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学名:,英文名:,别名:珠仔草、假油甘(潮汕)、龙珠草、企枝叶下珠等。生于山野埔园田坎路旁,一年生草本。做中药用。
叶下珠,学名:,英文名:,别名:珠仔草、假油甘(潮汕)、龙珠草、企枝叶下珠等。生于山野埔园田坎路旁,一年生草本。做中药用。
【出处】始载于《浙江药用植物志》。【拼音名】Qīn?HuīYèXiàZhū【英文名】all-grassofGreyblueLeaf-flower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青灰叶下珠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nthusglaucusWall.exMuell.Arg.[P.fluggeiformisMuell.Ar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切片,晒干。【原形态】形式青灰叶下珠落叶灌木,高2-4cm。枝无毛,小枝细弱。叶互生,具短柄;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长2-3cm,宽1.4-2cm,先端具小尖头[8u58药材网www.8u58.com],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全缘。花簇生于叶腋;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雄花数朵至10余朵簇生,萼片5-6;雌花通常1朵,生于雄花丛中,子房3室,柱头3。浆果球形,直径6-8mm,紫黑色,具宿存花柱;果柄长4-5mm。花期4-7月,果期7-10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800m的山坡疏林内或林缘。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性味】辛;甘;温【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健脾消积。主风湿痹痛;小儿疳积【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小儿疳积。【摘录】《中华本草》
叶下珠是一味中草药,味微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泻利尿,清肝明目的功效。但笔尾草的药效功能不太清楚,您自己看着办吧。
查看详细中草药叶下珠别名:珍珠草、叶下珍珠、叶后珠、十字珍珠草、夜合草、夜合珍珠来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叶下珠ria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去杂质,晒干。性味归经:微苦、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明目,消积。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二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伤口周围。片剂作用差不多!用法用量不一样吧
查看详细不可以,内用煎服或炖汤,外用捣烂。原料名称:叶下珠别名1:.特点:叶下珠,潮汕地区别名珠仔草、假油甘、含羞草、五时合、龙珠草、企枝叶下珠、小里草、油甘草、田合、夜合草、田青仔、叶后珠。外地别名称为珍珠草、十字珍珠、日开夜合、夜合草、夜合珍珠、阴阳草、老鸦珠、叶底珠。本品为大戟科叶草本。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夏秋季采集。叶下珠叶微苦甘,性凉,无毒。入肝
查看详细苦味叶下珠(s)对于肝功能的作用,以及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国内外研究得都很多。更多是亚洲及部分拉美国家的传统药材。苦味叶下珠具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成品我服用过泰国考拉窝的苦味吓下珠提取物。我是解酒护肝的效果也不错。TB上也有卖,希望能帮到您!
查看详细清热解毒祛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腹胀纳差恶心便溏黄疸急慢性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查看详细叶下珠为一年生草本,高10-60厘米。生于山坡、路旁、田边。
查看详细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