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蔻的鉴别方法

8u58药材网 / 1970-01-01 / 微信群

红豆蔻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L.)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因其植物形态与草豆蔻相似而果实呈红色,故名红豆蔻。生于亚热带地区山野沟谷阴湿林下或灌木丛中和草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及台湾等省区。

药材历史考证

红豆蔻的始载本草为《药性论》。《开宝本草》云:“是高良姜子。其苗如芦,花作穗,嫩叶卷而生,微带红色,生南海诸谷。”《本草纲目》引范成大《桂海志》云:“红豆蔻花丛生,叶瘦如碧芦,春末始发。初开花抽一千,有大箨包之,箨拆花见。一穗数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花色。”根据以上文献所述考证,应为山姜属(Alpinia)植物,可能就是本品原植物。

植物形态鉴定

多年生草本,高达2m。根茎粗壮,横走,淡红棕色,有节,断面深黄色,稍有香气。茎直立。叶2列;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5~60cm,宽6~15cm,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或于叶背被长柔毛,干时边缘褐色;叶柄短,长约6mm;叶鞘开放,抱茎;叶舌近圆形,长约5mm。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cm,花序轴被小柔毛,分枝多而短,长2~4cm,每一分枝上有花3~6朵;苞片与小苞片均迟落,小苞片披针形,长5~8mm;花绿白色,有异味;花萼筒状,长5~10mm,3浅裂,果时宿存;花冠筒状,白色,裂片3,矩圆形,先端呈兜状,唇瓣倒卵状匙形,深2裂,白色而有红色线条;侧生退化雄蕊针形,发育雄蕊1;花柱上端夹于花瓣间。蒴果矩圆形,肉质,长10~15 mm,宽约7mm,收缩,熟时棕色或枣红色。内有种子3~6颗。花期6~7月,果期7~8月。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呈长球形,中部略细,长0.7~1.2cm,直径0.5~0.7cm。表面红棕色或暗红色[8u58药材网www.8u58.com],略皱缩,顶端有黄白色管状宿萼,基部有果梗痕。果皮薄,易破碎。种子6,扁圆形或三角状多面形,黑棕色或红棕色,外被黄白色膜质假种皮,胚乳灰白色。气香,味辛辣。

药材显微鉴定

种子横切面:假种皮细胞4~7列,圆形或切向延长,壁稍厚。种皮的外层为1~5列非木化厚壁纤维,呈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3~45μm,其下为1列扁平的黄棕色或深棕色色素细胞;油细胞1列,方形或长方形,直径16~54μm;色素层细胞3~5列,含红棕色物;内种皮为1列栅状厚壁细胞,长约65μm,宽约30tim,黄棕色或红棕色,内壁及靠内方的侧壁极厚,胞腔偏外侧,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充满淀粉粒团,偶见草酸钙小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变红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饮片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能功用

辛,温。归脾经、肺经。燥湿散寒、醒脾消食。用于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泄泻,饮酒过多。内服:3~6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红豆蔻相关方剂

七十味松石丸

功效作用:舒肝利胆,祛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湿热瘀阻所致的胸胁胀痛,呕吐呃逆,食欲不振,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史国公药酒丸

功效作用:通经络,散风湿。风寒湿痹,四肢麻木,骨节痠痛,半身不遂。

透骨镇风丸

功效作用:疏风散寒,温通经络。用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引起的腰背疼痛,肢体麻木,筋骨软弱,半身不遂,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三余神曲

功效作用:疏风解表,调胃理气。用于感受风寒,伤食吐泻,胸腹饱闷,舟车晕吐。

药酒丸

功效作用:祛湿散寒,疏风通络。用于外受风寒湿邪引起的手足麻木,下肢软弱,筋骨疼痛,气滞积聚,痞满腹痛。

红豆蔻资讯

2025-04-09 16:18:52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