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秦艽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是祛风除湿,和血舒筋要药。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mtianam.acrophy Ua Plla.,麻花秦艽Gemtiana .stramineamaxim.,粗茎秦艽Gemtianacrassz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Gemtiana dahurica Fisch.的根。多为野生,亦有家种。秦艽主要分布于甘肃武川、渭源以及青海,陕西,河北等处;粗茎秦艽分布于四川,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地;麻花秦艽分布于甘肃,四川,青海等地;小秦艽分布于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处。
【生长环境】秦艽多生长于亚高山或高山草甸、山地草场、山地林草场以及亚高山灌木丛草场、亚高山或高山灌木丛或林缘的阳坡。土壤以草甸土、荒漠土及沙质壤土为多见。秦艽喜潮湿和冷凉气候,耐寒、忌强光,怕积水。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的沙质壤土,于秋季进行翻耕,深耕30cm左右,拣去石块或树根。结合耕翻施足堆肥2000~2500kg/667㎡,然后耙细,做畦或打垅,待播。
2、种植方法:秦艽一般用种子繁殖。选好成熟饱满的种子,于早春在整好的地开沟,沟距24cm,沟深1~2cm;条播或穴播,将种子均匀地撒人沟内,然后覆土,略镇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覆盖一层草,进行保墒遮阴,以促进种子萌发,一般从播种到种子发芽大约需30天。
【栽培管理】
1、间苗:播种后1个月左右出苗,当苗高6~10cm时,按株距12~15cm进行匀苗定苗。间苗后要适当浇水与追肥。
2、中耕除草:一般于5月中、下旬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此时幼苗易受伤,必须操作细致。6月中、下旬或7月上旬再进行1次除草。
3、追肥:结合每次中耕、除草进行追肥,每667㎡施入粪尿1500~2000kg,或腐熟油饼50~100kg,加水500kg。以后视苗株长势情况,进行再追肥。
4、病虫害防治:目前,秦艽在生产栽培中,主要有叶斑病危害。一般多在6月或7月发生,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10天喷1次,或用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u58药材网www.8u58.com],每7天1次,喷洒1~2次。
【收获与加工】秦艽生长缓慢,一般须5年以上于秋季采挖,把挖出的根除去茎叶、根须及泥土,然后用清水洗净,使根呈乳白色,再放于专用场地或架子上晾晒,待根变软时,堆放3~7天,至颜色呈灰黄色或黄色,再摊开晒干即可。小秦艽采挖后先趁鲜搓去黑皮,然后晒干即行。
【药材形状】
1、秦艽:根略呈锥形或圆柱形,长10~23cm,直径1.5~4cm。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根头部由数个根茎合生,故较膨大,残存的茎基上有时可见纤维状的残叶维管束,具纵向的扭曲沟纹;主根粗大,少分枝,故称“鸡腿秦艽”或“萝卜艽”。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棕色,木部土黄色。气特殊,味苦微涩。
2、粗茎秦艽:形似萝卜艽。不同点:为独根,稍粗大,根头部有小段干枯的茎叶残基,外皮较松泡,具稍粗的粗沟纹。
3、麻花秦艽:根略呈倒圆锥形,为多数小根相互缠绕交错而成,形似发辫或麻花状,故称“麻花艽”。长15~30cm,根头部直径可达7cm以上。表面棕褐色,粗糙,具多数旋转扭曲罗纹,独根常具网状裂隙。体于枯疏松,多空隙,质松脆,易折断,味苦微涩。
4、小秦艽:根呈细长圆柱形,长8~20cm,直径3~6mm。根头部一个或数个合生,残存的茎基偶有纤维状叶维管束,栓皮多已剥落。表面黄棕色,具纵沟纹,有时呈扭曲状,中部以下常有分枝。质轻而松,易折断。气微,味苦微涩。
秦艽别称大叶龙胆、大叶秦艽等,为龙胆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常作为治疗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秦艽的种植技术吧!
可以起到祛风止痒的效果。更多不是治疗月子病的吗?任何药物都不是单存治疗一种病的,月子如果感觉受了风,它就可以祛风湿。我就是现在正在做小月子,胳膊酸痛,腰也疼,像有风一样,头有时也疼,可以喝这汤药吗?如果是医生开具可以服用,也可以用艾叶泡澡,没有不良反应。好的,您医生
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的根。辛、苦、微寒。归胃、肝、胆经。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清虚热。用于肢节疼痛、挛急不遂、中风、骨蒸、黄疸、肠风痔漏。现代应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小儿麻痹、黄疸、中风、风湿类风湿、抗菌、抗过敏、抗休克。
有的,但是比较少见
这里边可以治寒湿的,因为之前的时候我经常用这个琴酒,这个东西来泡酒,然后每天晚上喝一小点点的时候,他就可以对我们的这个治疗虚寒的这个位置发生了很好的这种作用,其实呢,这个时候的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