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穿心莲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一见喜、榄核莲、春莲秋柳。
【药材历史考证】穿心莲原名春莲秋柳,其始载本草《岭南采药录》云:“草本。同一本有叶两种,春季所发叶似莲叶,秋季所发叶似柳叶。”《泉州本草》名一见喜,对其形态并无叙述,但据民间药名考证,应为本种。
【植物形态鉴定】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全株味极苦。茎直立,多分枝且对生,四方形绿色,节稍膨大。叶对生,具短柄或近无柄;叶片纸质,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12cm,宽0.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波状,上面光亮,深绿色,背面灰绿色,侧脉3~4对。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淡紫色,二唇形;花萼5深裂,外被腺毛;花冠唇瓣向外反卷,外面有毛,上唇二齿裂,下唇3浅裂,内面有紫色花斑;雄蕊2;子房上位,2室。蒴果线状长圆形,似橄榄核状,长约15mm,2瓣裂。种子多数。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cm.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开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极苦。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8u58药材网www.8u58.com],下表皮细胞较小,上、下表皮均有含圆形、长椭圆形或棒状钟乳体的晶细胞;并有腺鳞,有时可见菲腺毛。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贯穿于主脉上方;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呈凹槽状,木质部上方亦有晶细胞。
叶表面制片: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直径约至36μ,长约至18μm,较大端有脐样点痕,层纹波状,下表皮气孑L密布,直轴式,副卫细胞大小悬殊,也有不定式。腺鳞头部扁球形,4、6(8)细胞,直径至40μm;柄极短。非腺毛1~4细胞,长约至160μm,基部直径约至40μm,表面有角质纹理。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粉末约1g,加乙醇20ml,加热至沸,滤过,滤液加活性炭0.3g,搅拌,滤过。取滤液Iml,加二硝基苯甲酸试液与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鲁混合液1~2滴,即显紫红色;另取滤液1ml,加碱性三硝基苯酚试液1滴,逐渐显棕色;再取滤液1ml制氢氧化钾试液数滴,逐渐显红色,放置后变为黄色。
【生境分布】原产南亚。我国主要栽培于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江苏、浙江、江西、山东、云南、四川等省区也有栽培。
【采集加工】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能功用】苦,寒。归心经、肺经、大肠经、膀胱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内服:6~9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小宝宝病情发展的快,不要在家自行用药,如果精神也差,要赶紧送医院,拉肚子也是需要补液治疗的。祝您宝宝早日康复!
穿心莲全草尚含14--去氧--11--氧化穿心莲内酯、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另据初步分析,还含甾醇皂甙、糖类及缩合鞣质等酚类物质。
喜炎平主要有效成分为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属于植物提取。喜炎平主要有效成分为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具有解热、抗炎、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灭活作用,对呼吸系统感染疗效显著。植物提取物行业是最近10年发展起来的,是兼于医药、精细化工、农业行业之间的一个边缘行
棉铃虫为鱗翅目夜蛾科昆虫。以幼虫咬食果荚,先从果壳咬一孔洞,再钻入荚内把种子食光。
穿心莲黑茎病又叫青枯病。它是由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引起的茎部病害。成株发生,发病时植株在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出现长条的黑斑,并向上下扩展,使茎杆柚缩变细,叶色黄绿,叶片下垂,边缘向内卷,剖开病茎,可见组织变黑,严重时整株枯死。
穿心莲在每年9~11月当穿心莲果皮由青变黄色,50%变紫红色时种子已近成熟,应分期分批采收。过早,种子不成熟,过迟,种子脱落,很难收到种子。果实采回后,放阴凉通风处后熟几天,待果壳开裂 ,种子弹出,收集种子晒干,装入布袋中贮藏于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