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是赤小豆吗?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红小豆又名赤豆、赤小豆、红赤豆、小豆。英文名:。红小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红小豆含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红小豆中含蛋白质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钙76毫克、磷386毫克、铁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黄素0.16毫克、烟酸2.1毫克。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红小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或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或作糕点原料。李时珍称红小豆为"心之谷",其功用为"生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上吐",并治"下痢、解酒毒,除寒热痛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

正是的,红豆有大粒的和小粒的两种

红豆不是赤小豆。红豆,又叫红饭豆,个头稍大,就是常用来做豆沙的豆子,有祛湿作用。赤小豆,个头较小,有红有黑,红如朱,黑如漆,有毒。有一副重要叫做瓜蒂散,里面就是利用赤小豆的毒性来催吐的。两者颜色相同,但是形状不同。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稍扁。煮完之后,红豆会变软,但是赤小豆即便泡过之后再煮,也煮不烂,吃着比较硬。赤小豆性质平和、味甘、酸,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干豆。在每100克的赤小豆中[8u58药材网www.8u58.com],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纤维4.6克,钙67毫克,铁5.2毫克,还有磷,维生素B1、B2、烟酸以及皂草甙等营养物质。由于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质,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的作用,所以常吃赤小豆,可以清血、消除内脏疲劳,对心脏病和肾脏病患者特别有益。此豆还有久食瘦人的说法,对老年性肥胖症,有一定的减肥效用。赤小豆做粥、做馅、做小吃皆宜。用赤小豆、粳米煮粥,不但利水消肿,而且可以健脾胃。而赤小豆冬瓜糖水,则是一道小朋友的健康甜汤,有驱暑健脾的功效。赤小豆质地坚硬,难于煮烂,如果要与粳米同煲,则应该先把赤小豆煮烂后,才加入粳米。另外,赤小豆适合用适量的糖调味,但不宜放盐,否则不利水分的排出。赤小豆,除了赤豆、红小豆、饭豆等别名,又称为红豆。在本地市场,赤小豆和红豆则是两种色泽接近,长相却不一样的干豆。赤小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红豆呈圆柱状,表面为暗棕红色。赤小豆与红豆尽管长相不同,种属却相同,同属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赤小豆适合哪些人吃赤小豆的功效?

宜食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以及肥胖症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如能配合乌鱼、鲤鱼或黄母鸡同食,消肿效果更好;同时产后缺奶和产后水肿的妇女也宜食,用赤小豆煎汤喝或煮粥食用。忌食尿多之人不宜食用,主要是由于赤小豆具有利水的功能。功用主治1,性平,味甘、酸,能利湿消肿(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清热退黄、解毒排脓。2,利尿作用,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患者均有益。3,富含叶

查看详细

赤小豆和红豆可以同煮吗?

多吃豆类食物可以帮助胃肠道的消化,对身体有保健作用。因为赤小豆与红豆长相是相似,所以很多人经常将他们混淆。其实,这俩种豆子是两种保健食品,那么?赤小豆,除了赤豆、红小豆、饭豆等别名,又称为红豆。在外形上,赤小豆和红豆两种色泽接近易生混淆,赤小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红豆呈圆柱状,表面为暗棕红色。在熬煮时,赤小豆比较难煮不烂,一般适合煮汤;而红豆久煮会粘稠,一般适合熬粥;在疗效上,赤小豆除湿的功效

查看详细

赤小豆粥要怎样制作?

赤小豆粥:配方:赤小豆20克,薏苡仁、粳米各30克,糖适量。操作:先将前三物分别洗干净,浸胀。再把赤小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煮至赤小豆开花,再加入薏苡仁及粳米,继续熬煮,直至米豆烂熟,最后加糖调匀即成。每日服食2次,可连日食用。疗效:本粥具有健脾利水之功,可用治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服食后可小便增多,水肿渐消。

查看详细

赤小豆浸泡后会掉色吗?

赤小豆浸泡后不会掉色,只有当赤小豆煮熟煮烂时才会掉色。赤小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散血,解毒。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维生素B1、B2,烟酸、皂甙等成分。用于水肿、脚气;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肠痈。一般煮食,煎汤或研末服。

查看详细

赤小豆和红小豆哪一个除湿?

真正有祛湿作用的是赤小豆。中医里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红豆养心,赤小豆祛湿;从形状上看,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而且单一的赤小豆祛湿效果并不明显,要搭配薏米仁、马齿苋、芡实、槐米、绿茶、淡竹叶等成分一起,俗名叫做马齿苋薏仁茶。做法:先把薏仁炒到发黄,之后和芡实、赤小豆一起浸泡1小时左右,加水煮沸后再添加淡竹叶、马齿苋、槐米、绿茶,用中火煮一小时后放温就可以喝了。当然不想这么麻烦,市面上也有成品的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8-06

药材供应

2025-03-31 12:58:06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