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徐长卿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萝摩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 Bge,) Kitag,的干燥根及根茎。李时珍释其名曰:“徐长卿,人名也,常以此药治邪病,人遂以名之。”
【药材历史考证】徐长卿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太山山谷及陇西。三月采。”《本草经集注》云:“今俗用徐长卿者,其根正如细辛,小短扁扁尔,气亦相似。”《新修本草》云:“此药叶似柳,两叶相当,有光泽,所在川泽有之。根如细辛,微粗长而有臊气。今俗用代鬼督邮,非也。”《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云:“苗似小麦,两叶相对,三月苗青。七月、八月著子,似萝摩子而小。九月苗黄,十月凋。生下湿川泽之间。”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徐长卿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高达1m。根须状。茎直立,无毛(稀有微毛)。叶对生,叶柄长约3mm,叶片纸质,披针形至线形,长5~13cm,宽5~15mm,两端锐尖,叶缘有缘毛,全缘,两面无毛或上面疏被柔毛。圆锥状聚伞花序生于茎顶端叶腋,长达7cm,有花10余朵;花萼内有或无腺体;花冠黄绿色,内面无毛,5深裂,裂片长达4mm,宽3mm;副花冠裂片5,基部增厚,顶端钝;花粉块每室1个;子房椭圆形,柱头五角形。蓇荚果单生,披针形,长6cm,具多数顶端的白色绢毛的种子。花期5~7月[8u58药材网www.8u58.com],果期9~12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根茎呈不规则柱状,有盘节,长5~35mm,直径2~4mm。有的顶端带有残茎,细圆柱形,长约2cm,直径1~2mm,断面中空;根茎节处周围着生多数根。根呈细长圆柱形,弯曲,长10~16cm,直径1~1.5mm。表面淡黄白色、淡棕黄色或棕色;具微细的纵皱纹,并有纤细的须根。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皮部类白色或黄白色,形成层环淡棕色,木部细小。气香,味微辛凉。
【药材显微鉴定】根横切面:表皮细胞外侧壁增厚。皮层宽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或草酸钙簇晶。内皮层凯氏点明显。维管束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细胞均木化。
茎横切面:表皮外被角质层。皮层最外1列外皮层细胞壁切向增厚。中柱鞘纤维断续成环。维管束双韧型。髓部有大空腔。
叶横切面:栅栏细胞1列。中脉维管柬双韧型。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水2ml,管口盖一块用水湿润的滤纸,滤纸上加氯亚胺基。2,6-=氯醌1份与四硼酸钠32份的混合试剂少量,混匀,将试管加热至微沸,滤纸即显蓝色。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山坡及草丛中。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杂质,阴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段,阴干。
【性能功用】辛,温。归肝经、胃经。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痛,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内服:3~12g,水煎服。本品人煎剂不宜久煎。
【附注】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徐长卿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功效:祛风止痛;祛风止痒;活血解毒;去痛止痒;消肿 主治胃病;牙痛;风湿痹痛;腰痛;脘腹疼痛;牙痛;听候扑任痛;小便水利;泄泻;痢疾;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
此方清热解毒、补气活血、破血祛瘀。妇女经期慎用。
遵守制度维持秩序设身处地1、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2、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做只图自己快乐而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他人着想,为人善良知情懂理,品德高尚
→仙剑前27年[天圣三年乙丑(1025)]林业平去世于安溪。林业平转世、徐长卿出世。徐自小就常梦见紫萱。→仙剑前18年~前17年[仁宗景佑元年甲戌至二年乙亥(1034~1035)]紫萱找到徐长卿,并千方百计安排徐拜入【蜀山派】。后者多次欲出家,均被紫萱暗中阻止。其他请参阅强大的“仙剑和中国历史时间对照表”地址tieba./f?kz=
徐长卿功用主治: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1、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徐长卿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症。近年来也用于手术后疼痛及癌肿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单味应用,或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