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茜草又称茹芦、牛曼。多年生茜草科草本植物。其根外观色黄,内含红色素汁,古代用黄根与花加工成红色染料,现代已不多用。茜草性味:苦,寒。归肝经。有凉血止血,化瘀,通经的作用。主治血热吐衄,崩漏下血,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由于茜草有活血通经的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风湿痹痛。茜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植物染料,古时称茹蔗、地血,早在商周的时候就已经是主要的红色染料。丝绸经茜草染色后可以得到非常漂亮的红色,在历代文献中也有诸多记载。茜草是一种媒染染料,色素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主要有茜素、茜紫素、伪茜紫素等,经套染后可以得到从浅红到深红等不同色调。在出土的大量的丝织品文物中,茜草染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茜草的附方:

1、吐血。用茜根一两,捣成末。每服二钱,水煎,冷眼,用水调末二钱服亦可。

2、妇女经闭。用茜根一两,煎酒服。

3、盅毒(吐血、下血如猪肝)用茜草根、蓑荷叶各三分,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服。

4、脱肛。用茜根、石榴皮各一把,加酒一碗,煎至七成,温服。1.茜草泡酒可以治疗关节炎(风湿痹痛),不论是风寒湿痹,还是热痹,茜草单味药都可以治疗。但是单味药使用药力较弱,最好是配伍其他的药物使用。

2.茜草在配伍其他药物的时候要注意鉴别是风寒湿痹,还是热痹。如果是风寒湿痹,可以配川乌独活海风藤等同用,以祛风除湿、散寒通痹;如果是热痹,可以配忍冬藤络石藤、秦艾等药,以清热通络止痛。茜草,别名蒨草、血见愁、地苏木、活血丹、土丹参、红内消等。茜草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染料之一,古文献中早有记述,多年生攀援草本,生于山坡路旁、沟沿、田边、灌丛及林缘,春、秋季采挖。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血热咯血、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

症见:关节灼热,红肿疼痛,痛不可近,屈伸不便,活动受限,可涉及一个及多个关节。遇热则剧,遇寒则疼痛减轻。有发热、I=1渴、心烦、小便黄热、苔黄、脉滑数。热为阳邪,其性属火;热搏经脉,瘀阻气血;痹着不行,而为疼痛。

功效主治: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茜草的作用:

1.镇咳法痰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及酚红排泌法,分别证明小鼠口服茜草根煎剂75g/kg,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但加乙醇沉淀后的滤液则无效。

2.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表明,茜草根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和部分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茜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3.抗癌作用。

用于风湿痹痛。茜草活血通经,故亦治风湿痹痛,若属热痹者,常配忍冬藤、络石藤、秦艾等药,以清热通络止痛;属风寒湿痹者,又当与川乌、独活、海风藤等同用,以祛风除湿、散寒通痹。用于黄疸。

茜草凉血清瘀热而退黄,用治湿热黄疸,可配茵陈、山栀、大黄等药,以清热凉血,利湿退黄。用于疮痈,痔肿。茜草能凉血化瘀以消散疮痈,治热毒疮疡或乳痈,常配蒲公英、银花、地丁等药;治痔疮肿痛,常配大黄、虎杖地榆等药。

茜草又称茹芦、牛曼。多年生茜草科草本植物。其根外观色黄[8u58药材网www.8u58.com],内含红色素汁,古代用黄根与花加工成红色染料,现代已不多用。茜草性味:苦,寒。归肝经。有凉血止血,化瘀,通经的作用。主治血热吐衄,崩漏下血,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由于茜草有活血通经的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风湿痹痛。茜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植物染料,古时称茹蔗、地血,早在商周的时候就已经是主要的红色染料。丝绸经茜草染色后可以得到非常漂亮的红色,在历代文献中也有诸多记载。茜草是一种媒染染料,色素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主要有茜素、茜紫素、伪茜紫素等,经套染后可以得到从浅红到深红等不同色调。在出土的大量的丝织品文物中,茜草染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茜草的附方:1、吐血。用茜根一两,捣成末。每服二钱,水煎,冷眼,用水调末二钱服亦可。2、妇女经闭。用茜根一两,煎酒服。3、盅毒(吐血、下血如猪肝)用茜草根、蓑荷叶各三分,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服。4、脱肛。用茜根、石榴皮各一把,加酒一碗,煎至七成,温服。1.茜草泡酒可以治疗关节炎(风湿痹痛),不论是风寒湿痹,还是热痹,茜草单味药都可以治疗。但是单味药使用药力较弱,最好是配伍其他的药物使用。2.茜草在配伍其他药物的时候要注意鉴别是风寒湿痹,还是热痹。如果是风寒湿痹,可以配川乌、独活、海风藤等同用,以祛风除湿、散寒通痹;如果是热痹,可以配忍冬藤、络石藤、秦艾等药,以清热通络止痛。茜草,别名蒨草、血见愁、地苏木、活血丹、土丹参、红内消等。茜草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染料之一,古文献中早有记述,多年生攀援草本,生于山坡路旁、沟沿、田边、灌丛及林缘,春、秋季采挖。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血热咯血、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症见:关节灼热,红肿疼痛,痛不可近,屈伸不便,活动受限,可涉及一个及多个关节。遇热则剧,遇寒则疼痛减轻。有发热、I=1渴、心烦、小便黄热、苔黄、脉滑数。热为阳邪,其性属火;热搏经脉,瘀阻气血;痹着不行,而为疼痛。功效主治: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茜草的作用:1.镇咳法痰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及酚红排泌法,分别证明小鼠口服茜草根煎剂75g/kg,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但加乙醇沉淀后的滤液则无效。2.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表明,茜草根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和部分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茜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3.抗癌作用。用于风湿痹痛。茜草活血通经,故亦治风湿痹痛,若属热痹者,常配忍冬藤、络石藤、秦艾等药,以清热通络止痛;属风寒湿痹者,又当与川乌、独活、海风藤等同用,以祛风除湿、散寒通痹。用于黄疸。茜草凉血清瘀热而退黄,用治湿热黄疸,可配茵陈、山栀、大黄等药,以清热凉血,利湿退黄。用于疮痈,痔肿。茜草能凉血化瘀以消散疮痈,治热毒疮疡或乳痈,常配蒲公英、银花、地丁等药;治痔疮肿痛,常配大黄、虎杖、地榆等药。

没有血见愁可以用茜草代替吗?

茜草(学名:.)茜草科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紫红色或橙红色,圆柱形,肉质,茎粗糙,嫩枝四棱,有倒生的小刺。叶轮生,单叶;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面粗糙,叶柄长短不等,花淡黄色,聚伞花序;果实成熟,黑色或紫黑色。该品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10~25cm,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及少数细根痕;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

查看详细

茜草一般多少钱一斤?

茜草(学名:.)茜草科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紫红色或橙红色,圆柱形,肉质,茎粗糙,嫩枝四棱,有倒生的小刺。叶轮生,单叶;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面粗糙,叶柄长短不等,花淡黄色,聚伞花序;果实成熟,黑色或紫黑色。分布于朝鲜,日本,俄斯等远东地区。具体的价格可去药材市场询问一个是药用价值一个是染色作用满意请~!

查看详细

茜草有哪些药用价值?

茜草为茜草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含蒽醌甙类茜草酸,水解生成甙元茜素及葡萄糖。此外,尚含紫色素(紫茜素)及伪紫色素等。味苦、性寒。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作用。主治衂血、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经闭腹痛、风湿关节痛、肝炎;外用治跌打损伤、疖肿、神经性皮炎等症。全国各地都有分布。2~3年收获。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都可种植。但适宜凉爽湿润环境,土壤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较好。以种子繁殖为主也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29

药材供应

2025-04-26 17:34:03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