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又称申姜、猴姜,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中华槲蕨等的根茎,因能治骨伤碎裂,故名。每年冬、春季采挖,除去叶片及泥沙,晒干或蒸熟后晒干,用火燎去毛茸。骨碎补入药多经砂烫炮制:取砂子置锅内炒热,加入拣净的骨碎补,烫炒至鼓起,毛呈焦黄色,迅速取出,筛去砂子,放凉后除去毛即成。骨碎补性温,味苦,具有补肾、活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斑秃等症。市场上有以骨碎补科植物石蚕的干燥根茎冒充骨碎补,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骨碎补
外观呈扁平长条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15厘米,宽1~1.5厘米,厚0.2~0.5厘米,表面淡棕色至暗棕色,密被细小鳞片,黄棕色至棕色,柔软如毛,用火燎过则残留鳞片成棕色至深棕色,两侧及上表面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痕;体轻、质硬而脆[8u58药材网www.8u58.com],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红棕色,有黄白色散在的维管束,成圆圈状排列;闻之气微,口尝味淡,微涩。
伪品石蚕
其长长的根状茎上密被绒状披针形的灰色鳞片,鳞片长约7毫米,宽1毫米,基部圆盾形,淡棕色,中部颜色略深,根茎常自然弯曲,长3~9厘米,直径0.3~0.5厘米,形如狼尾,因而又称狼尾山草,比真品细且小,表面棕褐至深褐色;闻之气香,口尝味咸涩。
临床报道,骨碎补水煎液有防治链霉素毒性及过敏反应的作用,对反应中的头痛、头晕、口唇及舌尖麻木等症状疗效较好,还用于治疗阑尾炎,效果显著。外用治鸡眼显效,而伪品石蚕既不与骨碎补为同科植物,又不具备骨碎补的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骨碎补药用。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骨碎补,别认为它是某种动物的骨头,其实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只因能够治疗折伤得名。骨碎补的药理作用;促进骨损伤愈合;降低骨关节病变;增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骨碎补煎剂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中药骨碎补功能补肝肾;中药骨碎补有活血、止血、续筋骨之功。骨碎补泡酒功效能够续筋接骨,补肾强骨。而白酒是辛温发散的,用高度的酒来泡骨碎补,通过
从未听说煅骨碎补。一是听错,二是被忽悠了。剩下的自看词条。
骨碎补一亩地产多少:人工栽培:生长缓慢、亩产100—200公斤。自然繁殖困难、可用分株法。骨碎补:中药功效分类:补益药、补肾强骨药、活血止痛药、跌打损伤。别称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飞天鼠、牛飞龙、飞来风、毛姜。(学名:DavalliamariesiiMooreexBak.)是骨碎补科,骨碎补属附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
破故纸30,川断30,枸杞50,当归15,金毛狗脊30,杜仲15,骨碎补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