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败酱草的作用

败酱草为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和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性味辛、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习惯用于治疗肠痈(阑尾炎)、肺痈(肺脓疡)、痈肿疮毒和产后瘀阻腹痛等症,常用量6—15克。近年来,通过临床验证,本品还有许多新的功用。

1、制胃酸

泛酸、吐酸为脾胃及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无论病属寒属热,皆可随方加入败酱草15克,有良好的制酸作用。效不显者,重用至20—30克。

2、保肝利胆

能促进肝细胞新生,防止肝细胞变性,具有较好的保肝、降低转氨酶的作用。黄花败酱煎剂能促进胆汁分泌。

3、抗肿瘤

墓头回有显着的抗肿瘤功效。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率为100%。电镜观察其抑瘤作用系直接的杀伤作用。对艾氏腹水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水提液对白血病细胞有显着的细胞毒作用。

4、抗病原体

(1)抗菌:两种败酱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内毒素有明显的减毒作用。

(2)抗病毒:黄花败酱对柯萨奇病毒、合胞病毒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含硫苷对HIV有显着的灭活作用。

5、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实验证明,本品清热解毒化湿、凉血化瘀排脓[8u58药材网www.8u58.com],有消除局部炎症,改善病变部位微循环,促进溃疡修复的作用。用本品30—60克,配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10克,茯苓丹参各20克,薏苡仁30克,黄连吴茱萸各5克,木香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可达93.7%。

败酱草如何种植?

败酱草()又名苦斋,以其嫩茎叶作汤、凉拌或爆炒为佳,也可制成脱水干菜和软包装保鲜产品。     败酱草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上,生长良好。缺乏有机质,通气不良的粘质土上,根系发育不良。适宜的土壤PH值为6左右。苦菜耐寒、耐热、耐旱、耐瘠性均较强,在阴坡潮湿环境,茎叶舒展,叶色深绿,生长茂盛,在阳光充足的干旱地方,茎叶皱缩呈

查看详细

败酱草与蒲公英有什么区别?

在郊外或是风景区春游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在草坪上铺一张桌布,摆上我们喜欢吃的小点心,然后看着孩子们在身边跑来跑去,这个时候我们一定可以看到周围的蒲公英,它一团一团的,风一吹就飞走了;有一些植物经常和蒲公英混淆,那就是败酱草;那么,败酱草与蒲公英有什么区别呢?败酱草,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山坡草地等地方,味辛、苦,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以根状茎和根、全草入药。根春秋季节采挖,去掉茎叶洗净,晒干

查看详细

败酱草是什么功效?

败酱草功效与作用有很多,但是其主要还是用于临床应用,他的药用价值很高。大多都生在草坡上或者路旁,除了我国西北地方没有,中国其他地区均有分布。是一种绿色的叶片植物。深受广大喜欢保健人事的喜爱。中医学上它也是经常运用到,有一定的地位。属于芸香科,败酱草功效与作用特别多,但其味道微苦,性凉。气味有些难闻。有人不喜欢这种味道。一株草上叶子繁多,叶片上有小的粗毛,叶片呈现锯齿状。败将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可

查看详细

败酱草有哪些特性?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入胃、大肠、肝经。【功效主治】1.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用于肠痈腹痛,恶心呕吐,若脓未成,可配伍银花、连翘、丹皮、大黄等,方如红藤煎;若脓已成,可配伍薏苡仁、附子,方如薏苡附子败酱散。用于肺痈,吐腥臭脓血痰,咳嗽,胸痛,可配伍鱼腥草、芦根、黄芩、桃仁等。用于乳痈,则宜与瓜蒌、贝母、天花粉、连翘等同用。治热毒疮痈,常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并可以鲜品捣烂敷患处。2.祛瘀止痛用于血

查看详细

败酱草有益于咳嗽吗?

没错,败酱草确实可以有效治疗咳嗽,但是败酱草气味难闻,可以用车前子熬水也是有助于咳嗽的建议不要吃药,药物都是抗生素,西药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对身体不好,所以不建议服用药物可以从食疗上入手,安全又健康建议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多喝一点水,出一些汗,让病菌随着尿液和汗液排出体外如果不喜欢喝白开水,可以适量喝一些绿茶、生姜红糖水、鲜榨果蔬汁等等果汁中的果渣一定要过滤干净,这样喝的时候不

查看详细

败酱草能吃吗?

败酱草是一味中药,性凉,味辛,苦。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排脓的功效,常用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3-31

药材供应

2025-04-26 10:15:32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