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半夏茎腐病又叫猝倒病,主要危害半夏幼苗的地上或地下部分嫩茎,地上部染病苗出土后,在茎基部近地面处产生浅褐色水渍状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溢缩呈环状褐色斑,幼苗常倒伏死亡。湿度大时,生白色绵絮状菌丝。地下部染病苗出现基腐,常以病苗为中心向四周发展,造成幼苗成片倒伏死亡。
发病条件
半夏茎腐病的病原真菌镰刀菌和疫霉菌,均属土壤栖居真菌。能在土壤中长期营腐生生活。镰刀菌多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多种寄主的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疫霉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随有病组织在土里越冬。雨水飞溅和水流起主要传播作用。降雨频繁、局部潮湿等发病均较重。地有积水,半夏茎杆有伤口(虫伤、机械伤等),病菌即可侵染发病,造成腐烂。在半夏生长全过程均有发生。在赫章贵州半夏GAP基地,4月下旬~6月上旬是病害发生时期,以5月下旬~6月上旬发生扩展快,为害重。在赫章县药农连作地种植区和持续应用无性繁殖种球栽种多年的种植区,易发生病害[8u58药材网www.8u58.com],受害严重。田间虫伤或机械损伤可加重该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要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改良土壤。
2、播种前可用多菌灵500倍液浸种35分钟,对种茎进行充分消毒。
3、合理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必要时进行中耕,使土壤疏松,创造半夏生长发育良好的条件,使半夏向抗病方面转化。
4、在病害流行期及时摘除病株,清除病源,并用石灰消毒处理,防止再次侵染为害。
5、在半夏种植1年后必须轮作2~3年才能复种。
6、在发病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等灌施或喷洒防治。
半夏的功效作用还是有很多种的,比如可以起到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功效,同时对于人体还有着解毒的作用,以及止咳化痰,对于失眠的人群也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总体来说还是较好的。
出口半夏的商品质量要求较高。首先将初级加工后的鲜半夏再次过筛分级,一般要求一级为400粒/千克、二级为700粒/千克、三级为1000粒/千克,然后将分级后的鲜半夏分別倒入浓水中浸泡15分钟左右,戴上内棉外胶的手套,剔除霉烂、破碎、发喑的半夏,用手反复搓洗,揉搓至半夏表面洁白为止,捞出晒干或烘干。另外,如合同中允许用硫磺熏蒸的方可用硫磺熏蒸进行烘干。出口半夏的规格标准为:内外色白一致、粒圆整、无霉粒、无碎粒、无皮、无帽,其中特级为800粒/千克、甲级为900粒/千克~1000粒/千克、乙级为1700粒/千克~1800粒/千克、丙级为2600粒/千克~2800粒/千克、珍珠级为3000粒/千克以上。
半夏为天南星科药用植物,药用部位为块茎。于夏、秋两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因其毒性较大,多炮制后使用,依炮制方法不同分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
1、不能。2、半夏含有多种生物碱,对呼吸中枢系统、周围神经有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和胃肠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本品中毒时,见口干舌麻、上腹不适、口喉灼痛等,严重时可呼吸抑制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洗过半夏的污水不要流进稻田,半夏本身是一种药用植物,且污水还有有害成分较多,流入稻田会影响稻田的生长,甚至危害其果实的食用价值,因此洗过半夏的污水对水稻生长是有害的,水稻生长习性: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等诸多功效,那么,市场上常见的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旱半夏、水半夏的区别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