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蟾蜍的药用价值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全身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药材。
1、蟾酥: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蟾酥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之功。主治疔疮发背、无名肿毒、咽喉肿痛、龋齿痛、小儿疳疾、心力衰竭等。用量0.01~0.03克,外用适量。
2、干蟾皮: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尸体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3、蟾衣:蟾衣是蟾蜍自然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中医认为蟾衣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之功效,广泛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认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质及蟾蜍毒素,具有强心、升压、抗炎作用,蟾毒配质还有较强的麻醉作用。科研人员发现蟾衣还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神奇功能,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肝炎、带状疱疹、肝腹水、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疑难杂症。
此外,蟾蜍的头、舌、肝、胆均可入药;同时蟾蜍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还是营养丰富的保健佳肴。
蟾蜍的作用功效
1、能治外阴溃烂、恶疽疮,疯狗咬伤。能合玉石。又治温病发斑危急[8u58药材网www.8u58.com],去掉蟾蜍的肠生捣食一两只,没有不愈的,还可杀疳虫,治鼠瘘和小儿劳瘦疳疾,面黄,破腹内结块。
2、主治祛邪气,破结石瘀血,痈肿阴疮。
3、肝治毒蛇咬人,牙入肉中,痛不可忍。将肝捣烂后敷患处,立出。
4、胆治小儿失音不语,取胆汁滴在舌头上,即愈。
蟾蜍的药用附方
1、治蝮蛇咬伤:取活蛤蟆一只,将其捣烂后敷患处,可拔蛇毒。
2、治狂犬咬伤:吃蛤蟆肉,或者将它烤熟食用。
3、治小儿疳积腹大,体黄消瘦,头生疮结成麦穗状:将立秋后的大蛤蟆,去掉头、足、肠,用清油涂后,放在阴阳瓦内烤熟食用,连吃五六只,疳积自下,一月之后恢复健康妙不可言。
4、治小儿泄痢:将蛤蟆裹好煅烧,同黄连各二钱半,青黛一钱,研末,加麝香少许,和匀敷用。
蟾衣是经过专门处理的药用的蟾蜍皮肤,蟾皮则是未经过专门处理的皮,不太适合药用。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请左键点击我的答案后,点击““按钮,以示尊重我的劳动和爱心。请不要点击大拇指称赞敷衍我。
蟾蜍俗称癞蛤蟆,指两栖纲、蟾蜍科的动物。蟾蜍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对农作物有益。蟾蜍会通过吸气,让身体膨胀起来,并用四条腿把身体撑起来,来威慑攻击者。
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蟾蜍俗称癞蛤蟆,它不仅是捕食害虫的田园卫士,而且还能向人类提供治病良药,又是一道营养丰富的食用动物,其肉质比青蛙还细嫩鲜美,在我国上海及浙江地区每年上市食用量超过青蛙,因为它是一种经济价值相当高的药用兼食用动物。蟾蜍 (癞蛤蟆 )全国均有分布 ,以中华蟾蜍和黑眶蟾蜍为体大 ,价值高 ,品种优良。
蟾蜍也叫疥蛤蟆、癞蛤蟆、蛤蟆,你知道蟾蜍到底有没有毒吗?其实生活中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大蟾蜍,俗称癞蛤蟆,这种动物因为在皮肤上十分的粗糙,背面上也是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关于蟾蜍有没有毒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