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和葛藤花不是一种植物。
主要区别是葛根属豆科植物野葛;葛藤花是豆科植物蛾眉葛藤
1、葛根
葛根,又名葛条、粉葛、甘葛、葛藤、葛麻。
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的干燥根。
藤本,长约达10m,全株被黄褐色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托叶盾状着生,卵状椭圆形;中央小叶菱状卵形或宽卵形,侧生小叶斜椭圆形,两面被糙毛,背面较密;托叶盾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花萼钟状,萼齿5,上面2齿合生,下面l齿较长,内外面均被黄色柔毛;花冠蝶形,蓝紫色,长约1.5cm。荚果线形,5~10cm,扁平,密生黄褐色长硬毛。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草丛、路旁、疏林中较阴湿处。主产湖南、浙江、河南、广东。
2、葛藤花
葛藤花,是豆科葛属下的植物,植物形态为蛾眉葛藤,又名苦葛。藤本,长数米。根粗大。茎枝被疏黄褐色长硬毛。三出复叶;托叶盾状椭圆形,长约1cm,两端钝圆,小托叶狭披针形;叶柄长;顶生小叶近圆形或阔椭圆形,长,宽[8u58药材网www.8u58.com],先端短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近阔楔形,上面被短柔毛。背面被绢质柔毛,两侧小叶斜阔卵形。总状花序腋生,长,花多数;小苞片披针形,被毛;萼齿4,披针形,最下面1齿最长,均被黄色短硬毛;花冠蝶形,紫红色,长约1.5cm,旗瓣宽椭圆形,基部具爪和小耳,翼瓣略短于旗瓣;雄蕊10,二体;子房被毛。荚果条形,密被黄色长硬毛,长6-7cm,宽约6mm。种子数粒。花期7-8月,果期8-11月。生于草坡或灌木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是中国南方一些省区的一种常食蔬菜,其味甘凉可口,常作煲汤之用。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含有约12%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大豆(黄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10余种;并含有胡萝卜甙、氨基酸、香豆素类等。可作为药物应用。早在尧、舜、禹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葛藤制麻织布。1972年,江苏吴县草鞋山发掘出三块制作于新石器时代、在今天看来依然技艺精湛的葛布残片,这三块葛布残片是我国从6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利用葛根的可靠见
苦葛根为豆科植物峨眉葛藤的根。
葛根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简介: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葛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葛根的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葛,性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弊,起阴气,解诸毒”。作用功效:1、提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恢复正常肝脏机能,促进胆汁分泌,防止脂肪在肝脏堆积。2、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肝脏解毒功能,防止酒精对肝脏的损伤。3、对高血脂形成的冠状动脉硬化、,通过
查看详细1。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是中国南方一些省区的一种常食蔬菜,其味甘凉可口,常作煲汤之用。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含有约12%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大豆(黄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10余种;并含有胡萝卜甙、氨基酸、香豆素类等。可作为药物应用。2。《本草纲目》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
查看详细可以的。葛根功效:升举阳气,止渴止泻:葛根轻清升散,药性升发,柳举阳气,鼓舞机体正气上升,津液布行。升发脾胃清阳空气而止渴,止泻痢。桂花功效:桂花具有美白肌肤、排解体内毒素、止咳化痰、养生润肺的作用。夏天很多人觉得皮肤干燥,或由于上火而导致声音沙哑,在绿茶或乌龙茶中加点桂花,可起到缓解作用。早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葛根汤”这一著名方剂,至今仍是重要的解表方。《本草纲目》谓葛根“最能开发脾
查看详细葛根粉的作用及其保健价值[编辑本段]葛根粉,也称葛粉,葛根淀粉。具有清凉下火,开胃下食,利尿解酒有特效。从葛根中提炼出的葛根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作用,可降低血压,能显著增加缺血组织的血液供应量,有B1受体阻断作用,可明显减慢心瘁,降低心肌氧耗量,能减轻心肌缺血,限制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抗快速心律失常,能降低胆固醇和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葛粉内含有人体需要的十多种氨基酸和十多种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