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丹参为害植株根部。受害植株细根先发生褐色干腐,逐渐蔓延至粗根,逐渐扩大到整个根系。根部被害后发生湿腐,外皮呈黑色,地上部发病初期部分枝叶枯死,严重时整株枯死。丹参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造成一定损失如河北行唐丹参产区损失高达60%~80%。
发生原因
丹参根腐病的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在土壤或种根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源。在丹参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6~7月为发病盛期。植株过密、田间湿度大病害蔓延迅速,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因土壤带菌,丹参连作发病早,病情重,蔓延迅速。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以减少病原基数,降低发病率。
2、健康留种: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健壮无病的种根;不在发病的田块中留种,以减少病害。
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8u58药材网www.8u58.com],多施有机肥,增施磷肥、钾肥;雨季及时排除积水,注意疏松土壤,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每亩 1千克 7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细土 3千克 ,于下种时撒入穴内,有一定防治效果;插穗和芦头消毒,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插穗和芦头3~5分钟,晾干后下种;生长期施药,在丹参发病初期用杀菌剂在病株根周浇灌,可控制病害蔓延,常用的农药有50%灭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96%硫酸铜1000倍液,或3%农抗120水剂100~150倍液,每隔10~15天防治1次,连续3~4次。
丹参分根繁殖秋季收获时,选择直径0.7~1厘米粗、颜色紫红、无病虫害、发育充实的当年生丹参根作种根,湿沙藏至翌春。早春3~4月,将种根切成4~6厘米小段,按行距株距深度35厘米×25厘米×6厘米的规格,将切好的种根竖着放入穴中,一穴一段,大头朝上,切勿颠倒,覆土2厘米左右,不宜过厚,否则影响出苗。每亩用种根50公斤左右。用根段种植,开花晚,当年难收到种子,但根部生长较快,药材产量高。
我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部高寒地区以外,几乎各省、区、市均有分布,野生、家种都有。野生的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山西、山东、湖北、湖南、辽宁、江苏、江西、云南、贵州、甘肃、陕西;家种丹参主要分布在河北、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河南、山东、四川等地。主产于河北安国、抚宁等7县,天津蓟县,辽宁大连、新金等县市,上海崇明,江苏射阳、兴化等县。浙江嵊县、三门、宁海,安徽亳县、太和。山东莒县、平邑等县河南蒿县、卢氏等县湖北英山、罗田等县陕西洛南、商州甘肃康县、和政。四川中江、成都。云南丽江、永胜等县。
目前临床试验研究并没有具体记载哟,不过建议不要一起食用,以免发生药理反应,造成没必要的危险。由tb昌源三七掌柜回答:觉得满意请吧!
这个作用不大但药性很足,所以不建议用
丹参的最佳服用时间是在饭后,大家可以选择在早饭和晚饭以后服用,这样的话会更加的有利于吸收。如果是治疗三高问题上,可以将丹参+西洋参研磨成粉混合一起服用,这样的话吸收效果会更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