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主治】
1.发表祛风用治风寒表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常配伍防风、生姜、羌活等。
2.止痛用治头痛,可配藁本、蔓荆子等;用治牙痛,可配石膏、升麻等;用治眉棱骨痛,属风寒者可单独应用,属风热者可配黄芩同用。
3.通鼻窍本品上通鼻窍,为治鼻渊要药,常配伍苍耳子、辛夷、薄荷等,方如苍耳散。
4.消肿止痛用治疮疡初起,红肿热痛,常配伍金银花、天花粉、穿山甲等,方如仙方活命饮。用治疮疡脓已成而不易穿溃者,可配黄芪、皂角刺。用治乳痈肿痛,可配公英、瓜蒌、贝母等。
5.燥湿止带用治妇女寒湿带下,常配伍海螵蛸、白术、黄芪等。用治湿热带下黄稠,常配伍黄柏、椿根皮、车前子等。
6.解蛇毒用治毒蛇咬伤,可配伍雄黄、乳香等份研末[8u58药材网www.8u58.com],温酒调服,方如白芷护心散。现代有些蛇药解毒片即有本品配伍在内。
【用量用法】3~10克。水煎服。
【禁忌】阴虚火旺、血虚有热者忌用。
【按语】白芷辛散祛风,温燥除湿,芳香通窍,善能止痛,又可消肿排脓。其止痛效果良好,不仅用治头痛,也可用于风湿痹痛。配荆芥、防风,能散风寒而止头痛;配苍耳子、辛夷花,能通鼻窍而治鼻渊;配白术、茯苓、乌贼骨、芡实,可健脾燥湿而治寒湿带下;配黄柏、苍术、椿根皮,可清热燥湿而治湿热带下;配银花、天花粉、当归、甘草等,可消肿排脓而治疮疡肿痛;配桑枝、独活、秦艽,可祛风止痛而治风湿痹痛。
【类药鉴别】羌活与白芷,祛风解表以治风寒表证、祛风止痛以愈头痛之功略同,故每相伍为用。唯羌活入膀胱经,善治太阳头痛,且有祛除风湿、止痉作用;白芷则入胃经,善治阳明头痛,且具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透鼻窍、解蛇毒之功。
白芷在中药里属于辛温解表药,白芷入药用的干燥的根茎,但白芷苗也有一定药理作用的,也有一定的散寒通窍、祛风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的功效;所以只要有适应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白芷苗的。
查看详细白木白芍白苓白芷具有一定的美白祛斑效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需要长期持久服用,起码两三个月才能看出点效果。白芍、白术和白茯苓是传统的润泽皮肤、美白的药物。白芍味甘、酸,性微寒,有养血的作用,可以治疗面色萎黄、面部色斑、无光泽;白术性温,味甘、苦,有延缓衰老的功效;白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祛斑增白;简单的美白祛斑的方法:1、牛奶美白准备一小杯鲜奶,(夏天的时候,也可以把鲜奶到放到冰箱里,敷上凉凉的,会
查看详细白芷由于近两年的高价,又一次刺激了药农的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只是2012年亳州产区由于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亳州地产白芷个头比较瘦小,比正常年份的亩产千克减少30%-40%左右,一般亩产千克,2012年亳州产区白芷产量并没有增加多少。这就使得白芷价格并没有进一步下滑的根本原因所在。即便是这样,对于种植相对简单,管理相对粗放的白芷来说,种植白芷收益依然比种植粮食作物收益好,2012年亳州白芷
查看详细有人说:白芷既是药材,又是香料调料,用途广,作为“十三香”原料之一,是香料类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其味芳香、微苦,具有去异味,增香味,调节口味,增进食欲的作用,常用于煮、卤、酱、烧、扒、焖、烩、蒸、炸、烤、腌等多种烹调方法。白芷作火锅底料、卤料,具有提味、保鲜、防止腐化的功效。南方的煲汤加入白芷,很受当地人喜爱,如“白芷川芎鱼头汤”。北方烹制牛羊肉加白芷,可除膻增鲜,使肉质细嫩。白芷有收敛的功效,烤鸡
查看详细白芷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机止痛的功效,常用于头痛、牙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皮肤瘙痒等症状。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力、保肝护肝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表虚自汗等。中药也不能随便用,应该让中医大夫看看您属于什么体质,需不需要用这些药。
查看详细春播种植的,当年10月采,秋播的,第二年7~9月采,选择晴天,先割去地上枯黄的茎叶,再挖出根部,除去残茎、须根和泥土,不需水洗,晒干或低温烘干,置阴凉通风处保存。饮片加工:将收购的药材个子,入水中略泡,洗净,取出,堆放,上覆麻袋等保湿物,这叫闷润,俟药材中心略软,即可切片,经筛分,干燥即可。过去,有为追求颜色白的,加硫磺熏制。只要取消此项步骤,就是无硫饮片。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