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仙茅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石蒜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的干燥根茎。李时珍释其名曰:“其叶似茅,久服轻身,故名仙茅。”
【药材历史考证】仙茅的始载本草为《雷公炮炙论》。《本草图经》曰:“今蜀川、江湖、两浙诸州亦有之。叶青如茅而软,复稍阔,面有纵理,又似棕榈。至冬尽枯,春初乃生。三月有花如栀子黄,不结实。其根独茎而直,旁有短细根相附,肉黄白,外皮稍粗,褐色。”并附有“江宁府仙茅”图。《本草纲目》曰:“四五月中抽茎四五寸,开小花深黄色,六出。”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仙茅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状,直径约1cm,垂直向下生长。叶基生,3~6片;叶片线形至披针形,长10~90cm,宽5~25m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或近无柄。花茎长6~7cm,大部分藏于鞘状叶柄基部之内,被毛;苞片披针形,长2.5~5cm,具缘毛;总状花序多少呈伞房状,通常具4~6朵花;花梗长约2mm;花被裂片6,黄色,长圆状披针形,长8~12mm,宽2.5~3mm;雄蕊6,长约为花被裂片的1/2,柱头3裂;子房狭长,顶端具长喙。花果期4~9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10cm,直径0.4~1.2cm。表面棕色或褐色,粗糙,有细孔状的须根痕及横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灰白色或棕褐色,近中心处色较深。气微香[8u58药材网www.8u58.com],味微苦、辛。
【药材显微鉴定】横切面:木栓细胞3~10列。皮层宽广,偶见根迹维管束,皮层外缘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柬周木型及外韧型,散列。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黏液细胞,类圆形,直径60~20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长50~180μm。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仙茅苷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一甲醇一甲酸(1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铁氰化钾-2%三氯化铁溶液(1:1),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生境分布】生于山林中、草地及荒坡上。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须根,洗净,干燥。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能功用】辛,热;有毒。归肾经、肝经、脾经。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用于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痹,阳虚冷泻。内服:3~9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防霉,防蛀。
仙茅主要原产我国南部各省,越南、印度等地也有,野生于平原荒草地向阳处,或混生在山坡茅草及芒箕丛中。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冬季地上部分枯萎,不耐寒,稍耐旱。那么,仙茅怎么种植?一起来了解下仙茅的种植技术。
治疗范围较广,单从方子上看,可以治疗因精血亏虚引起的肾阳不足,可以壮阳补肾。
建议:、酒仙茅:取净仙茅用黄酒拌匀,润透后,置锅内微炒至干,取出,晾干。(每仙茅100斤,用黄酒10-20斤)2、《雷公炮炙论》:凡采得(仙茅)后,用清水洗令净,刮上皮,于槐砧上用铜刀切豆许大,却用生稀布袋盛,于乌豆水中浸一宿,取出,用酒湿拌了蒸,从巳至亥,取出暴干。3、《海药本草》:仙茅,用时竹刀切,糯米泔浸。[3]功能主治温肾阳壮;祛除寒湿。主阳萎精冷;
吃仙茅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1、能够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患有肾阳虚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使用仙茅来治疗由于肾阳虚所引起的尿频尿急、遗尿漏尿、阳痿遗精等相关症状。2、能够起到祛风除湿的功效,特别是患有风湿骨痛的患者,可以使用适量的仙茅来缓解腰酸腿疼、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肢体麻木等相关症状。3、处于更年期的女性,也可以服用仙茅治疗更年期所引起的症状。
仙茅炖肉:原料:猪肉(瘦)500克,仙茅15克,金樱子15克。制作:1.猪肉洗净后切块。仙茅、金樱子洗净,捣碎,用纱布包好。2.仙茅、金樱子与猪肉一起加适量水,置文火上炖煮至肉熟烂。用法:吃肉喝汤。功效:补虚养身调理、补阳调理、壮腰健肾调理、耳鸣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