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不宜人群:形瘦体虚及久病者,肾衰竭患者,阳气衰微者,遗尿患者。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不宜人群:形瘦体虚及久病者,肾衰竭患者,阳气衰微者,遗尿患者。
阴虚而无湿热者及小便清长者忌食赤小豆;被蛇咬者百日内忌食赤小豆。另外,尿多之人和身体消瘦之人不宜食用,主要是由于赤小豆具有益水的功能,尤其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平常吃东西较少、食欲不佳、营养欠佳尤其是大便稀溏时的儿童,就不宜食用赤小豆。即使体质正常的儿童,也不宜吃太多赤小豆[8u58药材网www.8u58.com],因为儿童尤其是小儿消化功能较差,进食太多赤小豆会导致消化不良。另外,正服用补益作用的中药、体质虚弱的成人,也不宜同时食用赤小豆
赤小豆
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不宜人群:形瘦体虚及久病者,肾衰竭患者,阳气衰微者,遗尿患者。
宜食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以及肥胖症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如能配合乌鱼、鲤鱼或黄母鸡同食,消肿效果更好;同时产后缺奶和产后水肿的妇女也宜食,用赤小豆煎汤喝或煮粥食用。忌食尿多之人不宜食用,主要是由于赤小豆具有利水的功能。功用主治1,性平,味甘、酸,能利湿消肿(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清热退黄、解毒排脓。2,利尿作用,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患者均有益。3,富含叶
查看详细红豆与赤小豆的区别:1、功效区别(1)红豆: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养生的功效,气味甘、酸、平、无毒,有化湿补脾之功效。红豆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加入莲子、百合更有固精益气、止血和强健筋骨等作用,能治肺燥、干咳,提升内脏活力,增强体力。(2)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利湿消肿、清热退黄、解毒排脓。可单味煎服或与猪苓、泽泻、茯苓皮等配伍,用于治疗水肿胀满等病证;也可与麻黄、连翘、桑白皮等同用,调理湿
查看详细红小豆和赤小豆是同一种食物。红小豆和赤小豆都是赤豆的别称,赤豆为豆科一年生半缠绕草本植物赤小豆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夏秋荚果成熟时采收,晒干,收集种子备用。赤豆荚果圆柱状,种子通常暗红色或其他颜色,长圆形,种脐不凹陷。我国是世界上赤小豆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主要出口国,种子可供食用;也可入药。生长习性赤豆性喜温、喜光,抗涝。全生育期需要10℃以上,有效积温20-25℃,一般在8-12℃以上开
查看详细真正有祛湿作用的是赤小豆。中医里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红豆养心,赤小豆祛湿;从形状上看,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而且单一的赤小豆祛湿效果并不明显,要搭配薏米仁、马齿苋、芡实、槐米、绿茶、淡竹叶等成分一起,俗名叫做马齿苋薏仁茶。做法:先把薏仁炒到发黄,之后和芡实、赤小豆一起浸泡1小时左右,加水煮沸后再添加淡竹叶、马齿苋、槐米、绿茶,用中火煮一小时后放温就可以喝了。当然不想这么麻烦,市面上也有成品的
查看详细《食性本草》曰:“赤小豆坚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薏米性凉,味甘、淡,能健脾、补肺、清热、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
查看详细薏米赤小豆汤功效:1、《食性本草》曰:“赤小豆坚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薏米性凉,味甘、淡,能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抗癌。2、《本草新编》曰:“薏苡仁最善利水,不致损耗真阴,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赤小豆薏米汤能健脾利水,祛湿消脂,尤宜中年体胖者降脂减肥。3、薏米既是一种粮食,也是一味中药,夏季可经常食用,搭配赤小豆还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因薏仁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有诱
查看详细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