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药用大黄(拉丁学名:aill.),为蓼科大黄属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根及根状茎内部黄色,粗壮,基生叶大型,叶片近圆形,稀极宽卵圆形,叶腋具花序分枝;大型圆锥花序,分枝开展,花成簇互生,绿色到黄白色;花梗细长,果实长圆状椭圆形,5-6月开花,8-9月结果。[1]
泻药药用大黄(拉丁学名:aill.),为蓼科大黄属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根及根状茎内部黄色,粗壮,基生叶大型,叶片近圆形,稀极宽卵圆形,叶腋具花序分枝;大型圆锥花序,分枝开展,花成簇互生,绿色到黄白色;花梗细长,果实长圆状椭圆形,5-6月开花,8-9月结果。[1]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8u58药材网www.8u58.com],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105-3米,夏季开绿白色小花,排列成圆锥花序;另一种是唐古特大黄,是掌叶药用大黄:与上两种的主要区别为:叶片浅裂,浅裂片呈大齿形或宽三角形。花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查看详细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生大黄内服可能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副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
查看详细大黄是我国的四大中药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70年我国就开始使用了大黄这种药材,公元前144年大黄开始运往国外,近几百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大黄主要出口国。青海出产的大黄又是全国大黄中的优良品种,出产历史悠久,以质量好、产量高和疗效佳驰名中外,最高年出口量达50万公斤。历史上西宁长期是青海全省大黄的集散地,故青海大黄又称“西宁大黄”。大黄系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又名火参、金木、破门、绵纹。藏
查看详细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欧洲及中东的大黄主要指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属泻下药,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熟;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查看详细大黄一般采用种子繁殖,有时也可采用子芽繁殖。宜选高寒山地,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不宜选用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因土壤湿度过大,容易引起烂根;可选前茬种过蔬菜或马铃薯的地,不宜选用连作地;施足基肥,每667米2施3000~4000千克,大黄是喜肥作物,叶片大消耗营养也多,需肥量大,如肥料充足,还可多施,作宽1.3~1.5米的高畦。播种期,秋播在8月末至9月初,春播在
查看详细主要药理作用: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有缓下作用,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某些革兰式阴性菌在试管中均有抗御作用。药用大黄粗提取物皮下注射对小鼠的肉瘤-37有伤害能力。大黄素、大黄酸对小鼠黑色素瘤、乳腺瘤等均有抑制作用。药用大黄及掌叶大黄浸剂、酊剂给麻醉兔静脉注射,可使血压下降;对离体蟾蜍心脏,小剂量有加强作用,大剂量则抑制。酊剂可使离体兔耳血管扩张。
查看详细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