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是什么?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肉桂又称大桂、平安树、中国桂皮等等。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肉桂是一种中药。

肉桂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a、核黄素、维生素E、维生素C等等。肉桂有补肾壮阳的功效,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此外,肉桂也有活血通络、散寒止痛的功效。要在中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正确的用药。

肉桂生长在广西、云南等热带地区,它的树皮呈灰褐色状,而肉桂只是肉桂树上的树皮。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用方法便是做饭、煲汤食用,肉桂做饭可缓解饭菜中的油腻,并且还可以养生。肉桂也是一味中草药,因此跟中草药搭配也是正常的,可治疗多种疾病,可以提高我们大脑的记忆力,防止老年痴呆。还可以改善心脏功能、改善肠道,帮助我们减肥。

肉桂又名玉桂、牡桂、玉树、大桂、辣桂、平安树、中国桂皮,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树皮芳香,可作香料,味与产自斯里兰卡肉桂的桂皮相似,但较辣,不及桂皮鲜美,且较桂皮厚。在北美则肉桂粉不问来自中国肉桂抑斯里兰卡肉桂,均不加区别地一起出售。肉桂皮从茎和枝条剥取,搁置干燥后,卷曲成卷。有的品种则为刮取。刮取者薄而为亮红褐色,未刮过的树皮厚而为灰色。肉桂粉浅红褐色。中国产肉桂的香味稍逊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产者,三者均具芳香,味甜而辣。中国肉桂和牡桂(C.)的未成熟果实贴生于硬而具皱的灰褐色杯状花萼中,通常长11公釐(0.4吋,包括萼筒);上部径约6公釐(0.25吋),连萼筒摘下干燥即称肉桂芽。有似桂皮的芳香和肉桂皮的甜辣味,用于食品调味。

肉桂

樟科樟属常绿乔木。又名玉桂、牡桂。树皮、嫩枝(桂枝)、花蕾、果实是常用中药。主产中国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分布。

植株高10~15米,树皮棕色至褐色;单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矩圆形至近披针形;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小,白色;花被片6,与花被管均长2厘米;能育雄蕊9,花药4室,第3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果卵圆形,长1厘米,直径9毫米,内含种子1枚。花期在8~9月。果熟期在翌年4~5月。喜温暖湿润环境,宜于年均温21℃以上、绝对低湿不低于-2.5℃、年雨量1200~1500毫米、相对湿度80%左右的地区种植。幼树需适当荫蔽,成年树要有充足的阳光。土壤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红黄壤土为宜。主根深,能抗风。萌芽力强。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压条繁殖。幼苗生长慢,2年以上的苗才可定植。植距2×3米左右。种后5~6年采皮,每年春(2~3月)、秋(7~8月)采皮各1次,品质以秋皮(亦称秋桂)最佳。树皮含挥发油1~2%,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另含少量乙酸桂皮酯,中医学上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经、利尿、化痰、健胃、杀菌等功效,也可作食品、化妆品香料。同属植物锡兰肉桂,也具相同功效。

肉桂是从一种叫桂树上的树皮。经过加工,干燥可成为中药材。可提取香料肉桂油。有升阳祛湿的作用。

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气味甘辛、呈紫红色,有浓烈的香气。是有名的中药材。也可用来当佐料使用。

肉桂又名玉桂、牡桂、玉树、大桂、辣桂、平安树、中国桂皮,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树皮芳香,可作香料,用于食品调味。

肉桂(拉丁学名:Presl)是樟科,樟属中等大乔木,树皮灰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革质,边缘软骨质,内卷,绿色,有光泽,无毛,叶柄粗壮。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白色,花被裂片,花丝被柔毛,扁平,花药卵圆状长圆形,子房卵球形。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果托浅杯状。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是一味药材,在三国里是做一飞冲天的材料,在甘棠湖译站那边吧

肉桂是中药材,也是食材,具有的功效是镇静、镇痛,还可以清热、通经、抗菌。临床上肉桂主要取决于肉桂树的树皮,经过炮制成为烹饪材料以及药材。肉桂在临床中可以入药,可以改善人体的大脑功能,改善心脏相关的症状,改善心脏的搏动能力,同时还可以改善肠道的健康,对于消化不良、反酸、腹泻等胃肠功能弱的情况,可以通过肉桂进行调养。肉桂还可以改善精神状况,特别是抑制情绪过于激动,具有镇静的效果。长时间吃肉桂还可以使人体的免疫力升高,特别是对于下肢寒冷有一定的好处

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气味甘辛、呈紫红色,有浓烈的香气。是有名的中药材,别名又称玉桂、牡桂、菌桂、筒桂、大桂、薄桂、辣桂、桂等。这种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广东的高要市,罗定市,郁南县更是有“肉桂之乡”的称号。

肉桂有很高的药物价值,有温补肾阳,填精补血、坚韧骨节、驱寒止痛、活血化瘀、暖脾胃、通血脉,补中益气,止烦出汗等功效。对于体内阴盛阳虚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尿频、便秘、宫冷不孕、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等症状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关于肉桂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唐本草》。春秋时期的民闻轶事也有相关记载,当时讲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曾经通过引用肉桂茶只好了久治不愈的咽喉症,在服用肉桂之前,西施曾经吃了很多清热泻火之药,但都是治标不治本,症状虽有所缓解,但一旦停止服药,咽喉症便又复发。后来西施请了当地一位名医,此名医依据西施先有的症状稍加判断分析,认为西施是虚寒阴盛,便开了一斤肉桂给她。西施抱着且试试看的态度吃了一季,不适症状完全消失,食欲也恢复了。这是历史上肉桂温和补阳比较经典的一个案例。

肉桂是什么

肉桂可不是我们单纯的认为的桂圆,它是在一种叫肉桂树的植物上面长出来的,这个肉桂树属于中等大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云南等热带及亚热带各地区,肉桂树的树皮是灰褐色的,一般年龄较大的树皮厚度可达13毫米。因为肉桂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喜光又耐阴,喜暖热、无霜雪、多雾高温之地,不耐干旱、积水、严寒和空气干燥,一般很多地方无法真正满足这种条件,所以现在大多都是人工栽培种植。印度、老挝、越南至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

而肉桂简单的说就是肉桂树上的树皮,经过人工刮取以后,把它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晒干,就可以当药材和调料使用,肉桂经过晒完以后是卷曲状的。不过肉桂一般会出现颜色不同的情况,那是因为在人工刮取肉桂时会有厚薄之分,所以一般会有红褐色和粉浅红褐色这两种颜色。

肉桂的宜忌人群

1、肉桂用来当药材的话是属于温热性的药物,所以如果有口干舌燥、咽喉肿痛、鼻子出血等热性症状或者经常口渴的人是不可以服用的,会引起症状的加重。

2、患有各种干燥性的疾病的人群,是不适合食用肉桂的。

3、另外,患有慢性肝病、出血性疾病、大便干燥等这些疾病的朋友们,在生活中也要尽量的少服用肉桂的,不然会使得我们出现上火的情况,导致病情加重的。

肉桂的食用禁忌

1、阴虚火旺、体内火大的人不可以食用,会跟肉桂的脾性发生冲突。

2、孕妇和儿童不可以轻易食用。

3、有出血性疾病的人及女性月经期间不可以食用。

4、春天和夏天天气干燥,容易上火,不要轻易食用。

这肉桂可能是一味中药

可能是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的吧

()

(李秉滔)

学名:Presl。又名玉桂。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老树皮厚约1.3厘米。叶与树皮有特殊香气。幼枝略呈四棱形,密被灰黄色短绒毛。叶革质,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长8~16(34)厘米,宽4~5.5(9.5)厘米,顶端稍急尖,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有疏柔毛;离基三出脉,脉腋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2厘米。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长8~16厘米;花小,白色。果椭圆形,长约1厘米,直径7~9毫米,黑紫色;果托杯状,边缘平截或略具齿裂。花期5~6月,果熟期10~12月。主产中国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浙江、湖南、江西南部,广西、广东最多,多为人工纯林。野生树木生于海拔800米以下常绿林中。印度、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也有栽培。为亚热带树种,喜暖热、无霜害、多雾潮湿的气候环境,抗寒性较樟树弱。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年平均温度超过20℃,最低温在-2.5℃以上适宜生长。喜酸性土(pH4.5~5.5)。幼时耐荫,后渐喜光。深根性,抗风力和荫芽性强。用种子繁殖,应随采随播,发芽率90%以上。6~7年生可开始剥皮。树皮、枝叶、花果、根可制成多种药材,统称“桂品”,树皮称“桂皮”,枝条称“桂枝”,嫩枝称“桂尖”,果托称“桂盅”,幼果称“桂子”。有祛风寒、止痛、化痰、活血、健胃、滋补、抗菌等功效。各部均可蒸制桂油,可作化妆品、糖果等香精配料以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桂皮、桂油为中国特产,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0%,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木材边材黄褐色或灰黄褐色,心材浅红褐色,结构细致,干燥不开裂,可作家具、板料等用材。

肉桂又名企边桂、桂皮、玉桂、油桂、官桂、牡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海南、台湾等地。国外产于越南、印度等国,其中以越南为主产地。以越南产的“交趾桂”为最佳,奉为道地药材。呈板片状、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厚0.2~0.8cm。外表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纵纹及A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地衣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用指甲刻画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有气香浓烈的特殊香气,味甜、辣。

以体重、肉厚、油性大、香气浓厚、嚼之少渣者为佳。

肉桂,中药名。为樟科植物肉桂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肉桂(拉丁学名:Presl)是樟科,樟属中等大乔木,树皮灰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革质,边缘软骨质,内卷,绿色,有光泽,无毛,叶柄粗壮。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白色,花被裂片,花丝被柔毛,扁平,花药卵圆状长圆形,子房卵球形。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果托浅杯状。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原产中国,印度、老挝、越南至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喜温暖气候,喜湿润,忌积水,但雨水过多会引起根腐叶烂。幼苗喜阴,成龄树在较多阳光下才能正常生长。该种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通透性强的微酸性或酸性沙壤土或壤土。繁殖方式有萌蘖繁殖、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

肉桂的树皮常被用作香料,烹饪材料及药材。其木材可供制造家具,该种也能作为园林绿化树种。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树皮。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能】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临床用名肉桂。

【主治】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瘀血,治风痹,关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开宝本草》:味甘、辛,大热,有毒。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出汗,止烦,止唾、咳嗽、鼻齆,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

《药类法象》:补下焦相火不足。治沉寒痼冷之病,及治表虚自汗。春夏二时为禁药也。

《药性赋》:味辛,热,有毒。浮也,阳中之阳也。气之薄者,桂枝也;气之厚者,肉桂也。气薄则发泄,桂枝上行而发表;气厚则发热,肉桂下行而补肾——此天地亲上、亲下之道也。

《本草纲目》:寒痹风喑,阴盛失血,泻痢惊痫。

《本草乘雅》:牡色紫赤,有花无子,得阳之始;菌色青黄,有花有子,得阴之始。牡为牡,菌为牝也。盖圭之妙用,宣扬宣报,靡不合和。牡主气结喉痹,神明不通,关节不利,此病之欲宣扬者也。牡则先宣摄中气,而后为宣扬者也。亦主上气咳逆,不能吸入,反吐其吸,此病之欲宣摄者也。牡则先宣先聘通使,此藏阴之气欲宣扬者也。菌则先宣摄精神,而后为宣扬者也。设宣扬而不先宣摄,宣摄而不先宣扬,斯不和,斯不合矣。菌则宣扬宣摄藏阴神藏之五;牡则宣扬宣摄中气关节窍脉形藏之四。功力之有异同者,牝牡有别故也。不唯有别,且各分身以为族类,故各从其类以为上下内外,轻重厚薄之殊。气味辛温,功齐火大,对治以寒为本,以阴为标,以寒水为化;或本之本气似隐,而标之寒化反显;或阴气承阳,而血妄行;或水寒亢害,而厥逆洞注;或火不归源而外焰内寒;或火失炎上而盲聋喑哑;或真火息而邪火炽;或壮火盛而少火灭,外显寒酸,更当饵服。乃若驱风,捷如影响,以刹帝利种。

《景岳全书》:味辛甘,气大热,阳中之阳也。有小毒,必取其味甘者乃可用。桂性热,善于助阳,而尤入血分,四肢有寒疾者,非此不能达。桂枝气轻,故能走表,以其善调营卫,故能治伤寒,发邪汗,疗伤风,止阴汗。肉桂味重,故能温补命门,坚筋骨,通血脉,治心腹寒气,头疼咳嗽鼻腊,霍乱转筋,腰足脐腹疼痛,一切沉寒痼冷之病。且桂为木中之王,故善平肝木之阴邪,而不知善助肝胆之阳气。惟其味甘,故最补脾土,凡肝邪克土而无火者,用此极妙。与参、附、地黄同用,最降虚火,及治下元阳亏乏。与当归川芎同用,最治妇人产后血瘀,儿枕腹痛,及小儿痘疹虚寒,作痒不起。虽善堕胎动血,用须防此二证。若下焦虚寒,法当引火归元者,则此为要药,不可误执。

《本草备要》:大燥,补肾命火。辛甘大热,气厚纯阳。入肝肾血分,平肝补肾。补命门相火之不足。两肾中间,先天祖气,乃真火也。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无真阳之火,则无以蒸糟粕而化精微,脾胃衰败,气尽而亡矣。益阳消阴,治痼冷沉寒。能发汗疏通血脉,宣导百药。辛则善散,热则通行。去营卫风寒,表虚自汗,阳虚。腹中冷痛,咳逆结气。咳逆亦由气不归元,桂能引火归宿丹田。木得桂而枯,削桂钉木根,其木即死。又能抑肝风而扶脾土。肝木盛则克土[8u58药材网www.8u58.com],辛散肝风,甘益脾土。从治目赤肿痛,以热攻热,名曰从治。及脾虚恶食,命火不足。湿盛泄泻,土为木克,不能防水。古行水方中,亦多用桂,如五苓散、滋肾丸之类。补劳明目,通经堕胎。辛热能动血故也。得人参甘草麦冬良。忌生葱、石脂。

《本经逢原》:肉桂辛热下行,入足太阴、少阴,通阴跷、督脉,气味俱厚,益火消阴,大补阳气,下焦火不足者宜之。其性下行,导火之源。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利肝肾,止腰腹寒痛,冷痰霍乱转筋,坚筋骨,通血脉。元素言补下焦不足,沉寒痼冷之病,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时珍治寒痹风湿,阴盛失血,泻痢惊痫,皆取辛温散结之力也。古方治小儿惊痫,及泄泻病,宜五苓散以泻丙火,渗土湿。内有桂,抑肝风而扶脾土,引利水药入膀胱也。赤眼肿痛,脾虚不能饮食,肝脉盛,脾脉弱,用凉药治肝,则脾愈虚;用暖药助脾,则肝愈盛。但于温脾药中,倍加肉桂,杀肝益脾,一治而两得之。同丁香治痘疮灰塌,以其能温托化脓也。又桂辛散,能通子宫,而破血调经,消症瘕,破瘀坠胎,内托阴疽溃痈久不敛,及虚阳上乘,面赤戴阳,吐血衄血,而脉瞥瞥虚大无力者,皆不可缺。有胎息虚寒下坠,服黄芩白术辈安之不应,小腹愈痛愈坠,脉来弦细或浮革者,非参芪桂附、十全大补温之不效。昔人又以亡血虚家,不可用桂。时珍以之治阴盛失血,非妙达阴阳之理,不能知此。惟阴虚失血,而脉弦细数者切忌。今人以之同石灰等分为末,掺黑膏上,贴癖块效,亦取辛温散结之力。然惟藜藿之人,皮肤粗厚者宜之。

《本草分经》:辛、甘,纯阳大热,入肝肾血分。补命门相火之不足,能抑肝风而扶脾土,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治痼冷沉寒,疏通血脉,发汗去营卫风寒。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辛而甘,气香而窜,性大热纯阳。为其为树身近下之皮,故性能下达,暖丹田,壮元阳,补相火。其色紫赤,又善补助君火,温通血脉,治周身血脉因寒而痹,故治关节腰肢疼痛及疮家白疽。木得桂则枯,且又味辛属金,故善平肝木,治肝气横恣多怒,若肝有热者,可以龙胆草、芍药诸药佐之。《神农本草经》谓其为诸药之先聘通使,盖因其香窜之气内而脏腑筋骨,外而经络腠理,倏忽之间莫不周遍,故诸药不通透达之处,有肉桂引之,则莫不透达也。

【现代药理研究】

1. 肉桂醛能增强离体心脏的收缩力,改善心肌供血,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肉桂对冠脉和脑血管有短暂扩张作用。

2. 肉桂可预防静脉或动脉血栓的形成。

3. 肉桂有镇静、抗惊厥、镇痛、中枢解热作用,能产生中枢源性的脑电图激活作用。

4. 肉桂对胃肠平滑肌的自主收缩有抑制作用,对消化系统,尤其对胃溃疡有明显疗效。

5. 肉桂对免疫系统有促进作用。

6. 肉桂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保护作用,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7. 肉桂有抗应激、抗辐射作用。

8. 肉桂有较广泛的抗真菌、抗菌作用。

9. 肉桂能对抗前列腺素的缩血管作用,改善子宫微循环功能。

肉桂是药来用植物,全身是源宝.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  Presl)的干燥树皮,别名牡桂、简桂、玉桂zhi。其dao树枝(桂枝),幼果(桂子)也可入药。桂皮为珍贵中药及调味品,有温肾补阳、散寒止痛的作用。从桂树枝叶蒸馏得到的桂油,是珍贵香料和多种有机香料的合成原料,并可药用。如今桂油已大量用于饮食行业。其木材是家具的良材。主产于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和湖南,江西亦有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2一17米。单叶互生;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主脉三出。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花被6,黄白色;雄蕊9;子房1室。浆果卵圆形,熟时紫黑色。花期5-7月,果熟期翌年2-3月

常绿乔木,叶呈椭圆形,开小百花,树皮可药用,及桂皮

亦称中国肉桂(

)。

樟科()植物,学名为

。树皮芳香,亦称肉桂,可作香料,味与产自斯里兰卡肉桂的桂皮相似,但较辣,不及桂皮鲜美,且较桂皮厚。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性状】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和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

楼主,。肉桂是副职业疱丁6级做(一飞冲天)的材料

在吴国北固山关驿可以买到````

肉桂属于温热性质的中药材,适量的食用可以起到温阳补肾、散寒止痛、通经活络、降低血压、降低血糖、增加胰岛素分泌等作用,通常用于改善患者的肾虚、免疫力下降、手脚冰凉等疾病。

肉桂在平时都是用于调味的,但是它实际上还是一种中药材。肉桂在中药中就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有较好的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还能起到补火助阳的作用,一般可以用于缓解患者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等症状。

樟科植物.树皮芳香,亦称肉桂,可作香料,味与产自锡兰肉桂的桂皮相似,但较辣,不及桂皮鲜美,且较桂皮厚.肉桂皮含有1~2%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肉桂醛(C9H8O.肉桂皮用作菜肴的调味品,特别用于利口酒和巧克力.南欧人对肉桂的喜爱胜于桂皮,在北美则肉桂粉不问来自中国肉桂抑锡兰肉桂,均不加区别地一起出售.肉桂皮从茎和枝条剥取,搁置干燥后,卷曲成卷.有的品种则为刮取.刮取者薄而为亮红褐色,未刮过的树皮厚而为灰色.肉桂粉浅红褐色.中国产肉桂的香味稍逊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产者,三者均具芳香,味甜而辣.越南肉桂(西贡肉桂质地最佳.中国肉桂和牡桂(C.loureirii的未成熟果实贴生于硬而具皱的灰褐色杯状花萼中,通常长11公釐(0.4吋,包括萼筒。上部径约6公釐(0.25吋,连萼筒摘下干燥即称肉桂芽.有似桂皮的芳香和肉桂皮的甜辣味,用于食品调味.【性味】性大热,味辛,甘.【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肉桂不但是一种中药材,在生活中还可以做为调味品,这是一种药食两源的食物。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味辛、甘,性大热,主要有着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一般都是与其他药物或者食材一起配伍服用的。

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主要是有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女性在平时可以适当的食用肉桂,可以起到较好的缓解痛经、闭经的效果,对肾虚也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肉桂,又名玉桂、牡桂,为樟科常绿乔木。树皮芳香,可作香料,味与产自斯里兰卡肉桂的桂皮相似,但较辣,不及桂皮鲜美,且较桂皮厚。止痛药;助阳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肉桂是一种食物,同时它也是一种植物。而且肉桂还可以作为一种中药,有治病的效果,在临床上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可用来炖汤,或者是用来泡酒饮用,可治疗女性痛经以及产后头痛头晕等症状。肉桂也可以用来泡茶喝,可以缓解平时胃寒怕冷的现象,同时也可以缓解四肢手脚冰凉,对于胃寒冷痛以及食欲不振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肉桂是一种中药,也可以作为香料使用,比如说我们平时经常用的五香粉里面就含有肉桂这种香料。作为中药肉桂的中药价值也是很高的。它具有很好的温通经脉的功效。对于一些身体虚弱、胃寒、或者是经常肢体发冷的患者可以使用肉桂搭配其他药物,制作成汤剂治疗。

肉桂既可以当成食物也可以当成药物,因为在中医方面肉桂具有治病的效果。肉桂具有调节月经的作用,如果是女性痛经或者是月经不调,都可以吃一些肉桂。而且还可以缓解气血不足引起的贫血、头晕等症状,也能治疗胃寒冷痛,对于一些肠胃疾病的治疗效果也非常的突出。

肉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它的药用价值很高。如果有点贫血,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下肉桂治疗。除了这个功能以外,肉桂还有利于缓解女性的痛经问题。另外很多女性还有产后出血头痛的问题,也可以使用肉桂进行缓解治疗。当然具体治疗的时候还需要跟其他药物搭配,这样效果会更好。具体药物的配伍还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医生辩证开方。

桂皮通常用来作调味品,但它实际上也是一种中药。桂皮为中草药中的樟科植物,桂皮具有散寒止痛、温通经络的功效,也可起到补火助阳的作用,一般可用于缓解病人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等症状。

肉桂樟科樟属常绿乔木。又名玉桂、牡桂。树皮、嫩枝(桂枝)、花蕾、果实是常用中药。主产中国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分布。植株高10~15米,树皮棕色至褐色;单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矩圆形至近披针形;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小,白色;花被片6,与花被管均长2厘米;能育雄蕊9,花药4室,第3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果卵圆形,长1厘米,直径9毫米,内含种子1枚。花期在8~9月。果熟期在翌年4~5月。喜温暖湿润环境,宜于年均温21℃以上、绝对低湿不低于-2.5℃、年雨量1200~1500毫米、相对湿度80%左右的地区种植。幼树需适当荫蔽,成年树要有充足的阳光。土壤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红黄壤土为宜。主根深,能抗风。萌芽力强。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压条繁殖。幼苗生长慢,2年以上的苗才可定植。植距2×3米左右。种后5~6年采皮,每年春(2~3月)、秋(7~8月)采皮各1次,品质以秋皮(亦称秋桂)最佳。树皮含挥发油1~2%,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另含少量乙酸桂皮酯,中医学上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经、利尿、化痰、健胃、杀菌等功效,也可作食品、化妆品香料。同属植物锡兰肉桂,也具相同功效。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别名牡桂、简桂、玉桂。其树枝(桂枝),幼果(桂子)也可入药。

肉桂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皮和粗枝皮。干皮去表皮者称肉桂心, 采自粗枝条或幼树干皮 者称官桂。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大暑节前将树皮割裂,立秋后剥离,刮去栓皮,阴干。因剥取部位及品质的不同而加工成多种规格,常见的有企边桂、板桂、油板桂、桂通等。切片或研末,生用。 味甜略涩,微微的辛辣中含有爽口的香味。

阳痿了是么?肉桂是一种药材,可以治疗阳痿宫冷单独入药,效果不大的阳痿早泄可以吃点羊腰子加杞蓉肾鞭汤炖食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别名牡桂、简桂、玉桂。其树枝(桂枝),幼果(桂子)也可入药。桂皮为珍贵中药及调味品,有温肾补阳,散寒止痛的作用。从桂树桂叶蒸馏得到的桂油,是珍贵香料和多种有机香料的合成原料,并可药用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别名牡桂、简桂、玉桂。其树枝(桂枝),幼果(桂子)也可入药。桂皮为珍贵中药及调味品,有温肾补阳,散寒止痛的作用。从桂树桂叶蒸馏得到的桂油,是珍贵香料和多种有机香料的合成原料,并可药用。如今桂油已大量用于饮食行业。其木材是家具的良材。主产于广西、广东、湖南、福建、浙江、江西等省。1、选地、整地。苗圃地宜选在排水良好、湿润肥沃、土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坡向宜朝东南方,接近水源,以利干旱时抗旱。选定后要经2-3次犁耙,同时施入厩肥或堆肥等有机肥料,然后作成宽1-1.2米,高15-20厘米高畦。肉桂林地应选在阳光充足,无寒风浸袭的东南坡地,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又无冲刷的山中部地带。呈微酸性的砂壤土为好。2、繁殖方法(1)育苗:生产上主要采用此法①播种育苗。播种最好随采随播。播种前种子用0.3%福尔马林液浸种30分钟。采用点播,行距20-25厘米,株距6-9厘米,覆土2厘米左右。每亩播量为16-18千克。床面覆草保湿,每隔4-5天浇水一次,播后20-30天发芽出土后,即可揭草,随即进行搭棚遮荫。一年生苗高20厘米,地径0.5厘米以上即可选林。②萌蘖促根法育苗:此法专供栽培大树所需的苗木。4月上旬先在萌芽株中选择1-2年生、高1.5-2米,直径2-3.5厘米的萌蘖,在紧接地面处,进行割皮处理,随即培土,促进生根1年后即可移栽。(2)造林。造林时间以春分前后为宜。每亩施入猪粪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造林密度因矮株作业或乔木作业的不同而异。矮株作业株距为1-1.2米,行距为1.2-1.5米,乔木林作业则株行距分别为4-5米和5-6米,栽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3、抚育管理:苗木定植后,要及时覆盖遮荫,栽后2-3年后,可进行林粮间作或种遮荫作物。夏秋季注意锄草,冬季进行追肥。通过加强抚育管理。5年即可采剥桂皮。4、病虫害防治(1)根腐病:霉雨季节,在排水不良的苗圃,地表现严重,防治方法:①防治积水;②及时发现病株并拔除烧毁,以生石灰消毒畦面。(2)桂叶褐斑病:4-5月发生,为害新叶片,可用波尔多液喷洒。(3)肉桂木蛾:是肉桂的主要害虫之一。防治方法:①在其幼虫孵化时期,可用50%磷胺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4000倍液喷雾,10天一次,共喷2-3次;②用白僵菌喷粉防治;③结合剪枝,剪除害枝。(4)卷叶虫:幼虫于夏秋间,将数叶卷曲成巢、潜伏其中,食害苗叶。防治方法:用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喷雾。(5)肉桂褐色天牛、幼虫为害树干,防治方法:①夏秋季用铁丝插入树干幼虫蛀乳内,刺死幼虫,或用敌敌畏棉塞入虫孔毒杀。②4月初,发现成虫,进行人工捕杀。5、采收与加工矮林作业目的是采叶蒸油和生产桂通、桂心等产品。在造林3-5年后,平均每亩可采剥桂皮40-50千克,同时每年还可采收桂叶蒸油1.5-1.7千克,桂皮采剥时间以3月下旬为宜,这时树皮易削离,且发根萌芽快。乔木作用目的是培养桂皮,桂子和种子。造林后15-20年采伐剥桂皮,2-3月采收的称春桂、品质差,可在6月下旬,在树基部先剥去一圈树皮。既可增加韧皮部油分积累,又利于剥皮。桂皮采收后,应进行加工,加工规格有:全边桂:剥取10年以上的桂皮,两端削齐夹在木制的凹凸板内,晒干。板桂:将桂皮夹在桂夹内,晒至七八成干,取出纵横堆叠加压、干燥即成。官桂(桂通):剥取5-6年生幼树的干皮和粗枝皮,晾晒1-2天,卷成筒状阴干即可。

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下图就是大概样子

肉桂是药用植物,全身是宝.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别名牡桂、简桂、玉桂。其树枝(桂枝),幼果(桂子)也可入药。桂皮为珍贵中药及调味品,有温肾补阳、散寒止痛的作用。从桂树枝叶蒸馏得到的桂油,是珍贵香料和多种有机香料的合成原料,并可药用。如今桂油已大量用于饮食行业。其木材是家具的良材。主产于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和湖南,江西亦有栽培。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12一17米。单叶互生;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主脉三出。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花被6,黄白色;雄蕊9;子房1室。浆果卵圆形,熟时紫黑色。花期5-7月,果熟期翌年2-3月

嗨。桂皮是一种樟科常绿树种,具有干、粗枝皮。干皮去皮者称肉桂心,采自粗枝或幼树干皮者称官桂。主要生产广东、广西等地的产品。大夏节前树皮割开,秋冬季剥去,刮去栓皮,阴干。由于剥皮部位和质量的不同,可加工成各种规格,常用的有企边桂,板桂,油板桂和桂通等。切成薄片或研末。口感略带甜味,微辣,有一股清香。

肉桂是樟科植物的一个变种,属常用名贵中药材,既可药用,又是香料副食品,肉桂的干皮入药。

如何种植肉桂?

一、名称溯源这种被称作“平安树”的观叶植物,为樟科()樟属()之常绿小乔木,其真实名字为兰屿肉桂,学名为ki。种加词为地名“红头屿”,即我国台湾的兰屿岛。原来它多产于兰屿岛,其别名尚有红头屿肉桂、红头山肉桂、芳兰山肉桂、大叶肉桂、台湾肉桂等。二、形态特征兰屿肉桂为常绿小乔木,树形端庄,树皮黄褐色,株高可达10米至15米,小枝黄绿色,光滑无茸毛。叶片对生或近对生,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先端尖,厚革质。

查看详细

哪里盛产肉桂?

中国肉桂之乡,是2004年国家林业局授予广东省罗定市的一个称号。当地肉桂种植有300多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罗定市根据山区有十分适宜种桂的地理气候环境、种桂习惯,确立了种桂富民的指导思想,把肉桂作为开发山区、振兴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实施区域布局,实行统一规划,连片种植,集优成势,连成规模。现有种植面积40万亩,有多农户种植肉桂,产值达1.7亿元。按照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原因,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查看详细

什么是肉桂?

肉桂(桂皮;桂枝)Presl地理分布:栽培于沙土或山地。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功效:桂皮: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桂枝: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分类科目:樟科形态特征:乔木;树皮灰褐色,幼枝多

查看详细

中医里面说的肉桂是什么东西?

肉桂全身是宝,枝叶可炼桂油,嫩枝可做桂粒,桂皮是名贵药材,农户投资400元/亩,4-5年后每年亩产纯利可达元。肉桂是樟科植物的一个变种,属常用名贵中药材,既可药用,又是香料副食品,肉桂的干皮入药。目前,市面常见中成药中有上万个品种含有肉桂成分,许多畅销饮料也需要用到肉桂,新加坡产的风湿跌打、止痛止血的“红花油”其中主要成分是肉桂,广东年需要量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现在我国还需依靠进口。肉桂是常绿乔木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0

药材供应

2025-05-01 01:12:43
查看更多

种苗价格

2025-05-01 01:12:43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