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为什么要去头入药?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主要是因为蛤蚧头足不易粉碎所以要去头入药。

古人有蛤蚧“毒在眼,效在尾”之说,故历代相传去头足。经用蛤蚧眼睛和头足作猴急性毒性和小鼠亚急性实验。其结果均未见不良反应。

蛤蚧为壁虎科动物蛤蚧 的干燥体。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之功效。常用于肺肾不足,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

蛤蚧的典故来源

蛤蚧又名仙蟾,始载于《开宝本草》中。今为常用中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蛤蚧因声而名,仙蟾因形而名。”就是说:此动物雄者叫声为“蛤”、雌者叫声为“蚧”,遂以鸣声命名并流传至今。又因其头部形似蟾蜍,其身、足同神话中的仙龙,故又称“仙蟾”。

蛤蚧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印度和我国的广西、云南等地。以卵孵化,多栖于山岩及树洞中,昼伏夜出,常是雌雄成对[8u58药材网www.8u58.com],形影相随。蛤蚧的性生活极为频繁,清代《本草求真》在描述其习性时说:“雌雄相应,情洽乃交,两相抱负,自坠于地,经捕劈之,至死不开。”

蛤蚧耿直忠贞的秉性,为人类的捕获提供了方便。捕捉蛤蚧一般当在夏秋之季,找到它栖息的石缝、树穴,用竹竿扎上鬃发投入引触,蛤蚧见发即死死咬住不放。此时,赶快拉出,便可捉住成双的蛤蚧。

蛤蚧头足不易粉碎所以要去头入药,经用蛤蚧眼睛和头足作猴急性毒性和小鼠亚急性实验。其结果均未见不良反应。古人有蛤蚧“毒在眼,效在尾”之说,故历代相传去头足。

蛤蚧泡白酒还是泡黄酒好?

蛤蚧泡白酒好还是泡黄酒好?应该来说,我觉得放在黄酒里面更好。这样来说。因为放在里面的话,它可以提高酒的口味,而且营养价值也是特别高。

查看详细

蛤蚧泡酒需要去头去足吗?

病情分析:,不知道您问的蛤蚧是活的还是干蛤蚧,一般干的蛤蚧泡酒时不用再做处理了,只要用剪刀把竹子从中间(沿着尾部到头部那根长棍子)全部剪断,泡前最好烘一下,消毒后在泡酒。意见建议:

查看详细

蛤蚧煲汤的做法是什么?

蛤蚧煲汤的做法如下:1、猪瘦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沸水锅中焯烫一下,捞出沥干;2、蛤蚧除去竹片,去头、足,刮去鳞片,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虫草花、蜜枣洗净;3、将适量清水放入煲内,煮沸后加入以上材料,猛火煲滚后再改用慢火煲3小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出锅装碗。4、特别提示:蛤蚧入药多雌雄同用,蛤蚧头有小毒,煲汤时宜去掉;本汤温补,外感、肺热、肺煤咳喘者不宜过多饮用。

查看详细

蛤蚧有什么作用?

蛤蚧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蛤蚧中医认为它归肺经肾经,它的功效主要是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像肺肾双虚导致的气喘、咳嗽,虚劳导致的咳嗽,还有这种肺肾气虚导致的咳血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0

药材供应

2025-04-29 15:20:35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