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所以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证实炒白芍主养血,生白芍主平肝。实用便方有:1、腹痛:白芍30克,甘草9克,水煎服。2、头晕、头痛:白芍12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3、痛经:白芍9克,干姜3克,红糖20克,水煎服。4、鼻衄不止:赤芍20克,水煎服。5、心绞痛:赤芍15克,丹参10克,槐花12克,没药3克,共研末,炼蜜为丸,每日服12~18克。6、经期腹痛:芍药花6克,粳米适量,共煮粥食用,早晚各1次。7、急性乳腺炎:赤芍30克,甘草6克,水煎服。8、痢疾腹痛:赤芍30克,黄柏30克,水煎,去渣,加蜂蜜服。9、肝硬化等各种腹水症:具有泻下腹水、减轻疼痛、缓解症状的功效。方法是:生白芍100克、生山药100克、生甘草50克,每日1剂,水煎服。注:上述药方用于治疗久病体虚的腹水,祛邪而不伤正。对于体质稍壮者,可佐以大黄6克,收效更快。10、便秘:生白芍20-40克,生甘草10-15克,水煎服。此法疗效迅速,一般2-4剂可排软便,且无便后复结之虞。
芍药(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8u58药材网www.8u58.com],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所以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证实炒白芍主养血,生白芍主平肝。
实用便方有:
1、腹痛:白芍30克,甘草9克,水煎服。
2、头晕、头痛:白芍12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3、痛经:白芍9克,干姜3克,红糖20克,水煎服。
4、鼻衄不止:赤芍20克,水煎服。
5、心绞痛:赤芍15克,丹参10克,槐花12克,没药3克,共研末,炼蜜为丸,每日服12~18克。
6、经期腹痛:芍药花6克,粳米适量,共煮粥食用,早晚各1次。
7、急性乳腺炎:赤芍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8、痢疾腹痛:赤芍30克,黄柏30克,水煎,去渣,加蜂蜜服。
9、肝硬化等各种腹水症:具有泻下腹水、减轻疼痛、缓解症状的功效。
方法是:生白芍100克、生山药100克、生甘草5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注:上述药方用于治疗久病体虚的腹水,祛邪而不伤正。对于体质稍壮者,可佐以大黄6克,收效更快。
10、便秘:生白芍20-40克,生甘草10-15克,水煎服。此法疗效迅速,一般2-4剂可排软便,且无便后复结之虞。
不合适
芍药(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赤芍酸、苦,凉。①《本经》:“味苦,平。”②《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歧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③《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④《本草衍义》:“味涩苦。”入肝、脾经。①《珍珠囊》:“足太阴脾经。”②《汤液本草》:“入手足太阴经。”③《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④《药品化义》:“入肝、小肠二经。”⑤《本草经解》:“入心与小肠。
白芍与赤芍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两药均为芍药之根,性寒,功能止痛,治疗疼痛,反藜芦。同中之异:赤芍为野生芍药之根,白芍为种植芍药之根经水煮后去根皮的木质部;赤芍止痛主治淤血疼痛,白芍止痛主治肝郁胁痛、腹痛、血虚经脉、失养之挛急疼痛。不同点:赤芍善于活血祛瘀,又能清肝泻火,利尿通淋,治疗淤血证,肝火亢盛证,血淋等。白芍长于养血、又能揉肝、敛阴止汗、治疗血虚证、肝阳上亢证,阴虚盗汗等.赤芍与白芍的区别:赤芍为毛莨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等的根。具有清热凉血、散瘀的止痛的功能。本品含芍药甙、芍药新甙、氧化芍药甙等甙类部分白芍为为毛莨植物芍药去外皮的根。具有补血调经、养阴平肝,缓急止痛,敛阴止汗。本品含芍药甙、芍药内酯甙、氧化芍药甙、芍药花甙等。还含微量元素,挥发油等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
查看详细芍药的花语是“美丽动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现在,芍药已经成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是中国的爱情之花。西方的玫瑰是带刺的,中国的情花芍药不仅美丽,而且可以治病,它映闪着中华民族如玉如芍药一样的品德和性格,勤劳、务实,淡如芍香、柔美如玉。芍药如天边的彩霞,亦如相恋中羞涩的少女,浪漫、含蓄的芍药映红着春天的面庞。上巳节的习俗和“赠之
查看详细一、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是一种胃肠动力障碍调节剂。白术生品挥发油含量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白术炮制品白术内醋含量高,可以抑制胃肠蠕动。当肠管活动处于抑制状态(便秘)时,白术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排便;反之,当肠管活动处在兴奋状态(泄泻)时,白术能抑制胃肠蠕动,有助止泻。二、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
查看详细白芍有用于月经不调、用于肝气不和、用于头痛、美容养血等功效作用。1.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白芍能养血敛阴,治妇科疾患,常与当归、熟地黄、川芎等药配合应用。
查看详细白芍药(学名:aPall)也称白花芍药,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中外,其称白花芍药。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植。芍药有“花相”之称.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大艳丽,花形多变,适应性较强,是园林观赏的主要花卉。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和东北;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生于山地草坡。白芍药是中国七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