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有哪些功效?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见图2-27),以根入药。含生物碱、醣类、甾醇、氨基酸、脂肪酸以及微量挥发油、胡萝卜素等。味苦,性微寒。有滋阴降火、润燥生津、解毒利咽等功效。主治烦渴热病、咽喉肿痛、便秘诸症。主产浙江磐安、东阳、仙居等县。栽培历史悠久,是著名浙八味之一。此外,四川、陕西、贵州、江苏、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都有栽培。在湖北恩施市有通过国家GAP认证的生产基地。

图2-27玄参植株形态图

1.植株2.花序3.根

除浙玄参外,还有川玄参(S..),主产四川的彭州市(原彭县)、锦竹等市,重庆的永川和涪陵等地;北玄参(S..),分布于辽宁、吉林等省,有少量栽培;华北玄参(S.xim.)分布在河北等地,系野生。以上四种玄参,以浙玄参根粗壮肥大,产量高,品质佳。

玄参为深根性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但茎叶能经受轻霜,适应性较强,南北方都可生长。土壤积水易烂根。

玄参,又名重台、正马、玄台、黑参、元参等,属多年生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用圆柱形的根入药。玄乃黑之意,表皮灰黄色或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断面墨黑,嗅之有一股酱气[8u58药材网www.8u58.com],尝之甘中微咸略苦,产于浙江、四川、湖北,其中以浙江产量大质量好,故被列为“浙八味”之一,并以支条肥大、皮细、质坚、芦头修净、肉色乌黑者为佳。中医学认为,玄参性味苦咸、凉,入肺、胃、肾经,具有滋阴降火、凉血解毒的功能,可治疗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便秘、咽喉肿痛、吐血、衄血等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清代名医陈修园也说:“元参所以腹中诸疾者,以其启肾气上交于肺,得水天一气,上下环轶之妙用也。”历代医家对玄参颇为重视,各医家都有一定见解。如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对它破格重用,在治疗邪热入营、神昏谵语,以及热入血分,证见舌质深绛,脉数、烦扰不寐、吐血、衄血、发斑而应用的代表方剂,如清营汤、清宫汤、化斑汤中,都使用了玄参。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玄参含生物碱、糖类、氨基酸、甾醇和脂肪酸,以及微量挥发油及胡萝卜素等。现代医学认为玄参有解热降压的作用,玄参流浸膏还有降低血糖和抗真菌的作用。玄参的功效较好而又价格低廉,在医药领域中用途广泛,但脾胃有湿和便溏者则不宜使用。

玄参什吗形状?

高大草本,可达1米余。支根数条,纺锤形或胡萝卜状膨大,粗可达3厘米以上。茎四棱形,有浅槽,无翅或有极狭的翅,无毛或多少有白色卷毛,常分枝。

查看详细

玄参药有哪些功效?

玄参性味苦咸、凉,有滋阴,降火,除烦,解毒的功效,可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等疾病。

查看详细

玄参要怎样加工?

玄参的加工:玄参根采收后摊放在晒场上暴晒4~5天;经常翻动,使根部受热均匀。夜晚收进室内或用物盖好,次日再晒。当晒至半干时,剪去芦头和须根,堆积4~5天,使其“发汗”,然后再晒,如此反复堆积晾晒,约经40~50天即可达到八成干。若此时根内部肉质部分仍有白色,需继续堆晒,直至黑色。若遇阴雨天,也可用火烘干。开始火力不宜过猛,温度控制在60℃左右。在烘烤时应经常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烘至半干时,取出堆积

查看详细

丹参、苦参、玄参有什么区别吗?

肯定有区别了,不同的药。丹参;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苦参;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玄参;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查看详细

百合玄参汤有什么功效?

一、百合的营养成分:1、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镁、锌、硒、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泛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素。2、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功效成分,如秋水仙碱、百合甙AB等多种生物碱。3、每百克中含蛋白质3.36毫克、果胶5.61毫克、膳食纤维1.7毫克、维生素C含18毫克、钙11毫克、磷61毫克、镁43毫克、铁1毫克、钾510毫克,高于多种同类蔬菜。二、百合适宜的人群:适宜哮喘

查看详细

玄参的作用与功效及禁忌什么人不能吃玄参?

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口渴舌绛、烦躁、夜寐不安、神识不清或身发斑疹等症。温邪入于营血,伤阴劫液则口渴舌绛,内陷心包则烦躁神昏。玄参能清热凉血,并有养阴生津作用,常合鲜生地、麦冬、黄连、连翘、银花、竹叶卷心等同用于以上诸症。2.用于咽喉肿痛、目赤、瘰历结核等症。咽喉肿痛有外感风热所致者,有阴虚、虚火上炎所引起者,这两类咽喉肿痛,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1

药材供应

2025-04-04 07:51:36
查看更多

种苗价格

2025-04-04 07:51:36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