽(苗)为佳。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以MS+6BA 1.5 mg/L+NAA 0.2 mg/L为好。诱导丛生芽生根用1/2MS+NAA1.5 mg/L培养基。将生根发育好的试管苗,用清水洗去根部的培养基,栽于有遮荫的营养杯中,待苗高20 cm后就可移栽大田。
秋季8、9月,将山豆根的根部挖出,用枝剪除去地上部分。把根部的泥沙洗净,晒干或烘干即成商品。置干燥、阴凉、通风处贮藏。
山豆根又被称为广豆根、苦豆根、山大豆根,属于中药材的一种,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提取来的,其味苦,性寒,有毒。山豆根的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在临床上常被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的治疗。任何的中草药在使用上都有一定的禁忌,山豆根对于虚火喉痹及脾胃虚寒泄泻者禁服。
山豆根多分布在石灰岩山区,一般海拔高度500~1300m的地方,通常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山顶或山坡。野生是生长生长生长于石山脚下或岩石缝中,喜温暖、凉爽的环境,25~30℃最适宜生长。不耐寒。一般土壤均能种植。忌积水。
山豆根种植3年可采收,但最好是4-5年以后采收。种植周期越长效益越好。秋季8、9月,将根部挖出,用枝剪除去地上部分。把根部的泥沙洗净,晒干或烘干即成商品。置干燥、阴凉、通风处贮藏。
山豆根主产广西,尽管如今的种植区域已经从广西的百色、东兴、防城港、玉林、河池等地扩散到周边的贵州、云南、广东、福建、江西等地,我国中医界公认山豆根以广西产者最佳,所以,又称广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