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半夏的副作用则体现在其对口腔、喉头、消化道黏膜有强烈刺激,表现为口舌咽喉痒痛麻木、声音嘶哑、言语不清、流涎、味觉消失、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喉头痉挛、呼吸困难、四肢麻痹、血压下降、肝肾功能损害等,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对动物遗传具有损害作用,妊娠期呕吐慎用。此外,久服半夏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血尿。所以我们在平时就要有这个意识,控制好服用药物的量,最好要在中医的指导下正确的使用。
半夏相关方剂
功效作用:清热化痰,宁心定悸。主治痰热扰心所致的心悸、胸闷、心烦、易惊、口干口苦、失眠多梦、眩晕、脉结代等症。适用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轻、中度室性过早搏动见上述症状者 。
功效作用:养阴益气,利咽喉。适用火逆上气,咽喉不利、干咳咯痰。
功效作用:保胎。主妇人胎前诸症。凡感受风寒暑湿,或妊娠之初,头目昏晕,肢体沉重,憎闻食气,好食酸咸,恶心呕吐,或心烦躁闷[8u58药材网www.8u58.com],或咳嗽,或痢,或泻,或寒热往来;或胎中有水,面目身体脚膝肿胀,足指出水;或痰迷发搐;或胎气不和,逆上痛胀;或胎气壅塞,小便淋痛;或肾虚腰痛,或带下腰酸;或胎漏,或胎动下血;热病护胎;孕妇转脬;或小便不通,大便不通,一切闪挫。
功效作用:舒筋活血,祛风化痰。用于筋骨软弱,手足麻木,腰背疼痛,行走艰难。
功效作用:泻肺利水,清热宽胸。主治:恶性胸水。
没有什么副作用,主治咽喉部的不适感,如有炙脔意思是咽喉部就像有一块烤肉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类似于现在所说的梅核气、慢性咽炎等疾病,中医辨证为痰气互结。具有降气化痰、开郁散结的作用。其中半夏、茯苓、生姜为小半夏加茯苓汤,是治疗脾胃水湿停聚上逆而呕的病症,为方中主药,可以降气化痰;厚朴燥湿消痰
半夏属天南星科草本,药用地下球茎,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的功能,对治疗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嗽、痰多、头痛不眠等有很好的效果,用量大,也是常年出口大宗品种,具有很高的种植前景!
旱半夏种子繁殖种子的在地时间较长,约需3-4年,而块茎种球繁殖则隔年或当年就可产出成品,所以旱半夏的生产多采用异地采种,种球繁殖。家种旱半夏宽度间隔仅1cm左右,当地亩用鲜种球500公斤左右 ,亩产量高过400公斤干货。
半夏种子一般贮藏3个月平均发芽率为81.59%,贮藏6个月平均发芽率为81.42%,贮藏9个月平均发芽率为80.67%,贮藏12个月平均发芽率为80.50%,贮藏15个月平均发芽率为79.67%。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发芽率呈缓慢下降趋势,贮藏15个月后,发芽率比贮藏3个月只下降1.92个百分点,说明半夏种子贮藏15个月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可以贮藏更长时间。
覆盖草或麦秸能够预防半夏倒苗,相对延长半夏生长期,使光合产物在块茎中积累较多,增加产量。夏季高温时,在半夏叶面喷施适当浓度亚硫酸茎钠,能抑制半夏的呼吸作用,延迟倒苗而增产。
半夏病毒病(缩叶病)为马铃薯Y病毒组的芋花叶病毒Dasheen Mosaic Virus, 既DMV。主要是由于半夏种茎带病毒或蚜虫等昆虫传播病毒。多在初夏、高温多雨、发生蚜虫等情况下发生并蔓延。半夏植株发病后,正常生长的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的斑,使叶片变成花叶,皱缩扭曲,上卷,植株矮化畸形,生长不良。此病也可使半夏在储藏期间造成大量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