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种植过程中能否重茬?猪苓不能重茬种植,一般需要间隔3~5年的时间,连续多年种植同种作物,会使植物偏好的营养元素缺失(尤其是微量元素),也会使植物不喜或有害的元素富集。
猪苓种植3年亩产量是多少?猪苓连续两年栽种后需要换茬轮作,一般情况下栽种后3年采挖,生长三年的大概能产1200-1500公斤鲜货,折干货600公斤左右,产量高的可达750公斤。也有生长4年采挖的。
种植两年的能不能采挖?
不行,生长两年的猪苓,挖出来太嫩,晒干后颜色发黄白色,产量也不高。
猪苓种植几年收获:利用蜜环菌菌种或菌种进行人工栽培猪苓时,一般3—4年即可收获。
猪苓的采收标准
开穴检查,黑猪苓上不再分生小(白)苓或分生量很少,甚至猪苓已散架时,可及时予以挖出。如果蜜环菌菌材的木质较硬,或实用的椴木较粗,可以只收获老苓、黑苓及灰苓,留下的白苓继续生长,如因椴木已被充分腐解、不能继续为蜜环菌提供营养,则必须全部起出,重新进行栽培。
猪苓的采收时间
猪苓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份或11月份前后[8u58药材网www.8u58.com],最好在成熟或休眠期,应选择晴好天气,并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方可,注意尽量不要在雨、雪天采收,以防冻伤损坏。
猪苓采后的处理方法
收获后的猪苓,首先必须进行分级,猪苓可直接用于无性栽培播种。老苓、黑苓则按其个体大小分级,利于统一安排加工:其次讲黑苓用清水冲洗,讲不慎采挖破损的黑苓用作分离菌种,个体完整无损的,则用于晒制加工,根据温侯状况一半晒5—10天即可晒干,使含水率达10%--12%时,即可作为商品出售或保存。
据猪苓种植相关技术人员介绍:猪苓下种量大,产量就高些,因为栽种下去的种苓不一定都生长。有人一窝用密环菌4瓶,有人用6瓶,种苓1.5公斤。2018年密环菌1瓶2.3元,种苓15元每公斤,一窝密环菌种苓成本费36元左右,如果加上木棒和人工,成本价接近50元。
利用蜜环菌菌种或菌种进行人工栽培猪苓时,一般3—4年即可收获。猪苓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份或11月份前后,最好在成熟或休眠期,应选择晴好天气,并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方可,注意尽量不要在雨、雪天采收,以防冻伤损坏。
茵陈四苓散是一种中药方剂,是由中药茯苓、猪苓、白术、泽泻组成,是一种祛湿药物,建议用温开水送服,每次服用六克,一天两次。茵陈四苓散可以健脾除湿,对于脾虚湿阻、小便短赤、大便溏泻,舌苔白的症状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临床上对于肝硬化腹泻,特发性水肿,慢性盆腔炎的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健脾利湿、补中益气。
一个健脾利湿一个利水渗湿。两者就不一样了。猪苓味甘、淡,平,归肾、膀胱经,能祛膀胱火。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从归经上看也不同啊。
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猪苓为多子L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该药材形似猪屎状,与茯苓同类且功效相似,故名猪苓。
一般在3月下旬,表土层5厘米处温度达到8-9℃时,菌核开始生长,菌核体上萌发出许多白色毛点,随着气温的升高,毛点不断长大变厚,形成肥嫩有光泽的白色菌核,逐渐向地表生长。8、9月地温达12-20℃时,菌核生长进入旺盛期,体积、重量迅速增加。菌核色泽从基部到中间由白变黄。此时如遇连阴雨天,空气湿度增高,部分菌核生长出子实体,开放散出孢子。随着地温下降,子实体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