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等诸多功效,那么,市场上常见的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旱半夏、水半夏的区别有哪些?
植物来源不同
旱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都属于旱半夏的炮制品)
水半夏:为天南星科梨头尖属植物鞭檐梨头尖Typhonium flaglliforme (lodd) BL的干燥块茎。
炮制方法不同
旱半夏有四种常用炮制方法
清半夏:是生半夏用20%的白矾为辅料经过炮制而得。 姜半夏:是生半夏用生姜25%,白矾12.5%为辅料经过炮制而得。
法半夏:是生半夏用甘草15%,生石灰10%为辅料,经过炮制而得。
水半夏:仅有制水半夏一种规格。是生水半夏用生姜18%,白矾20%为辅料经过炮制而得。
外形特征不同
生半夏: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 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清半夏:其形同生半夏。但质脆,断面略呈角质样。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其形同生半夏。但表面棕色或棕褐色,质硬脆,断面淡黄色,常具角质样光泽。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的颗粒状。表面淡黄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 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水半夏:多呈斜矩圆形,上端有凸起的叶痕及芽痕,下端略尖似梨头,呈黄白色,角质状。微有麻辣感。
功效不同
生半夏:辛温有毒,生用对口腔、喉头和消化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致上述部位肿胀,疼痛,失音[8u58药材网www.8u58.com],流涎,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偏重于祛风,散瘀,消疖肿,多外用。内服用于治疗恶性肿瘤。
姜半夏:善于和胃止呕,祛寒痰,镇咳,蠲饮。
清半夏:长于清风痰,化饮,散胸痞,降逆止咳。
法半夏:温性低,长于祛痰止咳,除湿浊等。
水半夏:具有燥湿化痰止咳之功,但无降逆止呕之效。多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化痰止咳水半夏可代替半夏,用于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时水半夏不能代半夏用。
旱半夏与水半夏,虽来源相同或相近,但其加工炮制方法不同,临床运用有别,价格差别大,水半夏是半夏的伪品,在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使用环节中绝不能统称为“半夏”,绝不能混淆、代用,唯利是图,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为准绳,准确定名,辨证运用,合理定价,才能确保临床运用安全有效。
半夏相关方剂
功效作用: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功效作用:化痰活血,熄风通络。用于缺血性中风(轻型脑梗塞)中经络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头晕、脉弦滑。
功效作用:痰核生在下体,兼湿热者。
功效作用:胁痛、每日至夜身热,或阴虚发热。
功效作用:健胃消食,理气止痛。用于胃肠虚弱,消化不良,胸膈满闷,腹痛呕吐,肠鸣泄泻。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等诸多功效,那么,市场上常见的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旱半夏、水半夏的区别有哪些?
覆盖草或麦秸能够预防半夏倒苗,相对延长半夏生长期,使光合产物在块茎中积累较多,增加产量。夏季高温时,在半夏叶面喷施适当浓度亚硫酸茎钠,能抑制半夏的呼吸作用,延迟倒苗而增产。
中药材半夏一般在春季2-4月播种,根据南北地区气候的不同,在南主地区,种植半夏适宜二月份进行.在北方地区,半夏种植时间应往后推,四月份至五月份种植半夏最适宜。半夏是浅根作物,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除盐碱地、砾土、重黏土之外的土壤均可种植。
青枯立克:中草药制剂,具有安全性高、传导性好、作用广谱、营养复壮等特点,
半夏种植时间是三月至四月之间,种植能否成功半夏种茎是关键,特别要注意的是,从外观形态上半夏、天南星、水半夏是很相似,不要买错半夏种茎种错药,白费精力,又赔钱。在半夏种植或购买半夏种茎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半夏在华南,华北地区广泛分布,西藏也有分布,具有的功效多,药力好,是一种种常见的中药,但是半夏是有毒的,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特别注意,下面我们就半夏的毒性和大家探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