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病毒病(缩叶病)为马铃薯Y病毒组的芋花叶病毒Dasheen Mosaic Virus, 既DMV。主要是由于半夏种茎带病毒或蚜虫等昆虫传播病毒。多在初夏、高温多雨、发生蚜虫等情况下发生并蔓延。半夏植株发病后,正常生长的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的斑,使叶片变成花叶,皱缩扭曲,上卷,植株矮化畸形,生长不良。此病也可使半夏在储藏期间造成大量腐烂。
半夏病毒病(缩叶病)的防治方法
(1)选择无病的地块和区域种植;严格筛选半夏良种。
(2)施用经发酵并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追施磷钾肥。
(3)及时彻底消灭或预防蚜虫等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4)半夏出苗后,要连续喷洒40%的乐果或80%的敌敌畏1500倍,7天一次,连喷3次。
(5)发病初期,用病毒清、克毒威、毒霸等新型低毒、低残的药剂治疗,3天一次,连治疗三次。
半夏生根壮苗剂什么时候用最好?半夏种球下地两周左右未出苗之前,人工除草一次。待种苗出土百分之八十左右,打农药多菌灵、代森锰锌、生根壮苗剂,每周一次连续三周。
半夏块茎腐烂病在高温、雨季、土壤湿度长时间过大、块茎和珠芽的膨大期发生。病菌侵染半夏块茎的初期,块茎的周边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此斑点向四周迅速扩展,3—4天后,众多的病菌斑点联在一起,继续向块茎内部侵染,此时,半夏根系开始萎缩,地上部的叶片逐渐由绿色变黄、枯萎。一周后,半夏块茎呈圆水泡状,好似熟透了的葡萄,块茎内全是黑水,全株死亡,最后只剩下薄薄的外皮。蔓延的病菌会迅速侵染其它半夏块茎,短期内使整个半夏地块全部感染而腐烂,先烂大块茎,后向小块茎蔓延,最后只留下小于一厘米的珠芽。此病害也是目前人工栽培半夏最常见、难治疗、危害大、范围广的病害。
半夏块茎腐烂病防治方法
(1)注意选择良种。人工种植半夏,要选择抗病强、长势旺盛的半夏品种,如“狭三叶”、“柳叶形”等叶形的优良品种。
(2)播种前种茎进行消毒处理。用50%的多菌灵浸种12小时;5%的草木灰溶液浸种2小时;1份50%的多菌灵+1份40%的乙磷铝300倍液浸种半小时;300倍食醋、50毫升/升的高锰酸钾分别浸种,预防腐烂病并增产。
(3)严格选择土壤和地势。土壤必须是中壤土或壤土,确保滤水性好并透气;地势最好有10—25度的坡度,如地势平坦,须挖较深并密布的渗水沟。
(4)遇到连阴雨天气和土壤较湿润时,只要能下田中耕,要进行多种形式、多次的中耕松土,以打破土壤的板结层,使土壤中的有害气体排除,空气中的新鲜氧气进入,增加土壤和空气中的气体交换,这一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轻腐烂病的发生。并及时喷施杀菌药剂或撒施5公斤/亩生石灰粉。
(5)及时防治地下害虫蛴螬和地老虎。用新型菊酯农药,含50克/升氟氯氰菊酯EC,具有激活作用,可驱使害虫从洞穴中爬出,与药接触,并迅速作用与害虫的神经系统,使其中毒死亡,最近两年经实地大面积使用,防治效果100%。
(6)烂茎抢收。半夏生长的中后期,如遇到连阴雨天气和土壤湿度较大时,要勤检查半夏生长情况,如发现有部分半夏植株发生腐烂病,遇此情况,不管是否到刨收季节,均应及时果断抢收,不可拖延时日,否则,块茎腐烂很快,先烂大的,后烂小的,造成减产甚至绝产。紧急抢收的同时,把从湿泥中刨收的半夏块茎,应马上脱皮加工,因此时鲜块茎内部仍在腐烂,如不加工,大部分块茎会在1—2天后,还要烂掉,请不要大意。
在很多治疗日常的头疼脑热的中成药里面,都含有半夏这一种成分,可能大家注意的不太多,但是用半夏制成的药品数量的确不少,所以当前半夏的市场需求量也是很大的。但是半夏种植户也在逐渐增加。
种半夏赚钱吗?
半夏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在止咳化痰、降逆止呕、消痈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随着以半夏为原料的药品的开发和利用,导致半夏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由于半夏的种植技术较高,种植一亩半下的成本大约要达到4000元左右,所以市场上的半夏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预计半夏市场在3年内部可能饱和,但是建议初次种植者需慎重。
半夏种植的效益
半夏一般亩产量为150~200公斤,按市价每公斤40元计算,亩效益为6000元以上,若是土质肥沃,管理得当,亩产量可达250公斤以上,去掉种子15-20公斤的价钱是600元,利润在每亩5500元-9500元之间。旱半夏田间能套种玉米等作物,也可套种于果树林下,立体种植,效益更佳。
半夏种植的前景
近年来[8u58药材网www.8u58.com],野生半夏随着生态环境变化和大田除草剂应用,野生资源越来越少,部分地区甚至绝迹;人工种植因为半夏对条件要求严,种植管理中有一定技术含量,投资大,大部分药农不能掌握科学种植管理技术,在半夏生长期间,有一种块茎腐烂病,发生率很高,截止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www.8u58.com只能预防;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所以,半夏种植产量不稳定;半夏人工种植发展缓慢是整个中药材种植行业认可的事实。野生资源少,人工栽培跟不上,因此,近十年来货源一直紧缺。
半夏是止咳化痰药的主要原料,不能替代;另外半夏对肿瘤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以半夏做原料新开发抗肿瘤药越来越多。
半夏种植是用种球做繁殖材料的,也就是半夏鲜货,且用种量很大(甘肃西和每亩用种球300多公斤),可以计算,假如种植面积100亩,那么需要的种球数量就需要三十吨(科学用种量也需要十吨),市场上做用药的原料数量就少了;另外,种植下去的种球是否还能收获到300公斤,是个未知数。可想而知,如果半夏种植户都能有产量的话,半夏这个小品种早烂市了,早不值钱了。所以,半夏种植面积越大,用种茎越多,市场上货源就越少,价格就越高,年复年的恶性循环。
半夏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价格也会逐年升高,预计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半夏将继续紧缺,前景相当广阔,具备条件的药农可以作为一种事业和产业发展,造福后代,为国分忧。
半夏田间管理
栽培环境阴凉而又湿润,可延长半夏生长期,推迟倒苗有利光合作用,多积累于物质。因此,加强水肥管理,是半夏增产的关键。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追肥4次。
1、施肥:于4月上旬苗出齐后20天左右,每亩施入1:3的人畜粪水1000公斤;随时进行田间查管,发现杂草,应及时拔除,行间用条锄浅锄,深度2.5厘米左右,避免伤根。因半夏的根生长在块茎周围,其根系集中分布在12-15厘米的表上层,故中耕立浅不直深。
2、及时追肥:除施足底肥外,在生长中期,栽后70天左右,约在在5月下旬珠芽形成期施第2次肥,亩用30公斤油枯对水60公斤浸泡3~5天,用浸出液对1000~1500公斤清粪水追施,或硫酸铵10公斤对清粪水1000公斤追施。第3次于8月倒苗后,当于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重新长出新根时,用1:10的粪水泼浇,每半月1次,至秋后逐渐出苗;第4次于9月上旬,半夏全苗齐苗时,每亩施入腐熟饼肥2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尿素10公斤,与沟泥混拌均匀,撤于土表,起到培土和有利灌浆的作用。
3、培土:培土的目的是盖住珠芽,使珠芽在湿土内生根发芽,尽早形成新的植株,这是一项重要的高产技术措施。一般3月上旬前播种的,在6月初叶柄上的珠芽逐渐成熟落地,种子也陆续成熟并随植株的枯萎而倒地,所以6月10日前后应培土1次。亩用犁底层细泥200公斤左右,撒盖畦面,厚约1.5厘米,盖住球芽和种子稍加镇压。用犁底层细泥培土能减少杂草滋生,是提高半夏单产的有力措施。7月15日、9月10日左右各再培土1次。
4、灌溉排水:半夏喜湿润,怕干旱,如遇久晴干旱,应在下午6时后,上厢3/5持续半小时排除。若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避免因田间积水,造成块茎腐烂。
5、摘蕾:除需要种子繁殖以外,生长期抽出的花蕾应全部摘去,使养分集中于地下块茎生长有利增产。
当前半夏种植十分热门,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还有很多,但是随着人数的进一步增加,半夏的市场就会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一旦市场的需求得到满足,呈现饱和的状态,那么商品就必然面临降价和倾销。这样对于种植户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半夏于8~10℃的萌动生长,20~25℃为最适生长温度,30℃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时地上部分死亡,13℃以下时,半夏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半夏地下块茎耐寒能力强,0℃以下在地里能正常越冬,且不影响第二年发芽能力。
半夏猝倒病(烫叶病)在人工种植半夏中,是最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病原因正在研究观察中。在高温雨季、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最易发生,特别是在通风透光较差时,发病重。发病初期叶和叶柄上出现绿色不规则病斑,随即病斑色泽加深,患部变软,叶片似开水烫过一样,呈半透明状下垂,相互粘在一起。此病发病急,传染快,一经发现,很快蔓延,治疗麻烦。整个地块的土壤和空气中散发出很浓的腥臭气味。
半夏含半夏淀粉、生物碱、β-谷甾醇、葡萄糖苷等成分,具有镇咳、止呕、祛痰、促进胆汁分泌、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抗早孕等功效作用。但阴虚燥咳嗽、津伤口渴、出血症及燥痰者都不适宜服用半夏,否则会对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根腐病是半夏种植中主要的常见病害,在种植前对根茎进行处理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那么,种植户应该怎样做?怎样科学处理?
姜半夏15克,桂枝15克,甘草15克合在一起主要是止咳化痰平喘清热解毒功效!
在很多治疗日常的头疼脑热的中成药里面,都含有半夏这一种成分,可能大家注意的不太多,但是用半夏制成的药品数量的确不少,所以当前半夏的市场需求量也是很大的。但是半夏种植户也在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