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罗布麻叶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的干燥叶。该植物在我国新疆罗布泊一带有分布,其茎皮纤维作为麻丝原料可纺织高级布匹,故名罗布麻。其叶入药,名罗布麻叶。
【药材历史考证】《救荒本草》在泽漆条下载;“苗高二三尺,科叉生。茎紫赤色,叶似柳叶,微细短。开黄紫花,状似杏花而瓣颇长。生时摘叶有白汁出……采嫩叶蒸过,晒干,做茶吃亦可。”并有附图。根据以上本草图文考证,与罗布麻相符。罗布麻叶入药,系现代中药材品种,见载于《新疆中草药手册》、《陕西中草药》和《中国药典》2005年版。
【植物形态鉴定】直立半灌木,高1.5~4m,全株有白色乳汁。枝条常对生,无毛,紫红色或淡红色,背阴部分为绿色。叶对生,在中上部分枝处或互生;叶片椭圆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2.5~5.5cm,宽0.8~2.5cm,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叶柄两侧有一对褐色小托叶。单歧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深裂;花冠钟状,紫红色或粉红色,上部5裂,花冠内有明显三条紫红色脉纹,基部内侧有副花冠及花盘;雄蕊5;子房由2个离生心皮组成。瞢荚果长角状,叉生;种子多数,顶生一簇白色细长毛。花期5~8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2~Scm[8u58药材网www.8u58.com],宽0.5~2cm,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有小芒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叶脉于下表面突起;叶柄细,长约4mm。质脆。气微,味淡。
【药材显微鉴定】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表面有颗粒状角质纹理;气孔平轴式。
横切面:表皮细胞扁平,外壁凸起;叶肉两面均具栅栏组织,上表皮内栅栏细胞多为2列,下表皮内多为1列,细胞极短,海绵组织细胞2~4列,含棕色物;主脉维管束双韧型,维管束周围及韧皮部散有乳汁管。
【生境分布】生于盐碱荒地、沙漠边缘、河流两岸、冲积平原、湖泊周围及戈壁荒滩上。分布于山西、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河北、江苏、山东等省区。
【采集加工】夏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性能功用】甘、苦,凉。归肝经。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用于肝阳上亢,头目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肾炎浮肿。内服:6~12g,水煎服。
【附注】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罗布麻叶有镇静,镇痛及安神的功效,长期服用可以改善睡眠。罗布麻叶含有黄酮类物质,能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改善心功能,并具有改善脑缺血,提高大脑供养能力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偏瘫和痴呆等有康复的作用。罗布麻叶清热利尿,可以治疗水肿,清肝泻火,可以平抑肝阳,有治疗高血压的功效。
罗布麻叶为罗布麻的叶子,是一味中药,有显著的降压和强心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水肿等疾病。有问题再联系祝好。
罗布麻为夹竹桃科罗布麻属直立半灌木,别称红麻、茶叶花等,主要野生在盐碱荒地和沙漠边缘及河流两岸、冲积平原、河泊周围及戈壁荒滩上,有引种栽培驯化,具有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的药用功效,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罗布麻种植技术吧!
单用杜仲叶茶就能降血压,效果很好。不需要添加其它,会有成分冲突,反而影响治疗效果。银杏叶确实有毒性,不能多用的
罗布麻和山楂都有一定的降低血压的作用,但高血压属于顽固性疾病,并不是一时半会能降下来的建议坚持饮用这两种,实在不行的话就服用其他的降压药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