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的性能和特点?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武夷肉桂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卷曲匀整,色泽褐绿油润,叶背有青蛙皮状小白点;冲泡后,肉桂香明显,佳者带乳香,冲泡4~5次仍有余香,滋味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汤色橙黄清澈,叶底红亮,呈绿叶红镶边。

肉桂(拉丁学名:Presl)是樟目樟科植物,樟属中等大乔木,树皮灰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革质,边缘软骨质,内卷,绿色,有光泽,无毛,叶柄粗壮。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白色,花被裂片,花丝被柔毛,扁平,花药卵圆状长圆形,子房卵球形。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果托浅杯状。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原产中国,印度、

肉桂的树皮常被用作香料,烹饪材料及药材。其木材可供制造家具,该种也能作为园林绿化树种。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树皮。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能】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

【主治】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本草》云: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出汗,止烦止唾,咳嗽鼻齆。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宜导百药,无所畏。《衍义》谓桂大热。《素问》谓辛甘发散为阳,故张仲景桂枝汤治伤寒表虚,皆须此药,是专用辛甘之意也。又云:疗寒以热。故知三种之桂,不取箘桂、牡桂者,盖此二种性只温而己,不可以治风寒之病。独有一字桂,《本经》谓甘辛大热,正合《素问》辛甘发散为阳之说,尤知箘桂、牡桂不及也。然《本经》只言桂,而仲景又言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也。其本身粗厚处亦不中用。诸家之说,但各执一已见,终无证据。今又谓之官桂,不知何缘而立名,虑后世以为别物,故于此书之。又有桂心,此则诸桂之心,不若一字桂也。《别说》交广商人所贩者,及医家见用,惟陈藏器之说最是。然箘桂厚实,气味厚重者,宜入治脏及下焦药。轻薄者,宜入治眼目发散药。《本经》以箘桂养精神,以牡桂利关节。仲景伤寒发汗用桂枝。桂枝者桂条也,非身干也,取其轻薄而能发散。一种柳桂乃小嫩枝条也,尤宜入上焦药。仲景汤液用桂枝发表,用肉桂补肾。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理之自然,性分之所不可移也。一有差易,为效弥远。风月既久,习以成弊,宜后世之不及古也。桂心通神,不可言之,至于诸桂数等,皆大小老壮之不同。观,作官也。《本草》所言有小毒,虽云小毒,亦从类化。与黄芩黄连为使,小毒何施?与乌、附为使,只是全得热性;若与有毒者同用,则小毒既去,大毒转甚;与人参、麦门冬、甘草同用,能调中益气,则可久服。可知此药能护荣气而实卫气,则在足太阳经也。桂心入心,则在手少阴也。若指荣字立说,止是血药,故《经》言通血脉也。若与巴豆、硇砂、干漆、穿山甲、水蛭虻虫如此有毒之类同用,则小毒化为大毒,其类化可知矣。汤液发汗用桂枝,补肾用肉桂,小柴胡只云加桂何也?《药象》谓肉桂大辛,补下焦热火不足,治沉寒痼冷,及治表虚自汗。春、夏二时为禁药。

《珍》云:秋冬治下部腹痛,非桂不能止也。

《心》云:桂枝气味俱轻,故能上行发散于表。内寒则肉桂,补阳则柳桂。桂,辛热散经寒,引导阳气。若正气虚者,以辛润之。散寒邪,治奔豚。

《本草纲目》:寒痹风喑,阴盛失血,泻痢惊痫。

《本草乘雅》:牡色紫赤,有花无子,得阳之始;菌色青黄,有花有子,得阴之始。牡为牡,菌为牝也。盖圭之妙用,宣扬宣报,靡不合和。牡主气结喉痹,神明不通,关节不利,此病之欲宣扬者也。牡则先宣摄中气,而后为宣扬者也。亦主上气咳逆,不能吸入,反吐其吸,此病之欲宣摄者也。牡则先宣先聘通使,此藏阴之气欲宣扬者也。菌则先宣摄精神,而后为宣扬者也。设宣扬而不先宣摄,宣摄而不先宣扬,斯不和,斯不合矣。菌则宣扬宣摄藏阴神藏之五;牡则宣扬宣摄中气关节窍脉形藏之四。功力之有异同者,牝牡有别故也。不唯有别,且各分身以为族类,故各从其类以为上下内外,轻重厚薄之殊。气味辛温,功齐火大,对治以寒为本,以阴为标,以寒水为化;或本之本气似隐,而标之寒化反显;或阴气承阳,而血妄行;或水寒亢害,而厥逆洞注;或火不归源而外焰内寒;或火失炎上而盲聋喑哑;或真火息而邪火炽;或壮火盛而少火灭,外显寒酸,更当饵服。乃若驱风,捷如影响,以刹帝利种。

《药性解》:桂,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其在下最厚者,曰肉桂,去其粗皮为桂心,入心、脾、肺、肾四经,主九种心疼,补劳伤,通九窍,暖水脏,续筋骨,杀三虫,散结气,破瘀血,下胎衣,除咳逆,疗腹痛,止泻痢,善发汗。其在中次厚者,曰官桂,入肝、脾二经,主中焦虚寒,结聚作痛。其在上薄者,曰薄桂,入肺、胃二经,主上焦有寒,走肩臂而行肢节。其在嫩枝四发者,曰桂枝,专入肺经,主解肌发表,理有汗之伤寒。四者皆杀草木毒,百药无畏。性忌性葱。

按:肉桂在下,有入肾之理;属火,有入心之火;而辛散之性,与肺部相投;甘温之性,与脾家相悦,故均入焉。官桂在中,而肝脾皆在中之脏也,且经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又曰:脾欲缓,急食甘以复之,以甘补之。桂味辛甘,二经之所由入也。薄桂在上,而肺胃亦居上,故宜入之。桂枝四发,有发散之义,且气、味俱轻,宜入太阴而主表。丹溪曰:仲景救表用桂枝[8u58药材网www.8u58.com],非表有虚而用以补也。卫有风寒,故病自汗,以此发其邪,则卫和而表密,汗自止耳。《衍义》乃谓仲景治表虚,误也。《本草》言桂发汗,正合《素问》辛甘发散之义,后人用桂止汗,失《经》旨矣。大抵桂为阳中之阳,壮年火旺者忌服,惟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完谷不化及产后虚弱者宜之。

《药鉴》:味辛性热,有毒,气味俱薄,浮也,阴中之阳也。大都有四等,其在下最厚者曰肉桂,去其粗皮而留其近木之味厚而最精者去桂心,入二三分于补阴药中,则能行地黄之滞而补肾,由其味辛属肺,而能生肾水,性温行血,而能通凝滞也,能通血脉凝滞,其能补肾必矣。在中次厚者曰官桂,主治中焦有寒,在上薄者,走肩臂而行肢节之凝滞,肩臂引经多用之。其在嫩枝最薄者曰桂枝,伤寒伤风之有汗者宜用之,以解微表也,非固表也。惟有汗者,表虚邪微,故用此气薄辛甘之剂,以轻散之,则汗自止,岂有辛甘之剂能固表哉?痘家于活血药中,少佐薄桂一二分,则血行而痘自通畅矣。又能治冷气肚疼。若体热血妄行者,切宜禁忌。胃石脂,妊妇戒用。

《景岳全书》:味辛甘,气大热,阳中之阳也。有小毒,必取其味甘者乃可用。桂性热,善于助阳,而尤入血分,四肢有寒疾者,非此不能达。桂枝气轻,故能走表,以其善调营卫,故能治伤寒,发邪汗,疗伤风,止阴汗。肉桂味重,故能温补命门,坚筋骨,通血脉,治心腹寒气,头疼咳嗽鼻腊,霍乱转筋,腰足脐腹疼痛,一切沉寒痼冷之病。且桂为木中之王,故善平肝木之阴邪,而不知善助肝胆之阳气。惟其味甘,故最补脾土,凡肝邪克土而无火者,用此极妙。与参、附、地黄同用,最降虚火,及治下元阳亏乏。与当归川芎同用,最治妇人产后血瘀,儿枕腹痛,及小儿痘疹虚寒,作痒不起。虽善堕胎动血,用须防此二证。若下焦虚寒,法当引火归元者,则此为要药,不可误执。

《本草备要》:大燥,补肾命火。辛甘大热,气厚纯阳。入肝肾血分,平肝补肾。补命门相火之不足。两肾中间,先天祖气,乃真火也。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无真阳之火,则无以蒸糟粕而化精微,脾胃衰败,气尽而亡矣。益阳消阴,治痼冷沉寒。能发汗疏通血脉,宣导百药。辛则善散,热则通行。去营卫风寒,表虚自汗,阳虚。腹中冷痛,咳逆结气。咳逆亦由气不归元,桂能引火归宿丹田。木得桂而枯,削桂钉木根,其木即死。又能抑肝风而扶脾土。肝木盛则克土,辛散肝风,甘益脾土。从治目赤肿痛,以热攻热,名曰从治。及脾虚恶食,命火不足。湿盛泄泻,土为木克,不能防水。古行水方中,亦多用桂,如五苓散、滋肾丸之类。补劳明目,通经堕胎。辛热能动血故也。得人参、甘草、麦冬良。忌生葱、石脂。

《本草分经》:辛、甘,纯阳大热,入肝肾血分。补命门相火之不足,能抑肝风而扶脾土,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治痼冷沉寒,疏通血脉,发汗去营卫风寒。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辛而甘,气香而窜,性大热纯阳。为其为树身近下之皮,故性能下达,暖丹田,壮元阳,补相火。其色紫赤,又善补助君火,温通血脉,治周身血脉因寒而痹,故治关节腰肢疼痛及疮家白疽。木得桂则枯,且又味辛属金,故善平肝木,治肝气横恣多怒,若肝有热者,可以龙胆草、芍药诸药佐之。《神农本草经》谓其为诸药之先聘通使,盖因其香窜之气内而脏腑筋骨,外而经络腠理,倏忽之间莫不周遍,故诸药不通透达之处,有肉桂引之,则莫不透达也。

【现代药理研究】

1. 肉桂醛能增强离体心脏的收缩力,改善心肌供血,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肉桂对冠脉和脑血管有短暂扩张作用。

2. 肉桂可预防静脉或动脉血栓的形成。

3. 肉桂有镇静、抗惊厥、镇痛、中枢解热作用,能产生中枢源性的脑电图激活作用。

4. 肉桂对胃肠平滑肌的自主收缩有抑制作用,对消化系统,尤其对胃溃疡有明显疗效。

5. 肉桂对免疫系统有促进作用。

6. 肉桂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保护作用,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7. 肉桂有抗应激、抗辐射作用。

8. 肉桂有较广泛的抗真菌、抗菌作用。

9. 肉桂能对抗前列腺素的缩血管作用,改善子宫微循环功能。

肉桂的功效主要是温补肾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经活血,具体如下:1、临床上肉桂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宫寒所导致的一些疾病,如阳痿、遗精、早泄、男子不育、女子不孕、小便清冷、大便偏稀等肾阳虚病症,是治命门火衰的重要药物之一;2、肉桂可以治疗腹痛寒疝,如少腹冷痛、手脚冰凉等;3、肉桂有引火归元的作用,临床上有一个著名的方剂叫交泰丸,由肉桂与黄连组成,可以治疗肾阳不足、虚阳上浮所导致的面浮红、虚喘、心悸、失眠、出汗等疾病;4、肉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女性瘀血或者寒邪所导致的宫寒、痛经、月经量少、月经血块量多。

桂的功效与作用

1.补火助阳

通过补命门之火,用于温助全身阳气,也用于阳虚诸证,常与附子相须为用,附子与肉桂在补火助阳方面的区别:心肾阳气衰败时,附子有明显的作用,肉桂无,故亡阳证用附子;肉桂长于引火归原(肾阳虚引起的虚阳上泛,出现真寒假热的补阳作用),但附子也同样有较好效果。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及脾肾阳衰证,肉桂辛热纯阳,能补命门之火,益阳消阴,为治下元虚冷的要药。常与附子、熟地、山茱萸等温补肝肾药同用,如桂附八味丸。脾肾阳衰者,配附子、干姜白术等以温补脾肾。若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见上热下寒者,可用以引火归元。

2.散寒止痛

包括温中,与附子比,附子还表现出袪风湿,故风湿痹证常用,肉桂和桂枝一样,长于入血分,能温通血脉,故很多寒凝血瘀的方中用肉桂温通经脉,肉桂强于桂枝,肉桂可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的生长,补气血的方中,加点肉桂,有利于补虚药阳生阴长,利于补血。用于脘腹冷痛,寒湿痹痛,腰痛,以及血分有寒之瘀滞经闭、痛经等。肉桂既能散沉寒,又能通血脉,无论寒凝气滞,或寒凝血瘀所致的痛证均可应用。可单用研末冲服,或配伍其它散寒止痛药;血分有寒,血行不畅者,并配伍当归、川芎等活血通经的药物。

3.温通血脉

用于阴疽及气血虚寒、痈肿脓成不溃,或溃后久不收敛等外科疾患。用之能散寒温阳,通畅气血。阴疽,可配熟地、鹿角胶、麻黄等,如阳和汤。气血虚者,配黄芪、当归等,如托里黄芪汤。

肉桂辛甘大热,纯阳而温散。入肾、脾、心、肝经,有温补命门之火以引火归元、益阳消阴、温脾阳、散寒邪、散血分阴寒、温经通脉之功,是治虚阳上浮、下元虚冷的要药,治疗阳虚中寒的佳品,常用治寒凝血瘀。

龙眼肉桂圆肉产地在哪里?

有两种:莆田市地处福建沿海中部,位于东经18°27′-119°39′,莆田桂圆生产基地北纬24°59′-25°46′,整个地势背山面海,西北部山峦叠嶂,中部丘陵起伏,东南部平原广阔与逶迤的木兰溪、延寿溪、秋芦溪构成了江南水乡。莆田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21℃,年均日照时数1995.9小时,无霜期天,年降雨量毫米,常年多为东南风,气候宜人,温暖湿润,终年鲜花争艳,四季佳果飘香。

查看详细

肉桂是什么?

肉桂,中药名。为樟科植物肉桂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肉桂(拉丁学名:Presl)是樟科,樟属中等大乔木,树皮灰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革质,边缘软骨质,内卷,绿色,有光泽,无毛,叶柄粗壮。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白色,花被裂片,花丝被柔毛,扁平,花药卵圆状长圆形,子房卵球形。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果托浅杯状。花期6-8月,果期10-12月。原产中国,印度

查看详细

如何种植肉桂?

一、名称溯源这种被称作“平安树”的观叶植物,为樟科()樟属()之常绿小乔木,其真实名字为兰屿肉桂,学名为ki。种加词为地名“红头屿”,即我国台湾的兰屿岛。原来它多产于兰屿岛,其别名尚有红头屿肉桂、红头山肉桂、芳兰山肉桂、大叶肉桂、台湾肉桂等。二、形态特征兰屿肉桂为常绿小乔木,树形端庄,树皮黄褐色,株高可达10米至15米,小枝黄绿色,光滑无茸毛。叶片对生或近对生,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先端尖,厚革质。

查看详细

肉桂是茶叶一种吗?

肉桂为武夷山岩茶新秀,为大红袍一支,口感醇厚,香气浓郁肉桂作为一种能连续生活多年的绿色乔木,其茶叶价格在最近的二十年里有不一样的波动趋势。在92至95这几年时间里,其价格显示的是上升的趋势;96至05这几年里由于之前价格高升,使得肉桂的量越来越多,销量没增加,价格呈现逐年下滑趋势;06年至今其价格有升有降,不稳定。那么我们来看看最近一段时间肉桂茶的主要价格行情情况吧之前我在武夷山博之友买的也是吗这

查看详细

肉豆蔻和肉桂味道一样吗?

不一样。肉豆蔻味道:气强烈芳香,味辛辣、微苦。肉桂味道:花果气味芳香,其桂皮嚼起来先甜后辣。肉桂最早发现的香料之一,原产于斯里兰卡和印度。而现在大部分产于咱们广东福建浙江和四川,属于樟科的植物,味辛性温,无毒,肉桂含有的桂皮醛洽洽是一款镇定剂成分,对抗兴奋过度或者疲劳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抗应激作用。肉豆蔻,是肉豆蔻科常绿乔木的果仁,这种果仁是将果实收获后,先剥取肉豆蔻衣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0

药材供应

2025-03-31 11:47:23
查看更多

种苗价格

2025-03-31 11:47:23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