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常见的品种有:1、茯苓皮: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擅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常与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配伍,即五皮散。2、带皮苓:带皮苓即将茯苓切碎,取用带有皮壳的赤茯苓,功效主治与茯苓皮相同,如无带皮茯苓,可用3/4的茯苓、1/4的茯苓皮混合取代之。3、赤茯苓:赤茯苓即茯苓菌核的赤色部分,功擅利水渗湿,适用于水湿、停饮等证,常与猪苓、泽泻配伍。4、白茯苓:白茯苓即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功擅健脾,适用于脾虚体倦、食少便溏之证,常与党参、白术、甘草配伍。5、茯神:茯神即茯苓菌核中贯穿松根部分切成的小块,功擅宁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证。为了加强疗效,还常和朱砂拌用,称为朱茯神或朱衣茯苓。
茯苓是一种生长在植物根部的菌,由于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而被人们挖掘出来。由于长时间的挖掘茯苓对植物的根部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对植物资源的破坏极大,因此,在新的时期,借助科学技术,发展茯苓的种植是十分重要的。
【生切法】生切法在第二周开始要继续进行发汗工作,同样两天左右翻动一次,在半个月左右后,茯苓表皮上长出了白色的菌丝时。再将其拿出来,清除菌丝。然后适当晾干茯苓的水分,一直到茯苓表皮晾晒出皱皮时。然后再将茯苓的表皮割下来,将其晒成茯苓皮。然后将肉质切成大约1cm左右的小块,每个小块保持均匀的规格,再将其晒干。如果遇到雨天的话,那么应以烘干的方法进行。【熟切法】熟切法应在晴天进行,首先我们要将茯苓切成适宜规格的体块,然后用蒸笼将体块蒸熟。在蒸笼上汽之后,不可去取出,要用牙签插入小块中,如果拔除牙签后,上面没有蘸茯苓粉的话,那么达到熟切的标准了。然后再让茯苓冷却,将其切成大约1cm左右的小块,然后再将其晒干。
土茯苓是一种中药,很多人都在头疼的时候用土茯苓来治疗,因为土茯苓有很强的止痛作用,还有就是土茯苓能够祛风,所以很多人都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治疗痛风,但是很多人认为土茯苓没有祛风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土茯苓到底能不能治痛风吧!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通常长在松树根部,中医中常用的一味药物,能健脾和胃、安心神、增强人体免疫力,对于肿瘤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食用方法非常多,常见的有茯苓粥、茯苓糕、茯苓饼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茯苓的食用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