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楮实子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 fera(L.)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
【古代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用酒蒸(《雷公》)的方法。宋代有微炒(《圣惠方》)、“酒浸一宿蒸熟”(《总录》)等法。明代有单蒸、微炒(《普济方》)、酒浸蒸(《蒙筌》)、酒浸焙(《原始》)等炮制方法。清代则用酒蒸(《本草汇》)的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
1、楮实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2、炒楮实子:取净楮实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声、香气逸出为度,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饮片性状】楮实子略呈球形或卵圆形,稍扁,直径约1.5mm;表面红棕色,有网状皱纹或颗粒状突起,一侧有棱,一侧有凹沟,有的具果柄,偶有未除净的灰白色膜状宿萼;胚乳白色,富油性;质硬而脆,易压碎;无臭,味淡。炒楮实子颜色加深,有香气。
【质量标准】楮实子水分不得过9.0%,总灰分不得过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2%。
【炮制目的】楮实子味甘,性寒。归肝经、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清肝明目,利尿的功能。
生品能清肝明目,利尿消肿,补肝肾,强腰膝,常用于目暗不明,水肿胀满,腰膝酸软。炒后寒性减弱,并能提高煎出效果,适用于脾胃虚弱患者,亦可用于阳痿。
【应用选择】
1、生用
(1)明目: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视物昏花,可与枸杞子、女贞子、制首乌、菟丝子、密蒙花、熟地等同用,能滋阴补肾,养肝明目。亦可研细末,饭后蜜汤调服,治肝热生翳,有清肝明目作用,如楮实散(《仁斋直指方》)。《儒门事亲》用本品与荆芥穗、地骨皮共为末,炼蜜为丸,米汤下[8u58药材网www.8u58.com],治目昏难视。
(2)水肿:本品甘寒,既能滋阴,又能利水,用于阴虚水肿,浮肿尿少,兼有腰酸耳鸣,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者,可配伍生地黄、女贞子、桑椹、车前子等,能滋阴利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楮实丸用楮实子膏与茯苓、白丁香之细末为丸,内服,用于水气蛊胀。
(3)腰膝酸软:肾虚筋骨不健,腰膝酸软,四肢萎弱,常与杜仲、怀牛膝、续断、狗脊、肉苁蓉、枸杞子等同用,具有补肾气,强筋骨的作用。若偏于肾阴虚者,证见腰膝酸软,两足萎弱,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舌质红,脉细数,可与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杜仲、续断、龟甲等同用,能滋阴补肾,强健筋骨。
2、制用
(1)功用同生品,适于脾胃虚弱患者。
(2)阳痿:常与枸杞子、肉苁蓉、补骨脂、淫羊藿、韭子等同用,治肾虚阳痿。
【附】文献摘录:“酒浸一宿蒸熟”(《总录》)。
【总结】楮实子的炮制记载虽然较早,但方法简单,历代的方法归纳起来仅酒制、炒制、蒸制三类。其中酒制法各代均用,尤以酒蒸用得较普遍。近代则以生用为主,只个别地区保留了炒法。酒制法古代各个时期都用的原因可能是通过与辛温行散的酒共蒸后,楮实子寒性减弱,在补肝肾的同时,兼能通行经脉,治水肿和腰膝酸软的效果更佳,服用时间较长亦无伤脾滑肠之虑。
楮实子由于性寒,现在临床上很少用于阳痿,古人言本品能治阳痿,也并非有助阳作用,实因楮实子能补阴血,与补阳药同用而治阳痿有“阴中求阳”之意。若用于肝肾阴伤所致的阳痿则宜与滋阴补肾药同用。
能啊。实子,性寒,味甘。功能主治: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虚劳骨蒸、砂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功用主治滋肾,清肝,明目。治虚劳,目昏,目翳,水气浮肿。①《别录》:"主阴痿水肿,益气,充肌肤,明目。"②《日华子本草》:"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劳,助腰膝,益颜色。"③《本草汇言》:"健脾养肾,补虚劳
是一种植物。楮实子落叶乔木,高达10米。茎、叶具乳液;嫩枝被柔毛,后脱落,叶互生;叶片卵形,长8~18厘米,宽6~12厘米,不分裂或3~5深裂,先端尖,基部圆形或心脏形,有时不对称,边缘锯齿状,上面暗绿色,具粗糙伏毛,下面灰绿色,密生柔毛;叶柄长3~10厘米,具长柔毛;托叶膜质,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为腋生葇荑花序,下垂,长约5厘米,萼4裂,雄蕊4;雌
楮实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具有滋肾补阳、强筋健骨、清肝明目、利水消肿等,主要用于治疗水肿胀满、目生翳膜、腰酸背痛、头晕目眩等症状。另外,楮实子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比如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红色素等,经常进食楮实子还有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另外,楮实子还可以保护肝细胞预防肝损伤,楮实子对于腹腔有积液也可以很好的调治。
楮实子能消肿。楮实子是一种具有消肿利水作用的中药材,如果患者出现了皮肤水肿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量的楮实子搭配其他中药材熬汤服用,从而达到消肿的效果。在用药期间,患者需要严格的控制饮食,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等,否则会给药物的效果产生影响。同时患者需要严格的控制药物的用量,避免过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