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穗和荆芥有什么区别?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1、形态特征不同

荆芥穗:本品穗状轮伞花序呈圆柱形,长3~15cm,直径约7mm。花冠多脱落,宿萼黄绿色,钟形,质脆易碎,内有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荆芥: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

叶卵状至三角状心脏形,长2.5-7厘米,宽2.1-4.7厘米,先端钝至锐尖,基部心形至截形,边缘具粗圆齿或牙齿,草质,上面黄绿色,被极短硬毛,下面略发白,被短柔毛但在脉上较密,侧脉3-4对,斜上升,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叶柄长0.7-3厘米,细弱。

2、产地不同

荆芥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荆芥:产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湖北,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自中南欧经阿富汗,向东一直分布到日本,在美洲及非洲南部逸为野生。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人工栽培主产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3、功效不同

荆芥穗: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参考资料:—荆芥

—荆芥穗


1、形态特征不同

荆芥穗:本品穗状轮伞花序呈圆柱形,长3~15cm,直径约7mm。花冠多脱落,宿萼黄绿色,钟形,质脆易碎,内有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荆芥: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

叶卵状至三角状心脏形,长2.5-7厘米,宽2.1-4.7厘米,先端钝至锐尖,基部心形至截形,边缘具粗圆齿或牙齿,草质,上面黄绿色,被极短硬毛,下面略发白,被短柔毛但在脉上较密,侧脉3-4对,斜上升,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叶柄长0.7-3厘米,细弱。

2、产地不同

荆芥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荆芥:产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湖北,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自中南欧经阿富汗,向东一直分布到日本,在美洲及非洲南部逸为野生。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人工栽培主产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3、功效不同

荆芥穗: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荆芥发表,荆芥穗主理四肢风气。

有区别!荆芥:本药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

(

Briq.

)

的干燥地上部分。

荆芥原名“假苏”,土名“姜芥”,是唇形科植物,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荆芥穗: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

Briq.的干燥花穗。

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总结如下:1,、药物名称不一样。2、药物的入药部位不一样。3、功效略有不用

前面是花产量很少效果好,所以基本没有了,后面是梗,

荆芥: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缓和,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

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

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

穗子稍黑紫黄绿色。

药性上没有太大的区别,药房里荆芥穗和荆芥都有,不过荆芥穗的药性更平和而已~

有区别!

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

荆芥穗: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总结如下:1,、药物名称不一样。2、药物的入药部位不一样。3、功效略有不用

1、形态特征不同

荆芥穗:本品穗状轮伞花序呈圆柱形,长3~15cm,直径约7mm。花冠多脱落,宿萼黄绿色,钟形,质脆易碎,内有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荆芥: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

叶卵状至三角状心脏形,长2.5-7厘米,宽2.1-4.7厘米,先端钝至锐尖,基部心形至截形,边缘具粗圆齿或牙齿,草质,上面黄绿色,被极短硬毛,下面略发白,被短柔毛但在脉上较密[8u58药材网www.8u58.com],侧脉3-4对,斜上升,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叶柄长0.7-3厘米,细弱。

2、产地不同

荆芥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荆芥:产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湖北,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自中南欧经阿富汗,向东一直分布到日本,在美洲及非洲南部逸为野生。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人工栽培主产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3、功效不同

荆芥穗: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百度百科—荆芥穗

1、形态特征不同

荆芥穗:本品穗状轮伞花序呈圆柱形,长3~15cm,直径约7mm。花冠多脱落,宿萼黄绿色,钟形,质脆易碎,内有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荆芥: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

叶卵状至三角状心脏形,长2.5-7厘米,宽2.1-4.7厘米,先端钝至锐尖,基部心形至截形,边缘具粗圆齿或牙齿,草质,上面黄绿色,被极短硬毛,下面略发白,被短柔毛但在脉上较密,侧脉3-4对,斜上升,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叶柄长0.7-3厘米,细弱。

2、产地不同

荆芥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荆芥:产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湖北,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自中南欧经阿富汗,向东一直分布到日本,在美洲及非洲南部逸为野生。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人工栽培主产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3、功效不同

荆芥穗: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荆芥穗【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功能与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善于治疗头部病,行于上所以能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荆芥【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不同于荆芥穗还能治疗便血、崩漏、鼻衄。

有区别!荆芥:本药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荆芥原名“假苏”,土名“姜芥”,是唇形科植物,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荆芥穗: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总结如下:1,、药物名称不一样。2、药物的入药部位不一样。3、功效略有不用

1、形态特征不同:

(1)荆芥穗:穗状轮伞花序呈圆柱形,长3~15cm,直径约7mm。花冠多脱落,宿萼黄绿色,钟形,质脆易碎,内有棕黑色小坚果。

(2)荆芥:花序为聚伞状,花序呈二歧状分枝;苞叶叶状,或上部的变小而呈披针状,苞片、小苞片钻形,细小。花萼花时管状,长约6毫米,径1.2毫米,外被白色短柔毛,花后花萼增大戍瓮状。花冠白色,下唇有紫点,外被白色柔毛。冠筒极细,花柱线形,先端2等裂。花盘杯状,裂片明显。

2、产地不同:

(1)荆芥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2)荆芥:产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湖北,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自中南欧经阿富汗,向东一直分布到日本,在美洲及非洲南部逸为野生。模式标本采自欧洲。人工栽培主产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3、功效不同:

荆芥穗: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荆芥: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祛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荆芥穗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

初起。善于治疗头部病,行于上所以能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

荆芥【性味与归经】

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

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不同于荆芥穗还能治疗便血、崩漏、鼻衄。

有区别!荆芥:本药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

(

Briq.

)

的干燥地上部分。

荆芥原名“假苏”,土名“姜芥”,是唇形科植物,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荆芥穗: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

Briq.的干燥花穗。

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总结如下:1,、药物名称不一样。2、药物的入药部位不一样。3、功效略有不用

荆芥是什么?

荆芥——桑一又荆芥原名“假苏”,土名“姜芥”,是唇形科植物,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更多哪里可以买到可以到中草药店看下,一般都有好的

查看详细

荆芥要怎么采收加工?

1.留种。收获前半个月,在田间选择生长健壮、穗多而密、无病虫害的单株或田块留作采种母株。当种子充分成熟、籽粒饱满、呈棕褐色时采集种子。采集时,将荆芥割回,摊放于晒场上晒干,拍打出种子,清除茎叶杂质,装入布袋,悬挂于通风干燥处贮存备用。2.采收。春播的荆芥于当年8~9月收获;秋播的于第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夏播的当年10月收获。当穗上部分种子变成褐色,顶端的花尚未落尽时,于晴天用镰刀从基部割下

查看详细

荆芥有什么作用?

荆芥性微温,有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疗外感表证,无论风寒还是风热;还可以治疗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治疗以上疾病建议使用生荆芥。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等多种出血证,需将荆芥炒炭之后使用,方达理血止血的作用

查看详细

荆芥这么好、怎么做才好吃?

凉拌荆芥:荆芥味道比较冲,用食盐、白糖、醋、生抽、香油凉拌,即可得到一道美味的凉菜,其中醋和香油可以起到弱化荆芥本味的左右,使得这道凉菜清爽可口,香气四溢,提神醒脑,人尽皆宜;荆芥拌黄瓜:按照凉拌黄瓜的步骤制作,在腌制黄瓜的时候就放入荆芥一同腌渍,腌制好的食材一定要优先加入香油拌匀,随后再按自己的喜好加入其他调料,黄瓜的清香和香油可以中和荆芥的味道,让这道凉菜吃起来比单纯的凉拌黄瓜更加爽口;荆芥皮

查看详细

吃荆芥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裂叶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始载于《吴普本草》,异名假苏、四棱杆蒿等。中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1,2〕。《本草纲目》记载:荆芥,入足厥阴经气分,其功长于祛风邪,散阏血,破结气,消疮毒。……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本草经疏》曰:假苏,入血分之风药也,故能发汗。……下瘀血入血分,辛以散之,温以行之之功用也。……祛风燥湿散寒,则湿痹除矣。荆芥,风药之辛温

查看详细

用花盆可以种植荆芥吗?

可以的!荆芥的适应力很强,性喜阳光,多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种植,但以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较好,高温多雨季节怕积水,短期积水会造成死亡。种子容易萌发,发芽对温度要求不严格,种子在15~20℃即可发芽,生长适温为20~25℃,幼苗能耐0℃左右的低温。荆芥耐高温,较耐寒,但-2℃以下会出现冻害,忌连作。荆芥出苗期要求土壤湿润,怕干旱和缺水。成苗期喜干燥的环境,雨水多则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0

种苗价格

2025-04-25 23:34:05
查看更多

药材供应

2025-04-25 23:34:05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