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芩性寒,味苦。归肺经、胆经、脾经、大肠经、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用治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脾胃虚寒,少食便溏者禁服。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1、抗菌:黄芩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2、抗病毒:黄芩能够抑制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3、抗炎:黄芩素、黄芩苷能够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抑制炎症模型渗出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4、清热解毒:研究表明,黄芩有解热的性质。黄芩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5、保肝、利胆:中医认为,黄芩清肝胆,保肝,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6、镇静:黄芩对中枢抑制[8u58药材网www.8u58.com],能够起到镇静的作用。
7、降低血压:黄芩酊剂、浸剂、煎剂、醇或水提取物、黄芩甙均可引起降压作用。浸剂口服能降低正常及慢性肾性高血压,酊剂可使神经性高血压回至正常。
8、利尿:在急性利尿实验中,黄芩甙元作用最强,汉黄芩素次之。黄芩醇提取物及煎剂亦有利尿作用。
9、对血糖血脂的影响:黄芩能够降低血脂,能使血糖轻度上升。
10、解痉作用:黄芩可消除强直性痉挛的症状。
11、安胎作用:黄芩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12、抗癌作用:黄芩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和扩散。
黄芩一般在6月到9月间开花,种子在八九月份成熟,种子成熟期很不一致,而且极易脱落,需随熟随收,采收时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收获种子,去净杂质备用。种子的质量要求是籽粒饱满,大小均匀,色泽鲜明,具原品种优良特征,无病虫害,发芽率高,发芽势强。这样的种子播种后生长整齐,便于管理,并可减少田间杂草和病虫危害。
黄芩茎基腐病主要危害大苗或成株黄芩的茎基部及主根。病部初期呈暗褐色,后绕茎基部或根颈部扩展,致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以致植株枯死。后期病部表面可形成大小不一的黑褐色菌核。
黄芩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由于野生资源的逐渐匮乏,现多为人工栽培,我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黄芩的繁殖方法有扦插繁殖、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年生黄芩亩产量在150-200公斤,三年生黄芩亩产量在300-400公斤。掌握好采药季节和方法,关系到药材质量的提高。一年的黄芩,其芩苷含量在7%左右,达不到药典9%的标准,2-3年生的黄芩苷含量最高可达13-18%左右,所以除了注意采收季节,还要注意药材的生长时间。
黄芩适宜在海拔为600-1500米的地区种植,栽培黄芩以排水良好,肥沃的腐殖质土壤和沙质壤土为最好,表土宜深厚膨软,下层土含有沙砾。低湿地排水,不良及黏性强而坚硬的土壤,不适宜栽种。气候宜于温暖而稍微寒冷的温带北部与中部地方,降雨量适中的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