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刀豆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豆科植物刀豆Carnavalia gladiata(Jacq.)DC.的干燥成熟种子。因其荚果形似刀状,故名刀豆。
【药材历史考证】汪颖《食物本草》曰:“刀豆长尺许,可入酱用。”李时珍曰:“刀豆,人多种之。三月下种,蔓生引一二丈。叶如豇豆叶而稍长大。五六七月开紫花如蛾形。结荚,长者近尺,微似皂荚,扁而剑脊,三棱宛然。嫩时煮食、酱食、蜜煎皆佳。老则收子,子大如拇指头,淡红色。”并附有“刀豆”图。据以上本草图文考证,与现今药用刀豆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一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长可达数米,无毛或稍被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7~15cm;顶生小叶片通常宽卵形,长8~20cm,宽5~16cm,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侧生小叶基部圆形,偏斜。总状花序腋生,常2~3朵花簇生于花序轴上;花萼管状钟形,稍被毛,上唇大,2齿裂,下唇3齿裂,卵形;花冠蝶形,淡红色或淡紫色,长3~4cm,旗瓣宽椭圆形,顶端凹入,基部具不明显的耳及宽爪,翼瓣和龙骨瓣均弯曲,具向下的耳;雄蕊10,9枚合生,对着旗瓣的1枚基部稍离生;子房线状,具短柄,有疏长硬毛,胚珠多数。荚果线形,扁而略弯曲[8u58药材网www.8u58.com],长10~35cm,宽3~6cm,先端弯曲或钩状,边缘有隆脊,种子10~14粒。种子粉红色、红色或褐色,肾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种脐约为种子全长的3/4。花期6~9月,果期8~11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扁卵形或扁肾形,长2~3.5cm,宽1~2cm,厚5~12mm。表面淡红色至红紫色,微皱缩,略有光泽。边缘具眉状黑色种脐,长约2cm,上有白色细纹3条。质硬,难破碎。种皮革质,内表面棕绿色而光亮;子叶2,黄白色,油润。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药材显微鉴定】横切面: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种脐处2列.外被角质层,光浑带明显。支持细胞2~6列,呈哑铃状。营养层由十多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内侧细胞呈颓废状;有维管束,种皮下方为数列多角形胚乳细胞。子叶细胞含众多淀粉粒。管胞岛椭圆形,壁网状增厚,具缘纹孔少见。周围有4~5层薄壁细胞,其两侧为星状组织,细胞呈星芒状,有大形的细胞间隙。
【生境分布】常见栽培于气候温暖的地带。产于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台湾、四川等省区。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有栽培,以华中、华南为多。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剥取种子,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能功用】甘,温。归胃经、肾经。温中,下气,止呃。用于虚寒呃逆,呕吐。内服:6~9g,水煎服。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贮藏,防蛀。
刀豆喜温暖,强光,不耐寒霜。对土壤要求不严。刀豆种植生长周期短,一般每亩产量达1000-1500公斤,可和大蒜、玉米等作物套种。目前刀豆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间有种植。那么,一起来了解下刀豆种植技术。
刀豆具有养胃利肠、止呕吐止腹泻等多种功效。常吃刀豆,可以为人体补充蛋白质、类植物、纤维素等营养物质,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强身健体。那么,刀豆有什么营养价值?
刀豆具有温中下气、止呕逆、益肾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疗病后及虚寒性呃逆、呕吐、腹胀以及肾虚所致的腰痛等病症。很多人听说刀豆有毒,所以不敢食用,那么,刀豆有毒吗?
刀豆什么时候摘豆种?刀豆一般分春季栽培和夏秋季栽培。春季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6月上旬至8月中旬采收,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种。夏秋季栽培于5月中旬至8月初播种,7月上旬至10月下旬采收。
清炒刀豆的做法1.刀豆去两头,坳成1寸长的段。2.洗干净沥去水。3.油锅热加盐入刀豆翻炒,加少许水焖10分钟,加糖,鸡精炒匀关火。
朋友,药食同源之刀豆【性味】甘、温平、无毒。【归经】入胃、肺。【功效】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治咳喘。【主治】虚寒呃逆,头风痛,胃寒呕吐,疝气,腰疼,老年咳喘,小儿百日咳。【说明】刀豆豆荚很长,其形如刀,故又称挟剑豆,豆荚内有粉红色豆子十多粒。刀豆外壳称刀豆壳或刀豆衣,刀豆苗称刀豆蔓。【保健验方与药膳食补】1、带壳老刀豆30克,生姜三片,水煎去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