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腊梅和梅花是同一种植物,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两者既不同科也不同属,虽然腊梅与梅花都是先开花后展叶,且开花期均在冬春季节,但是两种也存在很大大区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腊梅
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常丛生,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无毛,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内弯,无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质化,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冬末先叶开花。
梅花
梅花为蔷薇科杏属小乔木,稀灌木,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8u58药材网www.8u58.com],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腊梅和梅花的区别
1、科属不同: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而梅花为蔷薇科杏属小乔木。
2、花色不同:腊梅花以蜡黄为主,而梅花则有白、粉、深江、紫红等色。
3、花期不同:一般腊梅在农历腊月开放,比梅花要早约两个月。
4、树冠不同:腊梅为灌木,枝丛生,而且枝直立,根颈部很发达,呈块状,而梅花则为乔木,有主干,高达10米,常具枝刺,枝除直枝外,还有垂枝,树冠呈不规则圆头形。
5、叶片不同:腊梅叶对生,近革质,长椭圆形,全缘,上表面粗糙,呈绿色,背面光滑呈灰色,而梅花叶互生,叶广卵形至卵形,长4-10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尖,边缘具细锐锯齿,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糼时两面被短柔毛,后多脱落,正在成长的新叶仅在叶背面脉上有毛,而以腋间为多。
梅花缩叶病主要发生在春季,首先被害的是新发嫩芽和新出叶片,嫩梢节间变粗缩短,叶片密生,叶面皱缩变厚,呈肉质化,表面粗糙,向叶背卷曲。病叶初呈黄色、红色或紫红色,后逐渐变成灰白色,并有粉状物出现。发生严重时,病梢枯死,树势衰弱,花量减少。
nbsp;回答1、地形、地势、土壤条件:养殖场地建立在地势高燥,向南或偏东南,坡度5°的沙石土地块上,要求通风、向阳。2、饲料条件:完全圈养的梅花鹿在一年之中,每只消耗精饲料,粗饲料,需要饲料场地0.1-0.2公顷,采草场或山场0.3-0.5公顷,草原0.5-0.7公顷,而圈养放牧的牧场(拥有只梅花鹿),每只梅花鹿需要1公顷的放牧场地。温馨提示:梅花鹿属于野
梅花叶片穿孔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称为梅花叶穿孔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红褐色小圆点,逐渐扩大形成红褐色病斑。病斑的边缘颜色较深,并且容易产生离层脱落而穿孔,严重时导致提前落叶,影响生长发育及来年开花。
做好梅花的栽培管理工作,首先应了解和掌握梅花的生态习性和它适宜于什么样的生长环境。梅花喜干燥,忌潮湿,爱阳光,喜肥沃,比较耐寒。适应栽培的区域较广,我国南北方皆可栽培。
梅花鹿的饮食习惯:采食栎、板栗、胡枝子、野山楂、地榆等乔木和灌木的嫩枝叶和刚刚萌发的草本植物。夏秋季迁到阴坡的林缘地带,主要采食藤本和草本植物,如葛藤、何首乌、明党参、草莓等,冬季则喜欢在温暖的阳坡,采食成熟的果实、种子以及各种苔藓地衣类植物,间或到山下采食油菜、小麦等农作物,还常到盐碱地舔食盐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