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什么时候买苗什么时候种植?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生姜是药食两用的经济作物,具有栽培容易、产量高、价格高等特点,但是生姜在生产上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容易感染多种病毒病,使生姜品质变差,叶子皱缩,生长缓慢,一般减产30%~50%。应用生物技术中热处理分生组织脱病毒技术,可获得生姜优良品种的无病毒苗,其增产效益十分显著。

一、生姜热处理分生组织培养脱病毒技术植物脱毒一般采用热处理培养箱在35~38℃条件下持续对种苗处理5~6周,使病毒钝化失活。但由于热处理要求条件高,处理时间长,苗数少,成本高,而且只能去掉部分病毒,在生产上难以应用。采用改良热处理结合分生组织培养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即把切取的生姜芽洗净后先经过高温热处理,杀死部分病毒,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对经过处理的材料在解剖镜下解剖,切取分生组织尖端0.2~0.3毫米生长点,迅速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中,不久即产生丛生芽及绿苗,再将绿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20天后待根长2~5厘米时即可炼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此脱毒苗可提供良种繁殖基地繁殖出大量的脱毒原种苗。

二、脱病毒生姜的增产效果去病毒生姜苗生长快,长势旺,抗病,耐高温,抗寒及抗其他逆境能力强;生姜色泽鲜黄,均匀整齐,辣味浓,品质好;产量高,在生产上去病毒苗比原品种增产50%以上,一般每亩产量达5000千克。脱病毒苗在生产上应用3~5年后随着生产过程中感染病毒程度加重,需要换用新的脱毒苗。为了促进和有效地保证这一高新技术在生产上的示范推广,各供销系统、农业、多种经营部门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中,应建立生姜脱毒苗的三级良种繁殖体系,逐步实现生姜生产脱毒化,从而大幅度提高生姜的产量和品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姜为无性繁殖作物,在长期的营养繁殖过程中,体内侵染并积累了多种病毒,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抗逆性减弱,引发多种病害发生,每年给姜农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实现脱毒化栽培,可改善生姜品质,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姜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

1.精细整地,配方施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良好、微酸性的土壤,首先进行土壤消毒,深翻土壤并曝晒,使其风化疏松。亩施石灰100~150千克或敌克松1000倍液消毒。结合整地,每亩撒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2500~3000千克,生物菌肥2000千克作基肥。{金满田生物菌肥是目前生产的首选}

2.精心选种,适期早播。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脱毒姜种。播种前30天左右(地膜生姜在“惊蛰”前后),从井窖内取出脱毒种姜晒种催芽。播种前7天,冲去泥土,选晴天翻晒种块1~2天,使生姜表皮变干发白后,选择块大、皮色好的姜块放入垫有稻草的箩筐内,头朝内,尾朝外一层层放好,盖草帘或稻草,用绳子扎紧,置于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姜种堆放高度不超过80厘米,保持筐内湿润,催芽温度要控制在21~25℃。20天后幼芽长1厘米时取出,切成小块,每块有1~2个芽[8u58药材网www.8u58.com],伤口用金满田菌肥蘸后播种。每亩用种150~200千克。生姜经过催芽或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在4月初播种,比常规播种期提前15~30天,以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盖膜前应用除草剂对水喷施,防膜下杂草。适当稀植可提高单株产量,促使姜块大而整齐。播种方式有如下几种:

①高畦栽培。将土地平整后开沟做畦,畦宽1.2米,沟宽30厘米,每畦均匀纵开3条种植沟,施入底肥与土壤混合后,按株距20厘米播种,每亩栽6000~8000株。这种方法在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采用。

②条垄栽培。将土地深翻耙平,不做畦,按50厘米的行距开种植沟施底肥,与土壤混合,按18~20厘米的株距播栽,以后培土做成垄。此法适宜于地下水位低、通风透气性较好的梯田或斜坡地。

播种后覆盖5~6厘米厚的细泥土,使其尽快出苗。利用阳棚种植生姜,播种期可比露地提前1个月,而且播种后出苗快,出苗齐,生长期长,有利于高产。利用阳棚薄膜在后期覆盖保护,收获期可延长15天,也有利于增产。

3.科学管理,促进生长。生姜是遮荫植物,性喜阴湿、凉爽,忌高温烈日,可在播种后20天快出姜苗时采用遮阳网遮荫,也可每隔4~6行姜苗种植双行错窝春玉米,利于遮荫和田间管理。

①出苗期。生姜出苗达80%时,结合浇水(视墒情5~7天浇一次水),及时拔除杂草,中耕1~2次。

②幼苗期。此期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左右为宜(即有湿润感),苗高10~15厘米时追施提苗肥,亩施尿素10~15千克;苗高30~40厘米有1~2个分枝追施壮苗肥,亩施复合肥15千克或干猪牛粪250千克、草木灰75千克(或钾肥10千克)。

③旺盛生长期。结合追肥、可以用蛋白多糖液肥浇水,进行培土,每隔15~20天培土一次,共培土3~4次,将栽植平行变成垄行。视墒情每4~6天浇一次水,苗高50厘米、3~4分枝时第二次追肥,亩施硫酸钾30~40千克和生物菌肥{金满田菌肥}1000千克,在苗边10厘米处开沟施,然后进行培土,即将行间土培于植株边,每次培土5~6厘米厚,并拔除杂草。根茎膨大期进行第三次追肥,结合亩施硫酸钾肥和生物菌肥50千克。

4.延时收获,提高产量。大田收获嫩姜在8月初采收,老姜最佳时期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植株地上部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采收。种姜在6月中下旬,植株有4~5张叶片时采收。

5.防治病虫害。在病虫害防治适期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①姜腐烂病(姜瘟)。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灌根,每窝灌0.5~1升。在姜瘟发生前期用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80%代森锌800倍液喷雾或灌根,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在病株窝内及其四周撒施石灰消毒。②姜炭疽病。炭疽病多发期到来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叶面喷施预防;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乳油1000倍液,间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③姜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施修宁500倍或龙克菌800倍,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④姜螟。叶面喷施甲维盐1500倍+新买灵3000倍,7~10天喷一次,共喷2次。

6叶面喷施。叶面喷施99植保,可以提高大姜的抗病能力,提高大姜的品质。

生姜怎么保存、要晒干吗?

一、细砂土保存法1、这个需要朋友准备的是家里不用的盆器和细沙土,然后就是吃剩下的生姜(记住不是切好的,而是出去吃的剩下的整块的)。2、要做的就是把沙土防止到盆子中,大概到盆子的一半最为合适(也可以三分之二),因为剩下的一半还有其用处。3、这一步要做的就是把沙土弄得潮湿一点,就像从地里挖出的土一样,潮却不湿最为完美,这个方法就是用喷花的壶,一边喷一边用手翻匀,完成以后只要把剩下的姜放到上面就完成了,

查看详细

柴胡黄芩党参灸甘草半夏生姜大枣是治什么的?

这是在1800多年成书的我国第一部临床床医书,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伤寒论》的名方。这是中医从业人员人尽皆知的一个方剂。方名:小柴胡汤。该处方的功效是:和解少阳。原方主治:1伤寒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及口苦咽干,目眩等症。舌苔簿白,脉弦细。2治妇人热入血室。经水适来,寒热发作有时。后世还用此方治疗疟疾、黄疸而见少阳病者。应用要点:此方以往来寒热(冷一阵,热一阵)胸胁满闷和

查看详细

冷库怎样储存生姜?

 收获初期的姜脆嫩,易脱皮,应在20~25℃的较高温度下先贮放30~40天,使根茎逐渐老化不再脱皮。剥除的茎叶疤痕逐渐长平,顶芽长圆,这个过程称为愈伤,通过愈伤可以提高姜的耐贮性。贮藏入生姜保鲜冷库应该是充分长成熟的根茎,一般在霜降至李东间收货。应该在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收获,但要避免在晴天烈日下收获,以免日晒过度,一般要求姜块不带泥,采收后在田间稍加晾晒,但不宜在田间过夜。 

查看详细

生姜良种繁育的作用是什么?

生姜为无性繁殖作物,其生长过程未经过有性世代,因而生命力不能更新,表现生活力下降,病虫害逐年加重。据在生姜主产区田间调查发现,姜瘟病、根结线虫病、结群腐霉软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病地块高达60%左右,病株率一般5%~20%,严重者可达50%。由于目前生姜生产田与留种田不分,致使病菌在姜种及田间连续繁殖,严重威胁后茬生姜的生产。因此,建立生姜良种繁育体系,实现生姜繁种田与生产田的分离,可有效保障生姜良种繁

查看详细

盆栽生姜选用多大花盆?

工具生姜花盆土方法/步骤若生姜已发芽,这将发芽处切开【多切点生姜肉作为原始营养】,若没有发芽,则将生姜放入水中,等待生姜发芽,或者直接购买多苞头发芽生姜。将花盆装土9分满,将发芽的生姜一个个的种植在花盆里面,用土盖住一大半姜身。然后再往花盆里面放土,将整个花盆装满浇水,用水将花盆浇个通透,放入阳台上。等待3天,就会有嫩嫩的小牙破土而出了后期看天气,天气炎热一天一杯水,天气温和3天一杯水注意事项分割

查看详细

生姜在种植中如何科学管理?

1、补苗、中耕除草出苗后发现缺苗的应及时用继续催芽的姜种补;后应进行第一次中耕,深3-4厘米。以后每隔20。进行第二和第三次中耕除草,锄土可深至6-7厘米。如遇大雨后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2、追肥姜是耐肥植物,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应进行多次追肥。最好在姜的生长前期即立秋前分期施下。第一次在苗出齐中耕除草后,每亩施人畜粪水公斤。第二次在立夏之后,在株间开穴,每亩施人畜粪水公斤。第三次在芒种后,于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9-18

药材供应

2025-03-31 03:45:01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