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习惯叫做龙眼,是长在树梢上的,4月下旬-5月中旬开花,盛花期可产优质的龙眼蜂蜜,8月下旬-9月中旬为鲜龙眼成熟采摘期,鲜龙眼经过烤干成优质的龙眼干(或叫桂圆干),鲜果和果干都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果品,深得人们的喜爱。
龙眼广泛分布于闽南的山地、房前屋后。果树寿命可达百年以上,最大的单株树能占地1亩多,最大单株单产能达斤,可卖几千-近万元,为一年一熟的果树。
果树的栽种是移植的,即把龙眼树枝的皮全部刮掉5公分长(5月份),用红色的粘土浆包住(一个刮口1斤左右),外面用塑料布包严,两头用绳子扎紧,防止水分蒸发,到了第二年的春季或夏季,刮口处长出了很多根[8u58药材网www.8u58.com],从树上据下来,移植到地里,按照龙眼树的栽种和管理方法进行栽种和管理,3年以后才能开花结果。
栽种龙眼树,闽南流传一种说法:带花选种,带子栽种。
龙眼树的生长期很长,如果采用龙眼籽培植栽种,需要20年左右才能开花结果。
我们南安市(县级)有龙眼树数万亩,早几年已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龙眼之乡。
最近几年,我市已从台湾引进晚熟龙眼种进行嫁接,成功投产,成熟期在11-12月份。
在这里聘请“梦雪儿”9月份或12月份到福建省南安市来品尝新鲜龙眼,可以体验自己爬到树上边摘龙眼边品尝的乐趣。
树上
张坝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现有桂圆树1.5万株,荔枝1000多株,楠木1000多株,柑桔上万株。其中上百年的树木6000多...张坝桂圆作为中国内陆桂圆种质基因库,作为北回归线以上桂圆次适宜地带最集中的具有上百年历史的桂圆树人工造林
不能桂圆核就是晒干的桂圆里面的核。桂圆自古以来被视为名贵的滋补品。不仅其肉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而且它的皮、根、核、花、叶也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桂圆干有补脾养血、益精安宁的作用,视为珍品,还被当作吉利的象征。果壳味甘、涩、性温,有收剑的功效。果核味甘、涩、性温,有止血、理气、止痛的效用。桂圆肉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血、益心脾等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疲乏无力、头晕目眩及心脾两亏,失眠健忘、心悸怔忡
查看详细作用:桂圆核味涩、有理气止痛、止血、收湿等功效,可用于疝气疼痛、外伤出血、疥癣、湿疮等。散风邪风,治心虚头晕、耳聋、眼花。温肾利尿,止血,定痛,理气,化湿。主治氕脏邪气,治厌食、食欲不振,驱肠叶寄生虫及血吸虫。长期食用,强体魄,延年益寿,安神健脑长智慧,开胃健脾,补体虚。新鲜龙眼用沸汤淘过食,不伤脾。李时珍说:食品以荔枝为贵,而强身健脑则以龙眼为良。因为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平。可治思虑过度伤及心脾。
查看详细桂圆原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现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省。桂圆又称龙眼、亚荔枝。是一种果实。有虎眼、石硖龙眼等三十多个品种。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其中福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世界上栽培龙眼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斯里兰卡、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美国的夏威夷州和佛罗里达州等。拓展资料桂圆因
查看详细一、桂圆干。每晚睡前吃10枚桂圆干,可养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二、红枣桂圆茶,具有安神养心、补血益脾的功效,对失眠症状有很好的疗效。三、桂圆粳米粥,补脾生血。桂圆30枚(取肉),红枣10枚(撕破),用粳米100克,煮粥2碗,加适量红糖,早晚各吃1碗。可补脾生血,养心增智,老年人尤宜。扩展资料因此桂圆相当适合那些脑力劳动者、经常加班熬夜,或者担忧较多、心情不畅的人,尤其是当这些人出现失眠、健忘、头晕
查看详细干桂圆的核很大而且果肉又失水很多,核和外面的壳至少占了整个桂圆的50%以上,如果把里面的核以及外面的壳全去掉的话,大约能有3到5两的样子。具体要看品种来定,桂圆干的品质对剥出的桂圆肉的分量有很大影响。有些肉厚核小的剥出来肉就多点。
查看详细辨识硫磺熏过的桂圆可以用闻的方法。桂圆肉有香味,而加糖和熏硫磺的桂圆肉则失去了这种浓烈的桂圆肉香味,闻起来像白糖或者硫磺的味道,要是想更加明显分辨出来,太阳底下晒一晒,加糖桂圆肉闻起来像黄糖的味道,熏硫磺的则有股很浓烈的硫磺味道。桂圆的功效:1、益气补血,增强记忆桂圆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及蛋白质等,含铁量也较高,可在提高热能、补充营养的同时,又能促进血红蛋白再生以补血。桂圆肉除对全身有补益作用外,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