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花含挥发油,油中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蜡梅甙、a-胡萝卜素、亚油酸、油酸等化学成分,叶中含蜡梅碱、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鲜叶含氰氢酸。种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成分。并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如花蕾:性温,味甘、微苦。解暑生津,开胃散郁,通乳润燥,止咳。主治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烫伤,火伤,中耳炎等。根及茎,辛,温。祛风理气,活血解毒。主治哮喘,劳伤咳嗽,胃痛,腹痛,风湿痒痛,疗疮肿毒,跌打创伤等。外用适量,研末撒。
以下介绍几个有关腊梅的常用便方。
久咳:蜡梅花9克,泡开水代茶饮。
胃气痛:蜡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中耳炎:蜡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内[8u58药材网www.8u58.com],3~5天后,用油滴耳,每次2~3滴。
风寒感冒:根(干品)15克,生姜3~5片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服用。
烫火伤:蜡梅花以菜籽油浸后,涂敷患处。
暑热、心烦头昏、头痛:蜡梅花、扁豆花、鲜荷叶各适量,水煎服。
急性结膜炎:蜡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调入蜂蜜少许饮服。
【别名】黄梅花、黄腊梅、腊木、铁筷子
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腊梅,以花蕾、根、根皮入药。冬末春初采收花蕾;根、根皮四季可采;烤干或晒干。
【性味归经】
花蕾:辛,凉。
根、根皮:辛,温。
【功能主治】
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
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根皮:外用治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花蕾1~2钱,水煎服;外用浸于花生油或菜油中成“腊梅花油”,用时搽患处或滴注耳心。
根5钱,水煎服;根皮(刮去外皮)研末,敷患处。
梅花鹿与人参、不老草称东北三宝中国从古至今就有把梅花鹿做为滋补强身的药物记载。梅花鹿的药用价值也最高,鹿全身是宝,鹿茸,鹿鞭,鹿胎,鹿茸血,鹿角胶,鹿胎膏,鹿心,鹿肉,鹿肾,鹿油等产品,都是纯源料药材,制作加工过程无任何添加剂,货真价实,是消费者最值得依赖的产品远销东南亚,香港,台湾,韩国等地,颇受好评。1、鹿鞭:功效:补肾、壮阳、益精治劳损,腰膝酸痛、肾虚耳鸣,阳萎早泄,宫冷不孕等。2、鹿茸:壮
查看详细梅花原产我国,喜温暖气候,较耐寒,但一般不能抵抗一15c—一20c以下的低温,它对温度很敏感,旬平均气温达6c~7c时即开花,乍暖之后尤易提前开花。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要求排水良好,涝渍数日即可大量落黄叶或根腐致死。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粘壤土或壤土为佳,中性至微酸性最宜,微碱性也可正常生长。忌在风口栽培。梅是阳性树种,最宜栽植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之处。否则生长不良,开花稀少甚至全不开花。
查看详细腊梅名梅,却不是梅。因为腊梅和梅不同科,梅是蔷薇科杏属植物,腊梅是蜡梅科蜡梅属植物。腊梅与梅花有些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先开花后展叶。它们的不同点是,花朵颜色不同,腊梅以蜡黄为主。
查看详细梅花1一2月开花,兰花1-3月开花,6月荷花开花,石榴5-7月,5月蔷薇花,3月桃花,腊梅可分早花(11月下旬一次年1月下旬,盛花期1月),晚花(2月上旬至4月上旬,盛花期2月),12月水仙花,芙蓉花10-11月,菊花10-11月,桂花9-10月,凤仙花一般6-8月3月下旬播种6月-8月开花,4月下旬播种7月-9月开花,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就可到国庆节开花。
查看详细梅树的最初栽培,是以食用梅果为目的的。梅子可以食用(多以果梅),果实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和糖等成分。除鲜食外,还可以糖渍,制成蜜饯,也可以酿酒等。有名的夏季饮料酸梅汤,就是用乌梅加糖配制而成的。把配制好的酸梅汤冰镇,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夏季清凉饮料之一。说到冷冻酸梅汤,据传说,慈禧太后很爱喝。那是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以后,她逃到西安。一天,她心烦口渴非要酸梅汤不可。当时,到哪里去找冰,御膳房的厨师赶
查看详细这些药物具有疏肝理气,行气止痛的功效,是可以进行治疗乳腺增生等疾病的,尤其是肝气郁结引起的。
查看详细将梅花鹿切成小坨,焯水姜料酒吵起来,放凉后用海鲜酱油,豆瓣酱炒香后添一点水,这样红烧烧出来非常好吃
查看详细各有各的好处,马鹿长的慢要4年才开始出茸,可出十年,梅花鹿3年开始出茸,寿命20年左右
查看详细蒸肉的时候放几片一起蒸食,不宜过多,应适量。煲汤亦可,仍需注意用量。还可泡酒服用,功效更佳!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