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百合首先要繁殖种苗,可用种芯、籽球、珠芽、鳞片、种子、组织试管培养等繁殖方法。生产上常用籽球、珠芽、鳞片等繁殖方法。
(1)籽球繁殖。
采用次生小鳞茎进行繁殖。该法见效快,病害少。百合的地上茎地表部分会长出1~2厘米大小的籽球(次生小鳞茎),采收百合时留下,埋在沙里,秋播时作种用。秋播时,行距20~25厘米,株距8~10厘米,播深4厘米,播种后覆土盖草。第二年长到直径5厘米,重30克以上者,即可作大田生产用种,较小的鳞茎再培养一年。
(2)珠芽繁殖。
麝香百合不产生珠芽,其他百合夏天在其叶腋处能长出蚕豆粒大小的珠芽(即气生小鳞茎),每株可产生40粒以上。夏季气温不断升高,珠芽会脱落,应在脱落前采收,留作种用,当年9~10月播种。要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播种,行距12~15厘米,株距5厘米;每穴1粒,播深3~4厘米,播后覆土盖草,保温防冻。翌年春揭草,追施肥料,促使生长,夏末秋初挖出珠芽沙藏[8u58药材网www.8u58.com],秋后加大株距再培养一年,到第二年挖出供生产用种。
(3)鳞片繁殖。
这种方法繁殖系数高,较为常用。待鳞茎充分成熟后掘起,选肥大无病虫害的,用利刀把鳞片从基部切下,随即播于铺沙壤土的苗床中。播时基部朝下,各片距离3厘米,上盖细沙厚约6厘米,床土保持温度20~24℃,湿度80%~90%,培养15天,在鳞片的切口处会长出米粒大小的鳞茎体。30天后长叶,60~70天即可长成直径1.5厘米左右的小籽球。把籽球移植到大田培育1~2年,就可按鳞茎大小分别供生产用种。一个健壮的百合鳞茎,可繁殖出100~200棵百合苗。用鳞片繁殖法要选无病健株,先经过35℃以上高温7天的越夏处理,才能发芽快而整齐。
(4)组培繁殖。
外植体常用鳞片。先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再用75%酒精和0.1%升汞消毒3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较大的鳞片可切成小块,接种在添加萘乙酸0.5~1.0毫克/升和6-苄氨基腺嘌呤0.1~1.0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5~7天后,外植体上出现球形小突起,14天后,小球体变成丛状芽,一个月后形成小鳞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