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菊花绿萼病又称菊花黄化病,植株感病后花变成绿色,花茎部分变细、变黄,随着植株的生长,小花逐渐由绿色变成乳白色。病害主要由叶蝉等多种媒介体传播,嫁接和菟丝子也能传播。类菌原体专一性不强[8u58药材网www.8u58.com],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菊花、土木香、长春花和红车轴草等。
防治方法
1、除保留作“品种”外,彻底拔除病株,集中烧毁。
2、选无病植株作繁殖材料。
3、防治叶蝉等传病介体。
采收菊花要选择晴天,采收后要及时加工,防止腐烂、变色。各产区都有传统的加工方法。毫菊的加工方法如下:在花盛开齐放,花瓣普遍洁白时,连茎秆割下,扎成小捆,倒挂于通风干燥处晾干,不能曝晒,否则香气差。晾至八成干时,即可将花摘下,置熏房内用硫黄熏白,熏后再薄摊晒1天即干燥。然后装箱。贡菊的加工方法是:置烘房内烘焙干燥,以无烟的木炭作燃料,烘房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将菊花摊于竹帘上,当花色烘至象牙白时,即可从烘房内取出,再置通风干燥处阴至全干。菊花的亩产是一般在100千克左右,以朵大,花洁白或鲜黄,花瓣肥厚或瓣多而紧密,气清香者为佳品。
野菊花什么时候开花?野菊花是秋末冬初开花,8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摘野菊花的最佳时间是九月农历的中下旬,因为此时野菊花此时含苞待放,大多开始绽放。一天的最佳时间是下午的2--4点,此时没有露水。最佳的地点是田间地头,没有污染,无公害。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毫菊”、“滁菊”、“贡菊”、“杭菊”。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此花为野生菊花,故名野菊花,简称野菊。
菊花对土壤要求不严,旱地和稻田均可栽培,但喜肥,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壤土上生长较好。土质黏重、盐碱地、低洼积水地均不宜种植。忌连作。在种植前深翻土壤25厘米左右,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堆肥或腐熟厩肥2000~250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整平耙平,起畦宽120~130厘米的高畦,四周搞好排水沟。
菊花一般是在9月下旬至12月上旬采收,当花序中的管状花(即花心)散开2/3、花色洁白时即要采收。如果在花心全部散开时再采收,加工后商品质量差;在花心散开不够时采收则会降低产量。一般是选择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如果露水未干采收则会发生腐烂、变色的现象,造成商品变质、质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