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别名草蔻、豆蔻、漏蔻等。为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蔻,以果实入药。性温味辛。有温中、祛寒、行气、燥湿之功能。用于心腹冷痛、痞满食滞、噎膈反胃、寒湿吐泻、痰饮积聚等症的治疗。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省。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丛生,高100~200厘米,根状茎粗壮,棕红色。叶排为二列,有短柄,叶片窄椭圆形或被外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光滑或生微毛,下面生疏毛或无毛;叶鞘膜质,开放,抱茎;叶舌密生毛。总状花序项生,花有苞片,花白色,内面稍带淡紫红色斑点。蒴果球形,直径约3.5厘米,外面密生粗毛,熟时黄色,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长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坏境,不耐寒,稍耐荫蔽。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深厚、湿润的夹沙土最好。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肥沃、深厚、湿润的夹沙土栽培。也可选肥沃的山谷或溪旁或田边土坎。翻整土地,施足基肥,整细耙平,开130厘米左右宽的畦。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
一般选取8月初至9月随收随播种,播种前催芽,如种子量少,可用种子4倍的湿沙混合后置于盆中,经常保持湿润,在30 -35℃气温下,一般10多天即可出芽点,此时取出播种。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按行距10 - 15厘米开沟条播,播种后覆土0.5厘米,床面盖草,20 - 30天开始出土,从播种到齐苗需40 - 60天。当幼苗出现2-3片叶时,进行间苗或移床,促进叶片加速增加,至5-7片叶时,植株开始分蘖,苗高30厘米左右可出圃定植。定植株行距1米×1.5-2米。每穴栽种子苗2-3株,不要栽得过深,以免影响发根抽笋。栽后压实,淋定根水。
(2)分株繁殖
选择健壮高产的植株,剪取其根状茎,每一根茎上具有2-3个地上茎。一般生长茂盛的二年生株丛,可取8-10小丛作种苗用,随挖取随种。
注意事项
(1)幼苗出土时,将盖草轻轻拨至行间,以利出苗,出苗时要搭设荫棚,以防止烈日暴晒。
(2)定植后封行前,及时拔除杂革,注意不要伤幼茎和须根。收果后,及时除去枯、弱、病残株。密度过大的,多剪一些弱苗。
(3)定植初期和初出果后,应重施人粪尿或硫酸铵水溶液[8u58药材网www.8u58.com],以促进苗群生长。进入开花结果期,应施氨、磷、钾全肥,并配合施土杂肥、火烧土等。也可在结果期用2%过磷酸钙水溶液作根外追肥,以促苗促花,增大果实,提高结果率。爪哇白豆蔻为浅根系植物,须根多,常散生在土表,在秋冬施肥后进行培土,但不宜过厚,以免妨碍花芽抽出。
(4)高温干旱会引起叶片卷缩、萎黄、植株生长纤弱;若花期遇干旱,则花序早衰,开花少,花粉和柱头黏液也少,造成授粉不稔或幼果干死,此时要及时灌溉或喷洒,增加空气湿度。雨季要修好排水沟,以免积水引起烂根烂花。
3、田间管理
(1)遮荫 幼苗出土时,将盖草轻轻拨至行间,以利出苗,出苗时要搭设荫棚,以防止烈日暴晒。
(2)除草、割枯苗 定植后封行前,及时拔除杂革,注意不要伤幼茎和须根。收果后,及时除去枯、弱、病残株。密度过大的,多剪一些弱苗。
(3)追肥、培土 定植初期和初出果后,应重施人粪尿或硫酸铵水溶液,以促进苗群生长。进入开花结果期,应施氨、磷、钾全肥,并配合施土杂肥、火烧土等。也可在结果期用2%过磷酸钙水溶液作根外追肥,以促苗促花,增大果实,提高结果率。爪哇白豆蔻为浅根系植物,须根多,常散生在土表,在秋冬施肥后进行培土,但不宜过厚,以免妨碍花芽抽出。
(4)灌溉排水 高温干旱会引起叶片卷缩、萎黄、植株生长纤弱;若花期遇干旱,则花序早衰,开花少,花粉和柱头黏液也少,造成授粉不稔或幼果干死,此时要及时灌溉或喷洒,增加空气湿度。雨季要修好排水沟,以免积水引起烂根烂花。
(5)调节郁闭度 育苗阶段要求80%-85%郁闭度,开花结果阶段,则要求70%的郁闭度,入冬时可增加到80%。
(6)人工授粉 爪哇白豆蔻花朵结构特殊,不易进行自花传粉或异花授粉,故需人工辅助授粉。在正常气候下,上午7点以后开花,8点后陆续散粉,10点花粉达到成熟,故人工授粉应在每天8-12时进行为宜。具体方法是用竹签挑起花粉涂在漏斗状的柱头上即可,花粉多时挑1朵花的花粉可授2-3朵花。
4、病虫害防治
立枯病:严重时会造成幼苗成片倒苗死亡,可将病株拔除,周围撒石灰粉或有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采收加工
草豆蔻一般于栽种的第三年起开花结果,每年8月于果实变黄时连果序割回,晒至果皮开裂时,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即成。草豆蔻以身干无杂质无霉变为合格,以个大、饱满、气味浓者为佳。
首先它们的外观不一样,都属于调料,属性是果实子仁类,它们的药用价值也不一样。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千,或用沸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
草豆蔻的功效是有很多种的。具健脾燥湿、温中行气之功,尤以“温燥”见长。主要用于治疗寒湿阻滞脾胃或脾胃虚弱所致的胸脘满闷、呕逆、腹泻腹痛等症。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成熟种子。蔻,由寇字演化而来。聚众匪盗为寇,寇有聚集众多之义。此草的果实外形似豆,内有众多种子聚集成种子团,故名草豆蔻。生于林缘、灌丛边缘、草丛或密林中。分布于广东、广西等省区。
草豆蔻别名草蔻、豆蔻、漏蔻等。为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蔻,以果实入药。性温味辛。有温中、祛寒、行气、燥湿之功能。用于心腹冷痛、痞满食滞、噎膈反胃、寒湿吐泻、痰饮积聚等症的治疗。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省。
草豆蔻生长于山坡草丛、疏林、林缘或林下山沟、河边湿润处。喜温暖湿润,半荫蔽环境,当气温低于0℃时,叶片受冻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林下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