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又名黑兜虫、蜣螂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全虫,《本草纲目》载:九香虫“产于贵州永宁卫赤水河中,大如小指,头状如水龟,身青黑色,至冬伏于石下,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至惊蛰后即飞出,不可用矣。”九香虫冬、春二季捕捉,置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其性温,味咸,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壮阳的功效,多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等症。市场上有以同科昆虫小皱蝽冒充九香虫出售,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真品九香虫
外观呈六角状椭圆形而扁平,身长1.8~2.2厘米,身宽1厘米,体一般紫黑色或棕黑色,带铜色光泽,头很小,呈类三角形。背部有半透明的翅2对,前翅为半鞘翅,基部革质,端部膜质,翅脉平行[8u58药材网www.8u58.com],有时有分叉,将翅除去后可见背部橙红色,有节,近边缘有1毫米宽的边,棕褐色与棕色相间排列成节纹状。胸部的足多已脱落。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有由光,每节近边缘处有突出的小点;质脆,易折断。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油样粉状物;闻之有股异臭味,这是由于后胸腹板近前缘区有2个臭孔,在体内醛或酮的作用下所放出的气味,口尝味咸。
伪品小皱蝽
外观呈椭圆形,身长比真品短,约为1~1.3厘米,身宽不足1厘米,外表颜色与正品相近,但无铜色光泽,其前翅与真品九香虫相同,但前翅膜质部分的翅脉呈网络状分布,头部与胸部略呈半圆形,胸腹板上无臭气孔,嗅之无臭气。
伪品虽与正品同属蝽科昆虫,但不是同属,为易混品种,且伪品也无正品的功效,不能取而代之。
分布于中国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2]。吉林这边的也有,和南方的一样吗?
不能九香虫;【性味与归经】咸,温。归肝、脾、肾经。【功能与主治】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红娘子:【别名异名】樗鸡(《神农本草经》),灰花蛾(《本草纲目》,红娘虫(《药材资料汇编》),红女、红姑娘《四川中药志》),么姑虫(《中药志》)。药理作用本品可引起炎症性渗出。且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有报道证实有一定抗结核菌作用。【
图上的是黄斑椿象,入药的九香虫为兜蝽科九香虫属下的一个种,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这两种不是同类的。
九香虫又名打屁虫,目前多数为半人工养殖,从自然界采集成虫,可在8-10月份在寄主植物上捕捉,也可在冬、春时期寻找越冬九香虫成虫,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采集。九香虫养殖方式有三种,一种室内养殖,首先要准备好养殖木框,规格大小灵活掌握,五面加纱窗,底部开口,地面种瓜类,罩在笼内,前面开门,人可进入操作检查。再将成虫放入笼内,有寄主植物供其取食,交屋产卵,由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