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生大黄别名熟军,又称制大黄。即原生药材的饮片。主要功能为攻积导滞、泻下通便,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功能主治]功能祛瘀止血。主治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处方组成]生大黄粉,每次3克(或相当于生大黄3克),每日3次。临床疗效治疗1055例,止血有效率达96.68%,平均止血时间为2.2天。[处方来源]上海市香山中医院焦东海。按语焦氏认为单味大黄止血对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
查看详细大黄(马蹄黄、将军、绵纹大黄)[药物]为植物蓼科常叶大黄.、鸡抓大黄R..exReg.或南大黄R..的根和根茎。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宁夏、陕西、湖北、云南、贵州等地。冬初选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地下部分,除去粗皮,切片,晒干或烘干,生用;或酒制,蒸熟,炒黑用。[药化]含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等蒽醌类约30%,鞣质约5%。[药理](1)粗提取物皮下注射,对小鼠肉瘤-37有直接伤害能力;大黄
查看详细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查看详细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需要对症用药。
查看详细不是!前者是地黄的蒸熟产品,与生地相对,而大黄就是大黄
查看详细李自良,泗水县人。787年唐德宗诏令李自良接任马燧职务。册封自良为右龙武大将军,并受令驻防河东。自良在任期间,政绩卓著,被授为检校工部尚书,充任河东节度使。796年,官封尚书左仆射。杜辂,字从殷,明代泗水人。嘉靖辛酉科举人,第二年就考中壬戌科进士,名列三甲第二名。有《创修石城记》《重修庙学记》及诗文传世。为彰其功德,明代知县徐卿于泗水城南大街建“进士坊”纪念。
查看详细呵呵,尝是最好了。黄连很苦,大黄有种特殊的气味,但是不苦
查看详细可以,但大黄的量不能多。
查看详细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