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别称野猪粪、地乌桃、粉猪苓等,为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植物猪苓的菌核,入药有利小便、渗湿的功能,近年来发现还发现有抗癌作用,在我国分布较广,河北、山西、河南、辽宁、吉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省均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猪苓高产种植技术吧!
生长特性
猪苓喜肥沃湿润、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萌坡熟地在地面下5厘米温度8~9℃时开始生长,15~20℃时生长最适,25~30℃菌丝停止生长,进入短期休眠或者长出子实体,度过不良环境以孢子繁衍生息。秋末冬初,地面下5厘米,温度低于8℃又进入冬季休眠期。一年中4~6月和9~10月为猪苓菌丝的活跃生长期。
栽培备料
猪苓种植选择栎类,桦树,槭树,枫树、赤杨、桑、柳等多种材质坚硬的阔叶树木锻,直径10厘米左右,锯成长60厘米,晾晒10~15天,使含水量70%左右,然后将其每隔3~5厘米,按品字形打三行孔,将猪苓菌种塞满孔内。
选地整地
猪苓种植应选择湿润,通透性能良好,土壤含水量30~50%微酸性的砂质壤土。坡向以西南或西北向的二阳坡为好,坡度在20~30度之间。地选好后,顺坡挖窖培育,窖深50厘米,长和宽各70厘米。
栽培时间
猪苓的栽培时间最好在春季3~4月或秋季7~8月,这时猪苓正度过休眠期进入生长期,密环菌也处在生长期,两者可相互建立良好共生关系。
下窖培育
将窖底挖松7~10厘米[8u58药材网www.8u58.com],放入1/3的腐殖质土,整平后,铺一层浸湿的干柞叶,将猪苓菌棒平放在树叶上,间距6~10厘米。棒与棒之间放一些蜜环菌枝,然后将蜜环菌栽培种撒在树叶树枝上。。将小猪苓紧贴在蜜环菌棒旁。然后填充腐殖土,轻轻压紧,不留空隙,松紧适度,不要压得太实。最后,覆盖细土10~15厘米,窖顶盖枯枝落叶,稍高出地面,使呈龟背形,以利排水。
栽后管理
猪苓培育不施肥、不除草,让其保持野生状态,但要经常保持窖土适当湿润,防止人畜践踏和鼠害。也不要任意翻看,以免破坏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
采收加工
猪苓多年生习性,一两年内产量不高,栽培三四年才是繁殖旺盛时期。收获中要注意表面土层中的菌核,全年都可以采收,以夏秋季采收为好。色黑质硬的称为老核,这就是商品猪苓,也就是第一代第二代猪苓。在收获时要去老留幼,将已收获的猪苓菌核去杂刷洗,弄得干干净净,然后在日光下自然晾晒,干后即可装运销售,用麻袋或竹箩装,放干燥处保存。
一般在3月下旬,表土层5厘米处温度达到8-9℃时,菌核开始生长,菌核体上萌发出许多白色毛点,随着气温的升高,毛点不断长大变厚,形成肥嫩有光泽的白色菌核,逐渐向地表生长。8、9月地温达12-20℃时,菌核生长进入旺盛期,体积、重量迅速增加。菌核色泽从基部到中间由白变黄。此时如遇连阴雨天,空气湿度增高,部分菌核生长出子实体,开放散出孢子。随着地温下降,子实体很快
猪苓别名野猪苓、猪屎苓、鸡屎苓。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多孔菌属。猪苓含有猪苓多糖和麦角甾醇等。以菌核入药。有利水、渗湿等作用,近年发现其对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
1、主治功能不同:滋阴除湿汤的主治功能:治鹳口疽初起,朝寒暮热,日轻夜重,状如疟疾猪苓汤:治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及少阴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2、配方不同:滋阴除湿汤川芎当归白芍熟地各3克柴胡黄芩陈皮知母贝母各2.4克泽泻地骨皮甘草各1.5克猪苓汤: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各9g]
猪苓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子实体幼嫩时可食用,味道十分鲜美。其地下菌核黑色、形状多样,是著名中药,有利尿治水肿之功效。
猪苓的功效主要是利水除湿。如果患者出现了排尿困难、肢体肿胀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猪苓这种中药材进行治疗,从而使肢体肿胀、排尿困难的症状有所改善。患者在用药期间,还需要严格的控制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需要严格的控制药物的用量,避免过量服用,否则可能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猪苓为我国常用的菌类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其味道鲜美,药用价值较高,在我国各地广有种植。那么,种猪苓一亩地收益多少?猪苓种植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