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毫菊”、“滁菊”、“贡菊”、“杭菊”。
【古代炮制方法】
宋代有蒸制(《圣惠方》)、炒(《朱氏》)、酒洗(《仁术》)和酒浸(《回春》)等炮制方法。清代除沿用酒制法外,又增加了制炭《大成》)、童便制(《本草述》)等法。
【现代炮制方法】
1、菊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的梗叶,筛去灰屑。
2、菊花炭:取净菊花,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饮片性状】
菊花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苞片卵形或长椭圆形,舌状花数轮;类白色或深黄色;体轻;气清香,味甘、微苦。菊花炭花瓣呈焦褐色。
【质量标准】
菊花含绿原酸不得少于0.2%,含木犀草苷不得少于0.080%,含3,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不得少于0.70%。
【炮制目的】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肝经、肺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息风,养肝明目的作用。临床生用为主,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目赤肿痛或昏暗,肝风或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炒炭后疏散风热作用极弱,有止血功效。可用于轻症的咯血。但临床少用。
【应用选择】
1、生用
(1)外感风热:常与桑叶相须为用,并配伍薄荷、荆芥等品,能清上焦风热,清头目,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头昏痛等证,如桑菊饮(《条辨》)。
(2)目赤肿痛:常与桑叶、蝉蜕、夏枯草等配伍,能清肝明目,用于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亦用于肝肾阴虚的目昏暗证,常与枸杞子、熟地黄同用以养肝明目,补益肝肾,如杞菊地黄丸(《医级》)。
(3)肝风头痛:常与石决明、白芍、钩藤等配伍,可用于肝风头痛及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证。近代亦用来治疗高血压病。
2、制用(炭药)咯血:炒炭后常与生地炭、银花炭等同用,可用于轻症咯血。
【现代研究】
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氨基酸、微量元素、绿原酸等成分。菊花中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明显,是菊花抗菌作用的物质基础。其水浸剂(1:4)对某些常见皮肤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在体外还有抗病毒及抗螺旋体作用。菊花提取物给小白鼠腹腔注射,可使皮内注射组胺之局部台盼蓝之扩散较小,表明其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临床报道[8u58药材网www.8u58.com],菊花有治疗冠心病和降血压的作用。目前对菊花的炮制研究报道较少,有人以菊花挥发油为成分指标,对不同加工方法制得的生晒品、蒸晒品、烘干品和炕干品进行了挥发油含量测定及薄层层析色谱的比较。结果挥发油的含量分别是:生晒品>;烘干品>;蒸晒品>;炕干品。由层析色谱所示,四种样品虽都显示出数量相同,而且Rf一致的斑点,但有些组分的比例有明显差异。其中蒸晒品较生晒品有两种组分的量显著增多,又有两种组分的量明显减少。炕干品也有两种组分的量明显增多和一种组分的量明显减少。可见菊花经过蒸晒法和炕干法加工后,其主成分挥发油的质也发生了变化。亦有人以菊花挥发油含量为指标,对其不同加工方法即阴干法、水蒸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以阴干法加工的菊花中含挥发油量最高,故认为菊花产地加工的最佳方法应为阴干法。
采用红外原谱、二阶导数谱及二维相关谱对菊花不同炮制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菊花原药材和两种炮制品均具有明显的红外指纹特征,因此认为可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可快速鉴别原药材及其相应的炮制品。药用菊花中的毫菊、滁菊、贡菊是安徽的道地药材,由于自然条件和气候的不同,三个产区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干燥方法。毫菊产于淮北平原,在历史上形成了阴干的方法;滁菊产于江淮丘陵地区,采用硫熏曝晒干燥的方法;贡菊产于皖南山区,雨量较多,且山区多雾,日照时间少,但多产木炭,故多采用烘干法。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酒制、蒸制、阴干等。
2、文献摘录“修治唯阴干”(《乘雅》)。“烧灰存性”(《大成》)。“眼科用,酒拌晒”(《疮疡》)。“去风热生用,入补药酒拌蒸”(《得配》)。
【总结】
菊花从宋代开始使用蒸制、炒和酒制的方法。近年来各地的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生菊花和菊花炭。《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有生菊花。
菊花一般需经产地加工后入药,目前其加工方法主要有阴干法、焙干法、硫熏法、蒸晒法和烘干法。实验证明,用烘干法制备的菊花,挥发油含量略低于生晒品,高于硫熏品、蒸晒品和炕干品。烘干时温度控制在60℃以下,可保证质量,且烘法干燥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似有推广应用的价值。但实际生产中,各地还要根据自然条件和气候的不同,采取适宜的加工方法。菊花中除含挥发油外,还有胆碱、水苏碱、菊苷、黄酮类及氨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将其制成炭或经不同加工方法处理后,这些成分有何变化,尚需进一步探讨。另外,菊花有抑菌、抗病毒、降血压和治疗冠心病的作用,炮制对这些作用有何影响,亦值得研究。
胎菊是没有完全开放的花蕾,药用价值更加强。胎菊中的主要成分含有多种黄铜类物质,并且里面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矿物质元素,20多种氨基酸,数十种芳香化合物,并且还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酶类、多糖等,这些丰富的物质含量,已经让它的效果远远的超过了其他的花茶,即使是同类中的其他菊花茶,功效作用也是更加显著的。
菊花茶的好处有很多,最让人心动的就是它平肝明目、防暑降温的功能,因此菊花茶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菊花茶的饮用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清香宜人的甘菊适合泡茶饮用,苏杭一带产的白菊更是上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喝菊花茶有什么好处吧!
鉴别野菊花是否被硫磺熏一般通过看菊花颜色,菊花茶的干品是略带黄色的,凡是很白的、颜色太鲜艳、太漂亮的菊花,都可能是硫磺熏的。要选有花萼、花萼颜色偏绿色的新鲜菊花;二是闻是否有点酸味,如果有,则是被硫磺熏过的;没熏过的菊花,只有淡淡的清香。硫磺熏的菊花用滚水冲泡后,有硫磺味。冲泡经过一段时间后放置,查看水是否变成了绿色,如果有,可能是染过色的;三是捏一捏,被硫磺熏过的菊花,质地偏干、硬、脆,没有被硫磺熏过的菊花质地相对松软、顺滑。
1、黑枸杞和菊花的泡法用黑枸杞和菊花冲泡时,可以用黑枸杞15粒左右,2-3朵菊花,每次综合放3克就好了,用温水冲泡(注意忌用开水)。可冲泡2-3次,泡至黑枸杞无色。2、菊花有着散风热、平肝明目的效果。而黑枸杞能够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等功效。用两个一起来泡喝的话,是不会有冲突的。而且它们一凉一平,能够起到很好的互补的效果。所以是可以一起泡水喝的。3、黑枸杞菊花
菊花茶:所有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对于贫血的人来说,饮用新茶绿茶不适合,新茶,苦涩,喝起来比较“霸道”,身体消瘦贫血的人不适合饮用.建议喝点发酵过的红茶,黑茶(普洱要熟普)菊花中含有
菊花茶味甘、苦,性微寒,可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平降肝阳,很多女性朋友平时爱喝菊花茶,但是孕妇可以喝菊花茶吗?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并不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