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鱼腥草,俗称猪鼻孔、侧耳根,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根或全草。“药食同源”,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鱼腥草作为野菜佐食。相传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炼意励志之时,曾带领众人择蕺菜(鱼腥草)而食之,以充饥废荒;魏晋时起,蕺菜便正式作为药用,以“鱼腥草”之名收入医药典籍。在历史变迁发展中,它便一直扮演药、食两用的双重角色,为民众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发挥着作用。随着现代人们愈来愈崇尚自然、追求真朴,在各地(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野生或家种的鱼腥草已成为大众餐桌上身价倍增的“大路野菜”。
鱼腥草作菜,生食最佳,其香气独特、口感别具、风味适口可人。凉拌佐餐使人大开胃口,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也有炒食、煎汤、煮粥、炖肉的不同食疗方法。
鱼腥草入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单用或配伍复方,内服外用或民间多种食疗方法的使用均疗效确切。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如在1:浓度的鱼腥草液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抑制作用,故它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效能。鱼腥草素现已制成片、针、冲、雾化等剂型,广泛用于人体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有资料表明,国外从鱼腥草中分离出一种防癌抗癌物质,除对胃癌有效外,并对中晚期肺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直肠癌也有一定的治疗调整作用。在日本,鱼腥草受到青睐,传统上称之为“十药”,作为时髦的保健佳蔬,认为鱼腥草有抗菌、消炎、助消化、清热、解毒、抗过敏、抗辐射、防癌抗癌等明显作用,除采用传统汉方、药膳食疗外,还以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饮料等食品添加)等方式应用。
目前,国内外把鱼腥草素已用于贫血、便秘、胃肠炎、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多种炎症、癌症等方面疾病的预防、治疗与辅助治疗,预示着鱼腥草在营养保健、防病祛疾上尚具有实用开发前景。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鱼腥草(herbahouttuyniae)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名见《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拉丁名】HouttuyniacordataThunb.【英文名】chameleon【别名】岑草,紫背鱼腥草,紫蕺,臭猪巢,折耳根,猪鼻拱,九节莲,重药,狗贴耳,肺形草,鱼鳞真珠草,猪姆耳,秋打尾,狗子耳,臭草,野花麦,臭菜,热草,臭质草,臭腥草,臭牡丹,臭灵丹,辣子草,奶头草,草摄,红桔朝,臭蕺【性味归经】辛,微寒。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等[8u58药材网www.8u58.com],凉拌侧耳根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常与芦根、桔梗、瓜蒌等同用于肺痈吐脓(相当于现代医学讲的肺脓疡),痰热喘咳。用于热毒疮疡时,可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亦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若皮肤瘙痒,蚊虫叮咬,疔疖红肿痒痛,亦可单用本品制成搽剂,外涂患处(如《中国药物大全》提及的皮炎宁)。鱼腥草用于膀胱湿热,小便淋漓涩痛时,常与车前子、白茅根、海金砂等同用;亦可单用鱼腥草,不仅治疗热淋,尚可治疗白浊及白带。用于大肠湿热、泄泻痢疾时,多与黄连、黄柏、白头翁等配用,也可与山楂炭配伍,治疗热痢(相当于现代医学讲的细菌性痢疾)。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流感、肺脓疡、癌性胸水、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化脓性关节炎、习惯性便秘、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性肝炎、肾病综合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丘疹状荨麻疹、慢性咽炎、肛肠病、前列腺炎、红斑狼疮、血管瘤、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等。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药制剂有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又如复方鱼腥草片(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引起咽喉疼痛、扁桃腺炎等。鱼腥草制剂的不良反应较少见。以鱼腥草为主药的便方几则☆治疗肺脓疡: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治疗痢疾:鱼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治疗习惯性便秘: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鱼腥草18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治疗肾病综合征:鱼腥草(干品)100~150克入开水1000毫升,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每日1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3日。☆治疗感冒发烧:细叶香茶菜20克,鱼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煎煮滤液浓缩,并与细末混合压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儿酌减。减肥原理:鱼腥草是“草药之王”,又称折耳根,臭菜草,狗贴耳等,揉碎叶子有鱼腥味,但是干燥之后气味芳香,鲜品可以做拌菜吃.鱼腥草微寒,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软便,调整血压,排除毒素等作用.它有很强的利尿作用,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的血流量及尿液分泌,所以用来质量尿路感染的频尿涩痛。1、鱼腥草+红枣材料:鱼腥草(干燥)75克,红枣切开15粒,水7大杯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好水,以大火煮滚后,小火煮20分.将煮好后的鱼腥草等滤掉,留下汁水就可以了.2、鱼腥草泡水材料:鱼腥草(干燥)75克做法:用开水泡入杯中,5分后就可饮用,可反复冲泡,每天坚持8杯,两周以上,瘦身效果显著.鱼腥草肉片原料:里脊肉、鲜鱼腥草、干红辣椒、姜丝、绿豆淀粉、酱油、盐、油。制法:1、里脊肉切成薄片,调入绿豆淀粉、酱油和姜丝抓匀,腌5分钟。2、鲜鱼腥草去根洗净,手撅成4cm长的小段。3、大火加热炒锅中的油,把干辣椒入油中迅速拨炸呈熟色。将腌好的肉片入锅煸炒。4、所有材料煸炒2分钟后调入盐,炒匀即可。
这样的药根本不能吃,任何人的咳嗽单纯止咳都是错误的,后果就是伤身,导致更严重的疾病。专业说法叫引邪入里
查看详细鱼腥草和蒲公英能否一起泡水喝?
查看详细您说的是折耳根,可以当菜吃的那种。对人体是没坏处的,只有好处。
查看详细1.不可过量食用,鱼腥草有微毒,有一定副作用,正常食用不会有问题,但专吃多了会损阳属气,令人虚损。2.鱼腥草性寒味辛,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3.鱼腥草有微毒,正常人食用无碍。但肝功能异常的人不宜食用。4.过敏体质慎食
查看详细估计被取质了,大概就是用水煮走了营养物质,然后晒干再拿出去卖
查看详细可以,不过不知道甜味能盖过鱼腥草的味,还是鱼腥草的味会压不住。可以尝试。只是味道的问题,对身体没影响。
查看详细鱼腥草又名:蕺菜性味归经:味辛,性微寒;归肺经。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是治疗肺痈之要药,其新鲜茎叶搓碎后有浓烈的鱼腥味,故而得名,但阴干后,水煎,色似红茶,气似肉桂。《滇南本草》记载,鱼腥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痔疮。”《医林纂要探源·药性》记载,鱼腥草可“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淤血。”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鱼腥草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血清白介素,增强白细
查看详细鱼腥草、雪梨、茅草根可以一起煮这个营养特别好。组合在一起很好
查看详细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