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为什么会使人拉肚子?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药材及成分〗

为大戟科乔木植物巴豆.的成熟种子。多系栽培。产于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秋季种子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摘,晒干,破开果壳,取出种子,用仁或制霜。巴豆仁,是将巴豆,用粘稠米汤或面汤浸拌,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去皮,取净仁,炒焦黑用;巴豆霜,是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烘,压榨去油后碾细,过筛。含巴豆油34~57%,油中尚含巴豆树脂等,另含巴豆毒素、巴豆甙、生物碱等。

〖药性功效〗

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肺经。本品辛热大毒,温通峻泻,善除胃肠间陈寒痼冷,攻痰逐水,药力刚猛,故有刚子之称。主治冷积,腹水,痰壅实证。1.泻下冷积本品辛热,可泻寒实冷积、腹满胀痛,为治疗便结属寒证的药物。2.逐水消肿可用于治疗腹水肢肿。

〖临床应用〗

1.用于小儿鹅口疮:以巴豆1g,西瓜子仁0.5g,共研后加少许香油调匀,然后揉成小团状敷于印堂穴,15分钟后取下,日1次,一般连用2次。(《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9):548)2.治疗肠梗阻:巴豆去壳,用草纸包好,打碎去净油质,用龙眼肉或荔枝肉包吞,每次0.5~1g(《湖南中医杂志》1986;(6):55)3.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巴豆仁,蜂蜡各适量。将蜂蜡置砂锅内文火熔化,再以毫针扎住巴豆仁在溶蜡中蘸一下[8u58药材网www.8u58.com],待凉后再蘸,反复两次,拔出毫针,捏闭针孔即成。每次吞服1~7粒,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休息2周,再服第二个疗程。(《河北中医》1990;12(4):10)4.治疗胆绞痛;巴豆仁切碎置胶囊内,每次服100mg,小儿酌减,每3~4小时用药1次,至畅泻为度,每24小时不超过400mg。(《河北中医》1990;12(4):10)

〖使用禁忌〗

1.用量过大服用巴豆油1/4滴即可见剧烈腹泻,服0.5~1滴即有严重症状,内服20滴即可致死。内服巴豆应正确炮制,压油、加热成霜方可应用。巴豆用量过大,会发生严重的口腔炎、咽喉炎、剧烈腹泻、肠壁腐蚀糜烂、便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紫绀、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2.接触不当巴豆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在加工中接触已去壳巴豆、巴豆霜、巴豆油,甚至蒸煮巴豆的蒸气,都可产生急性损害,出现皮肤水肿、水疱,眼鼻灼热感、流泪、发炎。巴豆霜入丸、散剂,不可细嚼,应舌服。3.使用不当巴豆有剧毒,临床使用宜慎重,一般可先用其它药物。如非用巴豆,应辨明确属寒实便结方可投用。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临床上将巴豆当做一般泻药,泛用于大便秘结者,都可能造成损害。4.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热开水等热物,以免加剧泻下。服巴豆后如泻下不止者,用黄连黄柏煎汤冷服,或食冷粥以缓解。5.体弱者及孕妇忌用。畏牵牛。

〖药理知识〗

1.对皮肤粘膜及消化道均有强烈刺激作用。对肠肌有兴奋作用。可产生剧烈腹泻,并有催吐作用。2.有镇痛作用。还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巴豆油中的活性成分PMA是一种有力的血小板凝集剂。3.巴豆含有促癌成分,但也含有抗癌活性物质。4.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流感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5.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

因为里面含有巴豆油成分,对皮肤粘肤有强烈的刺激性,使粘膜有烧灼的感觉,故短时间内就可有大量的水泻.

巴豆导致腹泻的机理是什么?

如果某种药物或有毒物质能竞争性消耗氧气,将造成显著缺氧反应。例如,现代药理已经证实,大黄、蕃泻叶等药物含有的还原性物质是致泻的主要成分。究其原因,是由于这种还原性物质能被氧化(耗氧)而造成肠道缺氧,从而使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巴豆能破坏细胞膜,从而使水分外流加快,氧化分解代谢反应振荡频率加快,肠道蠕动也随之加快而腹泻)。

查看详细

没病吃巴豆有什么后果?

种仁含脂肪油约40-60%,油中含巴豆树脂,系巴豆醇、甲酸、丁酸及巴豆油酸结合而成的酯,有强烈的致泻作用。此外,含蛋白质约18%,其中包括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另含有巴豆甙1-3.8%、精氨酸、赖氨酸、解脂酶及一种类似蓖麻碱的生物碱。巴豆油中含有辅致癌物。为无色树脂状物,经水解后产生辅致癌物A3及致癌物B2。别以为那是松子儿!

查看详细

巴豆是什么植物的种子?

巴豆,(学名:)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有小毒,须慎用。产于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区。

查看详细

巴豆吃多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巴豆吃多对身体不利。会引起口腔,咽喉,食道灼烧感,恶心,呕吐,上腹部剧痛,剧烈腹泻;大便带血,头痛,头晕,脱水,呼吸困难,痉挛,昏迷,肾损伤。巴豆辛热,有大毒,属于热性泻药,可温肠泻积、逐水消胀、宿食积滞以及涤荡肠胃中的沉寒痼冷。也常用于外疗疮疡,破积解毒。此外,巴豆油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内服有峻泻作用,有很强的杀虫抗菌能力。 

查看详细

巴豆和吃的豆有什么区别?

【来源】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其他名称】巴菽、刚子、江子、老阳子、双眼龙、猛子仁、巴果、巴米、双眼虾、红子仁、豆贡。【汉语拼音】Badou【化学成分】种仁含脂肪油约40-60%,油中含巴豆树脂,系巴豆醇、甲酸、丁酸及巴豆油酸结合而成的酯,有强烈的致泻作用。此外,含蛋白质约18%,其中包括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另含有巴豆甙1-3.8%、精氨酸、赖氨酸、解脂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0

药材供应

2025-04-30 06:35:27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