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学名:Crotontiglium)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巴豆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味辛性热,有下泻毒性。呕吐、腹泻、白细胞升高等是巴豆中毒的主要表现。
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8u58药材网www.8u58.com],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有小毒,须慎用。产于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区。
巴豆不是药材,是一种高大树上结的果实,人吃了会拉肚子,过去主要用于生产肥皂一种原料。
巴豆(又名:巴菽)为大戟科乔木植物巴豆的成熟果实。辛、苦,热;有大毒。归胃、大肠、肺经。有以下作用1.泻下寒积: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腹满胀痛等。2.逐水退肿:用于腹水膨胀,二便不利,有消肿之功。3.祛痰利咽:用于痰壅咽喉,气急喘促等。以巴豆与白矾同炒,候矾枯,去巴豆不用,研矾为细末,水调服,或干末吹入喉中。4.蚀疮祛腐:用于疮疡疔毒等,外用,常与乳香,没药等同用。
查看详细〖药材及成分〗为大戟科乔木植物巴豆.的成熟种子。多系栽培。产于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秋季种子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摘,晒干,破开果壳,取出种子,用仁或制霜。巴豆仁,是将巴豆,用粘稠米汤或面汤浸拌,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去皮,取净仁,炒焦黑用;巴豆霜,是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烘,压榨去油后碾细,过筛。含巴豆油34~57%,油中尚含巴豆树脂等,另含巴豆毒素、巴豆甙、生物碱等。〖药性
查看详细巴豆卵圆有三棱,顶存柱基底留痕,三室三籽扁椭圆,泻下寒积逐水饮。[来源]为大戟科小乔木巴豆.的成熟果实。[产地]主产四川、湖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采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种子含巴豆油,油中主要为油酸、亚油酸、肉豆蔻酸、花生酸、棕榈酸、硬脂酸、月桂酸、巴豆油酸及巴豆酸等的甘油酯;巴豆油的亲水性部分含有巴豆醇的双酯化合物。另含蛋白质巴豆甙(水解生成核糖、巴豆毒素等)。巴豆霜取巴豆仁,碾
查看详细巴豆【处方用名】巴豆,巴豆霜,巴霜,焦巴豆。【来源】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商品规格】本品自古沿用至今,全国各地习用,为巴豆的正品。以粒大、饱满、种仁黄白色者为佳。粒较空、种仁泛油变色者质次。【化学成分】种仁含脂肪油约40-60%,油中含巴豆树脂,系巴豆醇、甲酸、丁酸及巴豆油酸结合而成的酯,有强烈的致泻作用。此外,含蛋白质约18%,其中包括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
查看详细建议不要吃对身体不好,这是一种短期的伤害,身体一种方式,
查看详细1.冰冷食物2.大闸蟹+冰水3.香蕉拌蜂蜜4.巴豆+芒硝+大黄5.香蕉加牛奶也可以6.韭菜+冰水7.白薯+韭菜8.羊肉+冰水9.白薯+柿子
查看详细巴豆含有一种有毒物质可以刺激肠,发生恶性拉肚子!
查看详细三个巴豆都可以要人命的。如费必要最好是不吃。
查看详细巴豆辛热,有大毒。功效为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腐蚀疮疡。治疗寒积,腹水,结胸。巴豆一般入丸散服,剂量不超过0.3克,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轻疗效。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