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的什么部分有毒?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在「中国有毒植物」一书是如此描述:「果实〈即白果〉有毒,

以绿色的胚为最毒。中毒多因生食或炒食过量所致,常见于儿童

中毒量十至五十粒。白果中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延髓麻

痹,其症状为发热、呕吐、腹痛、下泻、惊厥、抽搐、皮肤青紫

呼吸困难以至神智不清等。」又说:「本植物还含银杏酚、银

杏内脂,与皮肤接触均引起漆毒性皮炎,银杏酚的毒较大。」。

银杏之所以有毒,是因为银杏的果实中含有氢氰酸,氢氰酸中毒的话,人会表现为呼吸困难,然后就是发热、烦躁。

银杏的全株都有毒,但毒素主要集中在果实里,通常食用的时候要去掉果肉,剥壳,去芯后,食用果仁,中药用之润肺,餐饮业也用于料理。但是也不可过量。

在「中国有毒植物」一书是如此描述:「果实〈即白果〉有毒,以绿色的胚为最毒。中毒多因生食或炒食过量所致[8u58药材网www.8u58.com],常见于儿童,中毒量十至五十粒。白果中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延髓麻痹,其症状为发热、呕吐、腹痛、下泻、惊厥、抽搐、皮肤青紫、呼吸困难以至神智不清等。」又说:「本植物还含银杏酚、银杏内脂,与皮肤接触均引起漆毒性皮炎,银杏酚的毒较大。」。银杏之所以有毒,是因为银杏的果实中含有氢氰酸,氢氰酸中毒的话,人会表现为呼吸困难,然后就是发热、烦躁。银杏的全株都有毒,但毒素主要集中在果实里,通常食用的时候要去掉果肉,剥壳,去芯后,食用果仁,中药用之润肺,餐饮业也用于料理。但是也不可过量。

白果可以生吃吗?

白果不能生吃。由于银杏中含有氰甙这种物质,在大量生食后,它会导致服用者出现呕吐、嗜睡、恶心、口唇发麻的中毒症状,严重者还会神志不清、重度昏迷,有生命危险。因此建议将银杏加工熟透之后再食用,可以用白果煮粥喝,或者在炖汤的时候加几颗银杏果,这样吃起来味道就不会太苦,且每天食用不可过量,应控制在7到15粒。1岁以内的婴儿,10粒银杏果就可以致命;而3-7岁的儿童,在食用30-40粒之后也会出现中毒症状,

查看详细

吃白果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白果是可以祛斑的。白果为银杏树的果实,味甘,微苦、涩,性温,有小毒。具有生津、止渴、清热等功效,可入药。同时具有排毒养颜、祛痘之功效,适用于痤疮青春痘患者。白果还具有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白果不可以生食,熟食也不能过多,一天5颗的量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做熟,否则容易中毒,当出现中毒时可出现头痛、发热、惊厥、烦躁、呕吐、呼吸困难等。如需获得更多权威医

查看详细

白果怎么煮才好吃?

方法一、将白果连皮煮熟后,加以翻炒,不用放油。这个味道还是不错的。方法二、将白果去皮后放入开水煮至七八成熟,然后加少量水,放入红糖、蜂蜜煮开,再放入七八成熟的白果,煮呀煮,软硬由个人口味决定。然后是热着吃还是冰冷了吃就由您决定了。味道非常甜美,对身体也很有好处,好吃!1,白果炖鸡,或炖肉。这样吃的时候,不要加N多酱油,白果的清香就吃不到了。2,甜品:冰糖白果之类的。3,直接冲牛奶或豆浆:把白果剥开

查看详细

白果如何保存?

白果保鲜有窍门好的白果是自然本色的本白,而不是雪白。白果拿在手里摇晃一下,如果内仁有晃动感,就可能是陈年干瘪果仁的白果,因为新鲜饱满的白果是没有晃动感的。新鲜的白果捏在手里手感干爽;而手感潮湿的白果则是小贩浸过水的。然后再剥开外壳看一下果仁有一层外衣,剥开外衣可看见青肉;而浸过水的白果仁,水分外溢,果仁涨胖,这种白果最容易发霉。那么白果应该如何保鲜呢?有以下两种方法:晾干白果买回后要放在通风阴凉处

查看详细

白果肉是什么颜色鲜白果和干白果有什么不同?

白果肉呈现浅黄色。鲜白果和干白果的区别:1、意思不一鲜白果:是银杏的成熟果实。干白果:是银杏里面的核。2、色泽不一鲜白果:果肉色泽为橘黄色。干白果:果肉为浅黄色,剥皮后为翠绿色。鲜白果如图:干白果如图:3、食用不一鲜白果:鲜白果生时不可食用。干白果:可食用。4、外形不一鲜白果:类似金橘外形,表面上有白色小点分布。干白果:外核为白色,表面上没有有白色小点。5、用途不一鲜白果:用来烹饪,口感软糯、口味

查看详细

白果和什么食物相克?

白果与鳗鱼相克,因为鳗鱼和银杏都有较复杂的成分,一同吃会导致人体生化反应不正常,另外银杏有微量毒素,不易生吃,煮熟了也不可大量食用。银杏果俗称白果,它由肉质外种皮、骨质中种皮、膜质内种皮、种仁组成。可以煮或炒食,有祛痰、止咳、润肺、定喘等功效,但大量进食后可引起中毒。白果内含有氢氰酸毒素,毒性很强,遇热后毒性减小,故生食更易中毒。一般中毒剂量为10-50颗,中毒症状发生在进食白果后1-12小时。为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0

药材供应

2025-04-30 20:02:06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