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正交法探索蟾酥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以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为指标成分,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影响大小为:乙醇浓度A>提取次数C>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D,乙醇浓度影响最大[8u58药材网www.8u58.com],温度影响最小。确定蟾酥最佳醇提工艺为用80%乙醇在70℃下提取2次、每次90min。结论: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蟾酥醇提工艺存在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乙醇浓度,为蟾酥乙醇炮制工艺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和良好的基础。
蟾酥的主要化学成分是:1、蟾毒内酯类,包括蟾毒素等,是一些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类化合物;2、胆甾醇、麦角甾醇a-谷甾醇等没有强心作用的甾体类物质;3、有机碱类:包括蟾蜍色胺、蟾蜍季铵、5-羟色胺等吲哚衍生物,以及儿茶酚胺;4、化学结构未定的黏液物。
查看详细解毒,消肿,强心,止痛。治疔疮,痈疽,发背,瘰疬,慢性骨髓炎,咽喉肿痛,小儿疳积,心衰,风、虫牙痛。①《药性论》:脑疳,以奶汁调滴鼻中。②《日华子本草》:治蚛牙,和牛酥摩;治腰肾冷,并助阳气,以吴茱萸苗汁调敷腰眼并阴囊。③《本草衍义》:齿缝中血出,以纸紝子蘸干蟾酥少许,于血出处按之。④《医学入门》:主痈疽疔肿瘰疬,一切恶疮顽癣。⑤《纲目》:治发背疔疮,一切恶肿。⑥《本草正》:治风、虫牙痛,以纸拈蘸
查看详细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分泌的浆液,一般常见的有白色浆液,微黄色浆液这就是蟾酥,需要利用专用工具采集后制成干品即可。用专业的技术方法采集,一千只蟾蜍一个月可以采集一斤蟾酥,每年可以生产6-8个月。也就是说一千只蟾蜍一年可以生产大概3-4公斤蟾酥
查看详细大(吉)概2000只(林)蟾蜍能(永)产一公斤蟾衣,蟾酥也是2000(发)只左右能产一公斤。主要看蟾蜍(蜍)个头大小。
查看详细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目前德国已将蟾酥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日本以蟾酥为原料生产“救生丹”。我国著名的六神丸、梅花点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宝、华蟾素注射液等50余种中成药中都有蟾酥成分。
查看详细蟾酥,主要产于吉林、山东、辽宁、江苏等地,是蟾蜍耳后腺及表皮腺体的分泌物,白色乳状液体或浅黄色浆液,有毒。蟾酥具有解毒消肿、通窍止痛、强心利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痈疽疮肿,咽喉肿痛以及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致吐泻腹痛,神智错乱等症。1.强心蟾毒配基类和蟾蜍毒素类化合物均有强心作用,但蟾毒配基类化合物作用更为明显,其化学结构与强心作用有一定的关系。亦有实验证明,蟾酥能增加人体单核白细胞的环磷腺苷的水平,而由
查看详细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中国就含有很多中草药,也是一个中医药大国,而且在中国境内,除了植物以外,还有很多动物,因为本身比较特殊的原因,也可以用在药理方面,而且也有着比较特殊的作用,比如说中国蟾蜍,那么问题来了,中药蟾蜍具有毒性,该如何合理使用?针对于这个问题而言,可以将蟾蜍用在药用方面。虽然说蟾蜍本身是有毒性的,但是在中国药理方面,我们都听说过,以毒攻毒这个说法,而且蟾蜍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蟾蜍
查看详细一般是需要50到60只才能采集够~!~~还有采集蟾酥,蟾蜍不会死的~!~
查看详细蟾酥锭是用来提毒扒毒的,对伤口好像没有什么作用。
查看详细1.团蟾酥:因各地加工习惯不同,其形状亦异,一般多为扁圆形团块,饼状或棋子状(亦称棋子酥)。直径约7厘米,厚约5毫米。全体呈棕紫色、紫红色或淡棕色,表面光滑平坦。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胶质样而光亮,中间夹杂有淡黄色杂质(红黄土)。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状液;用锡纸包碎块少许,烧之即熔为油状。气微腥,嗅之即打喷嚏不止,味麻辣。(照片上)其水溶液有显明的生物碱及皂甙反应。以圆饼状、棕红色或紫黑色、半透明、质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